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春秋王旗 > 关山月 第85章 时闻落子

春秋王旗 关山月 第85章 时闻落子

作者:花下一壶酒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1: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日的楚元宵,与当初在临茂县山林边的那个肉身破碎的少年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甚至与当初在小镇以东的蛰龙背山脚下,与水岫湖柯玉贽对阵的那个手持柴刀的少年人,也不一样。

人间百姓生为凡夫,力道尽头也不过就是百十来斤的力气,即便有些人以各种练力的手段套路拔高膂力,也至多就是能举起来四五个成年人,便算顶天的力气了。

但是仙家修士身怀不同程度的内力修为,一旦有机会入境,可能常人努力得来的气力,只会是他们起步的基础,这才是无数江湖人之所以用心用力以求破境的原因之一。

此刻已能算得上修士的楚元宵,因为不再需要顾忌余人作为鬼物的天生阴气,会透过他当初如碎瓷一般的那些肉身缝隙伤及性命,故而在面对这种群攻场面时,毫不犹豫选择了余人的那个办法,拔高一层战力,就多了一份将对方扔下船去的底气。

二人附身合体之后,属于小镇少年人的心境自然是会受到影响的。

余人从当初在山谷口处被苏三载警告过之后,一直都是以一个青衣小厮的样貌现身人前,也刻意压下了本来属于一个厉鬼恶灵该有的阴邪气。

但附身于人之后,有些事不再由他自己说了算,那一股阴森之气,就有了喷薄开来的意思,所以楚元宵在这种时候,也就变得有些不再像是那个小镇少年人自己了。

客舱之中,白衣文士将少年人扔到山顶之后,就独自一人在桌边坐了下来,笑眯眯看着客舱周围那莹白透亮的白玉山壁,思忖着自己要不要在这玉壁上题首诗什么的,也算给那青云帝国送一份人情。

山顶之上,那个沉默无言看着双方起冲突的中年武人,在看到楚元宵与余人二者之间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时,脸色一瞬间变得冰冷无比。

余人遮掩本体的手段出自苏三载,以这位青云帝国武将的修为能力,还没到能一眼将之看穿的地步,但是二人之间的附身合体,就等于是自揭其短,瞬间让人看穿了底细。

青云帝国法度严苛,对于妖邪宵小从无半分宽纵之说,此刻的情形,就已经不是双方打架会破坏渡船规矩这么简单了,放在眼前的鬼物,犯禁程度更大于船客争斗和破坏渡船秩序。

那几位本打算动手的仙家子弟,在看到楚元宵二人这变化,又听到那少年狞笑着一番言辞出口,一瞬间汗毛倒竖,但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却又都眼神微妙了起来。

下一刻,果不其然就听那中年武人一声冷喝:“放肆!”

话音未落,他毫不犹豫抽剑出鞘,竟是连多一句废话都不愿意多说,直接朝那一身邪气的少年人斩去,出手既是全力,毫不犹豫留情。

双眼漆黑的楚元宵,看到那武人动手也无半点意外,竟还勾起唇角笑了笑,整张脸看起来就更加邪肆了。

面对劈斩而来的铜剑,少年毫无迟滞抽刀出鞘,那把被他早早悬佩在腰间的绣春,一声刀鸣之后横刀在身前,不偏不倚刚好挡住铜剑,铜铁交击,发出一声金属质地的脆鸣。

那几个本来是挑事的仙家子弟,转眼间反倒成了看戏的,就一个个脸色玩味,好整以暇看着双方动手。

想不到这个乐子突然就变了个方式,自然就更好看了。

楚元宵与余人合二为一,两人实力叠加,算是堪堪摸到练气三境的门槛,虽然比不过对面那个三品帝国的麾下武将,但面对这起手第一剑,也不至于没有还手之力。

一刀横架住那青铜剑,楚元宵看向那个脸色冷厉的武人,邪笑着反问了一句,“有人恶意挑衅你不管,我出来反击,你倒是动手动的干脆利落,你们青云帝国号称法度严苛,就是这么讲法的?”

那武人一剑不中,抽剑回身再来第二剑,这一次不再是剑斩,而是改为了剑刺!

