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探秘者笔记 > 第二卷 苦山谜窟 第一百三十六章 琵琶洲之困龙舟(下)

黄花梨的木箱中找到明朝永乐三年锦衣卫青龙余小谷的东西,从朱棣给他文简中看到他奉命在此建造一座关押重要犯人的监狱。

从这点看出来,他们眼前的琵琶船是用来关押犯人的,问题是究竟何等犯人要劳师动众建造如此规模的监狱,这个人为何要关押在琵琶湖下连接玄武谜葬通道的地方?

答案很快就被他们找到了,皇室文简的下面有一副用羊皮绘制的工程图和绢帛手写的一本札记。

工程图对于他们来说是可抵万金,图上将这艘船只的所有结构,功能全都表示非常清楚,图的右上角有三个大字“困龙舟”。

沈一凡看到这图上名字有些疑惑,天子为龙而朱棣命人在此建造困龙舟,似乎是违背古代对龙的一种理解,难不成朱棣命人建造一座将自己关起来的牢房?

马达看着图指了下图上船只的尾部说道:“你看这里一片似乎没有标明,是图的盲区。如果是这样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张竣工图,而非设计图。如果是这样,我们能不能理解长这片区域也是建造者的盲区?”

沈一凡看了下图说道:“我记得我们在苦山找到过一张关于玄武谜葬的图,两张图对比似乎是可以关联的,不过我们要将两图拼接对比后才能确定。”

沈一凡说完又将绢帛札记翻看一遍,不看不要紧一看沈一凡也是吓了一跳,看完札记后沈一凡方才明白,这船为何叫“困龙舟”。

绢帛札记记载了关于琵琶湖底这艘困龙的来龙去脉。

事情还要从朱棣继位开始说起。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得王位,改国号“永乐”,朱棣登上大宝之后,一日夜里梦到长兄化身为狼,朝他扑来,将他惊醒,后找人解梦也无他说。

一个月后金陵郊外传闻有狼群伤人的事情,朱棣命锦衣卫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高手,前往调查。四大高手各带一百名锦衣卫好手,前往金陵四个方向的郊外打探消息,四大高手皆在途中遭遇伏击,全军覆灭。

接下来的事情更加匪夷所思,永乐二年余小谷担任锦衣卫青龙使,他上任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驻守覆舟山。余小谷在覆舟山时候,前后大小战役打了几十起,对手皆为人高马大头戴狼形头盔身披金甲的神秘军队。

永乐二年底,金陵被神秘军队几乎包围,后有张封两位高人指点,夜闯敌阵斩敌首领,余小谷率兵追击,将其一举歼灭。

永乐三年初,张姓高人奉命出城,余小谷授命看押一具形状特别的棺椁。这棺椁的椁盖如同一具直立的狼,但是不知里面是什么,陆续几个月都有这样的棺椁送到锦衣卫驻地,而送棺椁的人名为封姓。

当年中余小谷就接到了御笔密函,也就是沈一凡等人看到的带有皇室火漆的文简。

接下来封姓人便协助他开始了漫长而又艰难的牢房建造过程。

牢房的地址是御派的一名封姓人选址的,而牢房分两层,第一层就是沈一凡等人看到的如同蒙古包额圆拱石砌建筑,第二层就是他们脚下的那支巨大的古船。

牢房的建设其实并不是沈一凡等人想的如此简单,只是沈一凡等人猜测出来建造的方式大致相同,他们首先将琵琶洲征用,将整个琵琶洲围在了城墙之内,又将琵琶湖周围建造了城墙,在琵琶湖周围建造大小不同的蓄水库若干个,然后将琵琶湖的水全部抽干,加固琵琶湖床。

先用千年阴木开始建造船体,而在抽干琵琶湖水后,他们发现了一个洞窟,进入后发现内有玄机。

札记中并没有写这个洞窟内部的情况,而是写道:“封策告诫尔此为不详之穴,万不可入。”余小谷将此事禀明朱棣,事后三日来了一名高僧,字洞窟上建造了一座神庙,以昆仑木为树,秦皇石成佛,北斗蓝玉铺殿,火山灰岩为壤,豢养山海玄龟征收,成于湖水之中,留通道于困龙舟尾。

沈一凡看到这里心里一个念头,那就是那洞窟就是玄武谜葬的入口?如果是这样倒也好办了,找到札记中记载的地方便是可以。

而他们脚下的古船原来是以千年阴木为材料,脚下的巨大古船,那是要用上多少阴木方能造成?

