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赤怜 > 第二章:大师兄,一个痴情的戏子(求推荐)

“喔喔喔...”

鸡鸣了,天还黑。

院头前传来吊嗓声,“啊啊呀呀...呜呜喳喳...”

听声有些个混乱,但若是仔细品来,就会发现,生、旦、净、末、丑,一个都没少。

“咿啊...”

梅长青方一吊嗓,便皱了皱眉。

疼!

他忍了忍,便又接着继续。

梅长青长的眉清目秀,一张嫩白的鹅蛋脸,唇红齿白,眼角落了滴泪痣,再加上平日里晚娘疼他,五指沾不着阳春水,将他养的白白嫩嫩,看上去又纤细柔弱,雌雄难辨,若不是喉结显露,不知情的,还以为是哪家的俊俏闺女。

只见他兰花指翘,回首间,眼波流转,顾盼生辉,脚步轻点来回,楚腰纤细似嫩柳轻摆,朱唇微启,一声凄婉悠扬的女腔声传出,好似那炎炎夏日里的一抹清凉,听的人灵魂颤栗。

是个唱旦角的主,梅阑暗自点头,眼底又禁不住露出一抹难掩的悲色。

可惜了。

祖师爷赏了天赋,可惜他生错了年头,没赶上唱戏的好时代。

太平盛世,便是下九流,但凡个角儿,也会被人捧着。

梅长青吊完嗓,又练了会儿拳脚。

他有一手不俗的武艺,戏子走南闯北,哪个手底下没点私活儿,梅阑抽他,他硬挨了,否则,皮鞭隔着外衣,只要他稍微运功,又怎生伤的了他。

锣鼓声响,茶楼开唱,台上演的是一出《霸王别姬》。

“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恨只恨无道秦把生灵涂炭,只害得众百姓困苦颠连。”

“枪挑了汉营中数员上将,纵英勇怎提防十面埋藏,传将令休出兵各归营帐。”

......

梅阑唱霸王,大师兄扮的虞姬。

台下客满,嗑瓜子,小口品茶,摇头晃脑,轻敲着桌面。

“好。”

演到**处,一片叫好声。

梅长青身板修长,有十四五岁高,唱腔杂耍合了格,已能登台,只是梅阑不让。

他清楚梅阑这是不死心。

不登台,是命不好,蹬了台,人不好。

姓王的酸儒不收,还有姓赵的,姓李的...

戏园子穷,不养闲人,晚娘后面泡茶,梅长青端盘跑堂。

“吆,这不是梅家小戏子嘛,怎么的?没人收,还跑起堂了?”

王酸儒,一身儿破破烂烂,性子高,浑身臭气,坐在那儿端着茶碗,一嘴的尖酸刻薄。

正赶上换场。

“承惠,五个钱。”

铜盘伸在脸前。

“五个钱?”

王酸儒脸儿变黑。

“茶点三个钱,读书人敞亮,一场罢了,怎么也得赏两个子儿吧,您说呢?”

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多,众人嬉笑。

读书人,脸面不能丢。

王酸儒呲了呲牙,摸出几个铜钱,扬手丢进盘里,听着叮咚轻响,他又得意的翘起二郎腿晃荡。

“果然是下九流的小东西,一辈子也就这钻钱眼儿的命。”

梅长青懒得辩驳,嘴角轻翘,俏脸挂上笑容。

“您教训的是,祖师爷保佑,来年,您一定中个举人。”

丢下话,转身就走。

“呸!”

王酸儒张口轻唾。

盘算着,我他娘的考了几十年秀才不中,你让那‘乱臣贼子’保佑我中举,这不摆明的嘲讽嘛,丢下茶碗,恨恨的离开。

每行都拜祖师爷,打铁的拜太上老君,捏泥人的拜女娲,蒸馒头的拜诸葛亮,杀猪的拜张飞...

前世梨园里拜的是李隆基。

这方世界没了唐朝,自然就没了纵情歌舞的‘唐明皇’,行当不统一,拜的五花八门,南边的拜西王母,中间的拜董卓。梅家园子在汴州地界,王酸儒以为他们拜的董卓,自是觉的梅长青轻贱他。

其实他想错了,凡梅园弟子,一早一晚两炷香,炉前那牌位上写的明白,拜的姓梅,三个字。入门拜祖师那天,梅长青惊了,心里盘算着,哪天这位祖师爷要是显灵,他一定得问问,“爷,您也穿了?”