动手的同时,他声音冷冷道:“只是寻衅并不算干犯法度,倘若招致恶果自会有律法严惩,但邪祟宵小不为律法所容是早就定好的,二者不在同一个层次,自有天壤之别。”

楚元宵双手握刀,一刀劈在那直刺而来的剑刃之上,却发现那武夫持剑稳重,势大力沉,他那一刀格挡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反而震得自己虎口发麻,就只能在电光火石间脚下用力,开始飞身后退。

“制法之要,在于止恶,你说寻衅不算违法,有恶果才能予以严惩,那要等他们弄死了我们之后,你再要了他们的命?这又能有什么用,能还我命来?你那所谓的法度,就只会马后炮?”

持剑前冲的武人,看着在他长剑之前不断后退,却毫无慌张神色的黑瞳少年,对于他那句咄咄逼人的反问恍若未闻。

出身军中的武人,从来就不在乎律法规矩背后的逻辑,反正帝国《青云律》就是这么写的,他自然就要这么做。

至于与人辩论的输赢,该是那帮文人的分内事,不是他一个武将的,所以说不过就闭嘴,简单明了。

飞身后退的楚元宵,眼见对方不说话,但手上动作却依旧不减丝毫力道,反而用力越来越重,这就是非要拿了他跟余人的命不可了。

楚元宵脚下步伐猛然一顿,一脚朝后踏地止住退势,手中苗刀横在身前,一手持刀柄,一手按住刀身,形如禾苗的长刀刚刚好拦住那青铜剑尖。

因为铜剑来势凶猛,少年双手推刀的力道又不肯后退,所以绣春刀身被压得向后弯曲出一个极大的弧度,弧底已经几乎要贴到少年胸前。

楚元宵一双黑眸,从那刀身后方微微现出一半,看着对面持剑发力的武人,冷笑一声。

“说实话,我觉得今日这个局真的不怎么高明,你们青云帝国是什么意图我不想深究,但虽然玩权术是你们的擅长,可也不太好直接把别人当傻子,真想杀人就不必要如此拙劣了,还是上点真手段比较好。”

那持剑前刺的武将微微皱眉,突然抽剑后退。

与此同时,在这守山武将站定的位置一侧,有个身材矮小须发皆白的老人缓缓现身。

此人与武将不一样,刚一出现就是一脸和蔼笑意,先看了眼一脸邪笑,眸色漆黑的楚元宵,仿佛像是对刚才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一样,又环视一圈之后便开始笑着打圆场。

“哎哟这是怎么了?怎么小老儿刚一个没注意,这莽夫就又唐突了客人?真是个没脑子的夯货!”

说罢,他又看着那几个惹事之后就在一旁看热闹的仙家子弟,脸色一沉,骂道:“你们几个混账,是不是又给老夫闯祸了?惹是生非,胡作非为,等回了兴和洲之后,看我不去治粟内史那边,好好告尔等一状!”

先将这两边各打了三十大板,那矮小老人才真正转头看向楚元宵,拱手抱拳笑道:“客人莫怪,我家这守山的武夫是个没脑子的夯货,只知道一板一眼恪守规矩,却没长那会变通的脑子,故而行事鲁莽不知深浅!小老儿在这里替他向客人道歉,还请客人大人大量,不要与他计较。”

手提绣春的黑衣少年,似笑非笑看了眼这个小老头,“你是渡船管事?”

老人再次抱拳,热络一笑,“小老儿不才,蒙受陛下赏识,忝为这北海渡船使,如今管教治下不严,导致这夯货冲撞了客人,还请见谅。”

楚元宵听着这姿态极低的小老头一番告罪,不置可否笑了笑,“我听说青云帝国有法度,鬼祟邪狞见者必诛,你难道不打算与这位守山将军一样,拿我问罪?”

那渡船使闻言赶忙笑着摆了摆手,“客人言重了,虽说这渡船同为我青云疆土,也有要遵循帝国律法的规矩在,但我们毕竟是做生意,还是要有变通在的。”

“所谓‘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如今天下有异,中土那边召集了三品以上仙门去议事,但最终对策尚未有结果,我等自然也不能死守旧规矩,还是要等待中土决议的。”

楚元宵听着老人这段话,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今天此事如何暂且不论,那句中土聚议倒也是个有用的消息。

“既然如此,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走了?”