千年阴木是世上四大神木之一,昆仑木;阴木;北滨海沉树和东海定海针,并称四大神木。至今世上能看到的就是阴木,而千年阴木沈一凡等人也是头回看到过。

传闻阴木生长在大山丛林背阴面,因为阳光吸收的少,所以生长速度特别慢,阴木要十年出一圈年轮,一棵可成才的阴木起码要上千年,这种木头坚硬无比,防腐防烂,不占灰尘,不留水滴,既有浮力又有相当高密封性能,是棺椁寿材的上上佳品。

不过阴木在四大神木中是排在最后的,最为传神的乃是昆仑神木,和东海定海针,我们在此就不展开所写,后续慢慢道来。

沈一凡此时才明白他们脚下的古船为什么如同新建的一般,其实就是阴木的特性之一,而阴木最大的功能是镇邪锉魂,古人认为阴木为天地最阴之物,故此能镇邪锉魂。

札记里还记载一件事情,就是余小谷在建造此地牢房的时候,无意间挖通了一个溶洞,札记上没有多记载溶洞内有什么,而是写道:“洞有异物,庞然而懒动。如龙似蛇。耗三千精壮方才擒获,献于陛下。”

札记中记录湖底牢房建造了将近十年,当阴木困龙舟建造好之后,就将此地用石砖磊砌包裹在内,而磊砌包裹所用的石砖也非普通的石砖。

札记上记载,磊砌这里的石头都是从秦岭远送而来,叫做秦皇石,为秦岭深山中的一种矿石,色泽如同黄玉冰凉刺骨,表面易雕琢,内心坚硬如铁。

沈一凡抬头看了下拱顶的石砖也是唏嘘了一口,没想到这种看似非常普通的石块居然是传说中秦皇石。传说秦皇石在秦朝就已经灭绝,因为秦始王的陵墓全都使用秦皇石修建,最后一小块秦皇石做出了打开秦皇陵的钥匙,现也不知道流落到何处。

当此地全部修建完毕之后,将所有狼形棺椁放入古船最后一层,将湖水倒灌,因为古船过于庞大,磊砌秦皇石半圆封闭建筑过高,将原来的一个琵琶湖分割成了三个湖,也就成为琵琶洲现在的样子。

余小谷经历了十年修建此地,自然对关押在此地的人非常感兴趣,琵琶湖底古船监狱修建完成之后,余小谷就告老还乡。其实余小谷发现关押在琵琶湖内狼形棺椁中的人,居然是一名可怕之人,而此人身份特殊名唤“朱浑”。

沈一凡一开始并不知道朱浑是谁,札记中也没有明确此人的身份,只是描述此人非常可怕,那为什么这个人朱棣要特地建造一座庞大规模监狱来关押?

当大家将这一层查看完毕之后,众人才发现第二层的空间是挑高的,可能是考虑到堆放的材料比较多缘故,抬头看去发现书架都很高,一排排的书架上都有楼梯上去。

按照他们的原定计划只是将甲板检查一边带上线索之后,回到岸上第二天让大队人马进入。也就是说他们此次的侦查任务已经全部完成,按照原路返回。

困龙舟和拱顶连接的入口,设计非常巧妙,有些像潜艇中的减压舱,分成两层,第一层进入后会带着湖底水一同进入,而湖水会沿着第一层的导管回到湖中,第二层便是干燥的没有任何湖水,然后就能直接到古船甲板。

回去的原理正好相反,现将两层隔间打开然后利用第一层的导管将两间隔间都灌满水,利用水的浮力返回湖中。

隔间的空间一次只能容纳两个同时浮上水面,沈一凡最后爬进隔间以便断后,当他准备爬进隔间的时候,似乎看见在巨大秦皇石砌成的石壁上,有什么东西在爬动,速度极快。

沈一凡回头用电筒照了一下,石壁上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整个偌大的空间除了丝丝流水之声,还有的就是溶洞中细细撒撒的声音,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自从进入北斗山之后,沈一凡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整个到现在如同是一张绷紧的弓一般,他认为自己可能有些神经质所以才会有这种奇怪的感觉,想到这里也没有多去考虑,爬进了隔间随着其他人一同进入了琵琶滩的湖内。

琵琶滩湖底的这次探险侦查历时五个多小时,老朝奉的柳瑶等人全都伸长了脖子看着湖面,等待着湖面的动静。

就在大家聚精会神的看着湖面的时候,只见湖面上冒出一连串的水泡,接着沈一凡等人一个个浮了起来,几艘快艇立即朝他们开去,依依将他们拉上岸。

随着他们一同带出来的还有就是从黄花梨木箱中拿到札记,文简,木匣子和皮地图之类的东西,还有几卷散落在二层船长室文档馆内的竹简碎片。

沈一凡等人上岸后便去洗澡更衣,而老朝奉的人立即对这些湖底下拿上来的东西展开了研究和修复,特别是沈一凡随手带上散落在地上的那些竹简散片。

待到沈一凡等人梳洗吃过东西之后,已经是晚上的八点多了,此时老朝奉那边的人将他们带出来的东西一部分已经初步研究了一遍。

沈一凡先是将湖底下的情况介绍了一遍,然后问到了关于他们从湖底下带上来的东西研究的进展。

柳瑶说道:“你们带上的几件东西,我们初步做了研究,可以确定这些东西都是你口中说的青龙使余小谷的东西,为明朝永乐年间的物件。”