曲终,人尽散。

后台里。

“你惹那酸儒了?”

王酸儒离开,梅阑在台上看的清楚,梅长青也不隐瞒。

“他嘴脏。”

梅阑皱了皱眉,没再出声。

晚娘是个护犊子的主,青楼女子多泼辣,虽然她已赎身多年,平日里看上去温和,但骨子里的性子却改不了。

“往后别惯着那老东西,这个看不起,那个瞧不上,他也不称称自己的斤两,整日里四处乞讨,有上顿没下顿的。”

梅阑听的不耐,轻斥一声。

“行了,少说两句,他总归是个儒生。”

他是一家之主,二十来口子人的掌柜,晚娘没敢顶嘴,小声一阵嘟囔。

“儒生怎么了,吃他了?还是喝他了?咱有手有脚,吃的是祖师爷赏的饭,碍着他啥事儿了。”

梅长青揽着她劝慰。

“您别生气,犯不着,他嘴那么脏,也活该他一辈子落第。”

晚娘这才展颜。

梅家茶楼,分早晚两场。

天色渐暗,铜锣声响起,茶楼里又热闹起来。

“师父,师父,不好了,大师兄出事了。”

后台里,三师兄梁沁满头大汗的跑了进来。

梅阑呵斥一声。

“莽莽撞撞,成何体统。”

粱沁连忙俯身认错,“弟子知错。”

见他不过无心之错,梅阑没再计较。

“说吧,什么事?”

粱沁慌忙上前,“师父,找到大师兄了,他在‘清香院’挨了揍,等下怕是登不了台了。”

“又是为了那小春香?这蠢东西,气死我了,他人在哪儿?”

见梅阑怒气冲天,粱沁也不敢隐瞒,吱吱呜呜半天,终于道了实情。

“我将大师兄背回来了,在后跨院,伤不重,脸有些青肿。”

大师兄叫李庆之,生在青楼,青楼不养男人,他娘不舍他做个龟奴,就求到晚娘门前,晚娘念旧,磨着梅阑收了他。

稍大时,他娘常来看望,时不时的带着个叫春香的小丫头,一来二去的,李庆志就跟那丫头相熟了,后来,他娘被一个老富商买走了,兵荒马乱的,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古人早熟,李庆之稍长时,陷入情迷,得空就往春香房里钻,梅阑见他被鬼迷了心窍,多次劝说没用,干脆就死了那心,由着他去了。

姑娘大了,梳拢后,慢慢的接了不少贵人,对李庆之的心思也就淡了,烦的时候就躲起来不见。

李庆之不甘心,想了个法子,见不到人就直接嫖,一发月钱就往清香院跑。

这不今儿早收园,梅阑刚给众人发了例钱,他就没了踪影,眼看晚场将开,也不见他回来,梅阑便让粱沁去寻,众弟子对李庆之去了哪都心知肚明,梁沁直奔清香院,人是找到了,却已是鼻青脸肿。

听过粱沁的一阵儿磕磕巴巴的解释,众人这才知道了原因。

原来,李庆之大中午与那春香欢好后,依旧赖在她房里不走,傍晚客多,有个富家子弟点了春香,老鸨不知实情,领人进屋后,却见二人‘偷情’,一怒之下,便让人将一对‘狗男女’都给揍了。

“这混账玩意儿,就知道他早晚会出事儿,眼瞅着就要开戏,他却整了这么一出。”

晚娘着急。

“这可如何是好?”

梅阑无奈的挥了挥手。

“先不管他,晚场唱的是《杜十娘》,这戏老三也熟,一会儿你上。”

“我?”

粱沁一愣,熟归熟,但他平日里唱的多是花旦,杜十娘是青衣角色,他怕自己唱不好会砸了场。

“师父,论唱青衣,园子里除了大师兄,就数长青师弟了,小师弟早晚也得登台,不若就趁这个好机会,让他上台试试?”

梅阑扫了一眼梅长青,见他一脸平静,心底有些意动。

(有个朋友跟我说,你看人家《剑仙在此》,写的多幽默生动,你就不能学学?难怪你没人关注。)

(我只能说:文风不同,再者人家是大大,臣妾做不到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