少年也没再多说,只是似笑非笑问了一句。

那渡船使笑呵呵拱手一礼,“那是自然,另外为表歉意,客人此后在途中若有所需,可指使这渡船上的侍应小厮来知会小老儿一声,我们必当尽力满足客人要求。”

楚元宵闻言耸耸肩,也没多说,转头看了眼李璟两人,然后就转身往渡船中层的客舱那边走去。

被盯了一眼的少年王侯微微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随后也扯着魏臣的衣袖,两人一起跟着离开了。

那矮小老人双手拢袖看着他们离开,在山路拐角处消失不见,接着又沉默片刻,像是在等待楚元宵几人彻底走远。

那个收剑入鞘的中年武人,从方才这渡船使现身之后,就一直没再说话,又恢复了那个面无表情的姿态,寂静无声。

那一群仙家子弟看着原本都打起来的局面,突然就又这么结束了,总觉得不太得劲儿,又因为被那渡船使骂了两句,也都有些惶惶。

双手拢袖的矮小老人又过了片刻,随后才转过头看了眼那几个仙家子,冷声道:“都散了吧!此间之事到此为止,离开渡船之后不可外传,否则后果自负!”

几个仙家子弟如释重负,赶忙灰溜溜离开山顶,回各自船舱去了。

山顶只剩下渡船使与那武夫两人,老人瞥了眼武人,语气变得和蔼下来,笑道:“王将军辛苦了,回返帝都之后,我会向陛下禀明,保管将军又有高升。”

那武夫闻言,表情并无变化,只是抬眸看了眼那一脸笑意的白发老人之后,就一言不发转身离开了。

渡船使也不拦着,双方都在这渡船上很多年了,老人负责经营渡船生意为帝国挣钱,而这位王将军则负责守着山顶禁地,避免被外人乱闯。

双方之间算是多年的邻居,这个早年曾是军中武将的家伙,多少年都跟个铁坨子一样不苟言笑不善言辞,老人也早就习惯了,任他随意。

这种死板沉闷、恪守规矩的人,其实反倒很容易打交道,你可以放心大胆把一些险要之地交给他把守,全然不必担心他做什么逾矩之事,至于人情世故什么的,有他这渡船使就够了。

北海渡船高高悬浮在海面之上的高空云海之间,瞬息千里飞往兴和洲西岸的巴山渡口,那里是属于青云帝国的辖境。

身为渡船使的矮小老人,双手拢袖独自一人站在白玉山顶,举目眺望着渡船东方的无尽海域,面带微笑默默无言。

许久不曾回乡,想必兴和洲那边的槐花也要开了吧?

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群英。

……

渡船山腰处。

楚元宵一行直接进了李乘仙的船舱,白衣文士正站在客舱墙边,摩挲着下巴一脸兴味打量着白玉墙壁,大有下一刻就要拔剑在墙壁上题诗的意思。

听到一行人进船舱,他才笑着转过头,就看到一脸邪肆的楚元宵正盯着自己。

楚元宵是直接提着刀进的舱门,又等到魏臣进门,李璟走在最后磨磨蹭蹭关上舱门,这才收刀归鞘,让余人脱离出他体内,重新化为青衣小厮。

双眼恢复正常颜色的少年人,没有直接跟李璟算账,而是先看着白衣,双眼透着一股无可奈何的哀怨。

白衣笑了笑,“这么看着我做什么?人家设局就是为了见你,你不去,难道还要我去?”

楚元宵闻言叹了口气,看着白衣没好气地撇了撇嘴,随后转头看向李璟。

少年王侯缩了缩脖子,又往魏臣身后躲了躲。

楚元宵看着他这个动作,不由地气笑了,“你躲个屁,闯祸的时候怎么不见你这么怂的?”

李璟听着楚元宵这话,很不服气地从魏臣身后探出一个脑袋,嚷嚷道:“李前辈都说了,人家就是奔着你来的,有预谋地故意找茬,这怎么能怪我?”