沈一凡等人带上来的东西有一个长方形木匣子,可以断定这个木匣子是余小谷的兵器。还有官碟官印和玄武谜葬没有关系。最值得说的就是朱棣亲笔的文简和皮质地图,以及绢帛札记,这三样东西。

文简是朱棣让余小谷建造监狱的内容,看似很简单,但是文简中的内容也是值得深思,耗费巨资建造的湖底监狱究竟是关谁,永乐三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札记中记载的朱浑又是谁?这点老朝奉给出了答案。

朱浑从真真意义上来说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而这个人为何在历史上没有提到,因为此人并非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而是朱元璋还未进红巾军时候捡到的。

朱浑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原因有三,一朱浑此人是朱元璋在做和尚时候沿路乞讨的时候捡到的一个婴儿,二朱浑长相奇特,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告知大家有这样一个样子。三朱元璋初建明朝之后,朱浑就失踪了。所以历史上并没有提及此人。

传说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名不聊生,朱元璋为讨生计出家做了和尚,可是僧多粥少,他无奈四处乞讨为生。一日他路过黄河边的小村子,看到很多村民拉着一网东西,不知何故的朱元璋去看热闹,想最后能讨的两条鱼一饱腹一餐。

可是没有想到一网拉上来之后,一条鱼都没有则是拉出了一口铜箱子,这箱子上有一个鬼头形状盖子。村民都认为是不详之物,但是有不舍得扔,朱元璋胆子大便自己上去将铜箱开了。

没想铜箱中除了一段残碑之外并无他物,残碑上写了一句话,立响日月,浑得神力。举功为子,重八当立。村民们看的都不以为然,朱元璋也没有当回事,只是觉得这句话立的重八当立很深刻,因为他在出家前原名叫朱重八。

一个月后,朱元璋又回到这个村,此时已经物是人非,此村遭到元军的残酷屠杀,全村老幼无一幸免,在一片废墟中,朱元璋捡到了一个长相奇特的婴儿。

这婴儿的长相特别之处在于全身铜皮铁骨,只有一只眼睛,赤发尖耳,一嘴獠牙。看着就不像是个人如同一只青面獠牙的恶鬼魔胎一般。但是奇怪的是这个婴儿带着一个肚兜,肚兜上有八个字明神功,为子重八。

朱元璋看到这八个字立即联想到了之前在村里铜箱内看到的残碑内容,认为此乃天意就带着这个婴儿一路乞讨。因为残碑上有浑得神功四个字,就取名为朱浑。

这朱浑果然非同凡人,皮如硬铁,骨随精钢,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已经是生的力大无穷,可单手托缸。到了九岁的时候便能单臂擒虎。只是生的丑陋无法示人,一直以黑巾蒙面。

朱元璋当时已经入了日月神教,举着反元义旗与几路义军一同反元,颇有一些势力,而朱浑则自然而然成为他得力的大将,每次出征都无往而不利。

朱浑因为面目丑陋而不敢示人,到了十八岁那年独自在林中散步,被狼群围攻,凭他一己之力力杀狼群而成为狼王将军的名号,自此他一狼首为面具率手下三千狼兵为朱元璋东征西讨,平定天下。

当朱元璋平定天下一统江山之后,朱浑和三千狼兵就销声匿迹不见踪影,而朱元璋也不在提及此事。

朱元璋长子朱标死后,朱元璋立长孙为皇太孙,朱允文继位之后,朱棣发难率兵攻打,夺得天下而朱允文从此消失成为谜团。

永乐一年,朱棣夜间做噩梦,朱标质问他为何夺其子之王位,突然背后就出现了一个狼首武将提刀就砍,梦醒之后找到当时国师封仇痴解梦。

封仇痴就将朱浑之事告之,朱棣认为这朱浑定会为此发难于他,便命锦衣卫寻找朱浑下落,同时散发消息称之金陵郊外有野狼伤人之谣传,开始寻找消失已久的狼王将军和三千狼兵。

故事讲到这里沈一凡终于明白,琵琶湖下的古船内关押的是所谓的狼王朱浑和他手下的三千狼兵,而这个封仇痴就是为朱棣选址此地的观山太保之人。

朱浑虽然是朱元璋的养子,但是他开疆辟土功不可没,被朱元璋视为龙选之人,故此朱棣便使用了封仇痴的办法,使用困龙之术将其囚禁在阴木为船的,困龙舟内,同时还包括朱浑手下,三千狼兵。

那札记中记载的另一个洞窟入口为何有和困龙舟相连呢?沈一凡一干人等是否能找到札记中所记载的洞窟?他们又会面临如何危险可怕的事情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