李璟一边说话,一边又突然觉得自己有理了,直接就从魏臣身后现出身形来。

“我不接茬的话,人家还会再使别的办法,绞尽脑汁费心费力的,两家都累!我不就是想让你们早点见面,大家都省事不是吗?”

楚元宵看着狡辩的李璟,有些好笑地瞪了他一眼,“你还有理了?”

李璟本想直接点头,但看到楚元宵突然眯起眼,于是就又怂怂地耸了耸肩,小声嘟囔了一句,到底没敢直接回嘴。

楚元宵斜瞥着他,“不用委屈,有话可以大声说,我又不是不让人说话的人。”

“你还可以说,你从那群仙家子弟出现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们是故意的。”

“也可以说,那个中年武人眼看着对方以多欺少,却不出言阻止,你就知道他们是一伙的。”

“更可以说,你故意把事情闹大,就是为了等着我们的这位剑仙前辈把我扔过去。”

站在墙边的白衣文士挑了挑眉,看着某个含沙射影的小家伙,有些好笑地摇了摇头。

少年王侯李璟听着楚元宵的话,继续小声嘟囔道:“本来就是!”

楚元宵也不跟他强辩,缓缓在桌边的椅子上坐下来,这才道:“对方针对我设局,你就给对方递台阶,那万一人家是想等我现身之后杀人呢?”

李璟看着楚元宵没说话,眼神直往白衣那边飘。

李乘仙回瞪了一眼李璟,你他娘的挨批就挨批,别拉扯老子!

楚元宵当然知道少年是什么意思,也没反驳,“我不是想说我出现就会死,也不是说你把我支出去这个做法不对,但你脑子比我好使,不会不知道被人算计这种事,最好是不要如了对方的意吧?”

李璟耸了耸肩,轻“哦”了一声。

“还有,我知道你可能从小就没受过委屈,但别人挑衅是别人的问题,你不息事宁人没关系,不能平白无故受欺负也是对的,可你那个反唇相讥骂得比人还狠,导致咱们动手打架还占不全个理字,弄得像是两群流氓打架一样,你这该算是一丘之貉,还是算为虎作伥?”

本以为要被说骂人不对的李璟,突然听到这么一句似是而非的批评,有些愣愣地抬头看着楚元宵,懵懵道:“啊?”

楚元宵笑了,“我虽然从小就不爱跟人作对,但那只是我的经历习惯,我从没说过所有人都该跟我一样,你有你长大的经历,我们各有各的脾气秉性,我不会说你必须要按我的习惯待人接物,因为没有这样的道理。”

李璟有些奇异地看着楚元宵,但笑容还没来得及挂上脸,就又听到楚元宵下一段话出口,让他直接笑不出来了。

“被人为难不用慌,你只要不理亏,让我帮你打架也没问题!不过,你下回要再敢只是为了看戏就直接把我支出去,那我大概也就只能保证不直接打死你了。”

白衣李乘仙笑看着这两个少年人之间这个古古怪怪的氛围,深觉有趣。

李璟是什么人,楚元宵不知道,可他李乘仙知道。

从小锦衣玉食、前呼后拥长大的少年王侯,脾气不会软这种事,是十成里有七八成的,这一点从当初问剑龙首塬时,这小子三言两语把他们那柱国宗祠一顿怼就能看出来。

但是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齐王殿下,好像偏偏就很怕楚元宵这个从小镇来的乡下少年,虽然他从没明确说过,而且吊儿郎当遮掩的也挺好,但有些事既然是事实,藏得再好也还是会被看出来。

只是这个害怕的由来就不好说了,反正李乘仙没觉得他一个皇子,会有什么害怕的理由。

反过来,楚元宵这个家伙也很奇怪,明明从来待人都很客气,有些事能不说就不说,比如当初那个敦煌城姓程的小姑娘各种挑衅,他都尽量假装视而不见。

但他偏偏好像对李璟这个小家伙,一直就很不客气,当初故意在那条小河边钓鱼,把在上游一条鱼都没钓到的李璟骗过来,那个手段就很不客气。

这俩有时候是真的挺有意思。

白衣正在思忖这些事,却突然发现楚元宵又将目光转过来看向了自己。

“前辈,这北海渡船为什么要弄这么一个局出来,就为了见我一面?意义何在?”

李乘仙收回思绪,听着楚元宵的问题没有直接给回答,反而先喝了一口壶中酒,然后笑道:“你为什么觉得我会知道别人的谋算?”

楚元宵理所当然道:“不是您自己说的?”

白衣讶然,笑着摇了摇头,走回桌边坐下来,将手中酒壶放在桌上,抖抖衣袖又理了理衣摆。

“有些事其实不应该由我来说,因为准确地来说,关于你的某些事与我无关,我就是凑个热闹而已。”

楚元宵没有说话,只是认真看着白衣,静待他的下文。

白衣似笑非笑语气莫名给了一句,“你没觉得兴和洲这个地方很眼熟?”

楚元宵瞬间想到了某个人,某些事,“相王府?赵继成?”

相王府作为四大王府之一,堂而皇之不入九品,实力自然可见一斑。

当初在盐官镇,相王府陈氏目标明确将赵继成收归门下,双方还在小镇乡塾发生过一个不大不小的冲突龃龉。

如果说兴和洲这个地方眼熟,其实就是相王府和赵继成比较眼熟,而且那个历来脾气差劲的同龄人,从小就跟楚元宵不对付。

楚元宵虽然有了某种猜测,但想了想还是有些不解。

赵继成不是才入相王府门下吗?他已经有这么大的能力可以影响到一个三品帝国了?

还是说有相王府的授意?可相王府有这么做的理由吗?难道就因为当初在小镇乡塾时,自己连话都没怎么说的那场冲突?

今天这个局,起的很仓促也很拙劣,结束得更加仓促,就好像是因为他楚元宵一句话就结束了,那个背靠青云帝国的渡船使,这么做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但是白衣的那句话又摆明了就是意有所指,那这件事就更加值得玩味了。

李乘仙只是简单提醒了少年一句,随后就不打算再多说什么了,开始提着桌上酒壶继续喝酒。

当初在盐官镇,本该由青莲剑宗带走陈氏的那个嫡子陈济,但是因为被楠溪州陈氏抢了先,所以算是儒门一脉欠了青莲剑宗一个人情。

白衣本来也没觉得如何,青莲剑宗门下剑修多的是,也不缺一个陈济,何况还是个只爱读书,其他什么都没兴趣的书呆子,既然他们想要,那便给他们就是了。

后来苏三载绕过了去到小镇的青莲剑宗门下李天然和李平阳二人,直接前往永安洲去敲他李乘仙的门,说既然儒门欠青莲剑宗的情,那不妨就捡个漏,让他在那群小镇少年少女中间挑一个,中土那边肯定也不会说什么。

那家伙虽然说的是挑一个,结果后半截借着酒劲的话里话外,把他苏三载自己的这半个徒弟给夸了一大堆。

再后面的事,就兜兜转转到了今日。

白衣一生爱酒,诗剑双绝,除此之外的很多事,其实都不太上心,包括青莲剑宗门下的很多事,他也同样都不怎么在意,全交给了那帮徒子徒孙自己去处理。

所以他其实也不全是受了苏三载的蛊惑去的礼官洲。

后来问剑龙首塬更只不过是临时起意,就是觉得楚元宵总是拿着烧火棍砸人,总不太像那么回事。

人间事,各有各的缘法,能给的帮忙,他白衣多少都给了,至于这小家伙能走到哪一步,那是他自己的造化。

李乘仙没有手把手喂人吃饭的习惯,因为这一袭白衣,从来修的都是逍遥道。

楚元宵也没再多问,起身朝着白衣告辞,然后带着另外三人各回客舱。

后来的很多天,五个人好像都因为那位渡船使的做法而有些膈应,不管是白衣和楚元宵,还是李璟他们三人,基本都没再出过门。

李璟有时候实在憋得难受,就去隔壁余人跟魏臣二人的客舱转一圈,也不会再叫嚷着要去外面闲逛了。

楚元宵反倒是在这渡船跨海的一路上都很忙碌,不光忙着翻书,也忙着打坐练气,还跟着苏三载给他的那本记载拳理的拳谱,在白衣的指点之下,开始站桩走桩,打熬肉身。

忙忙碌碌一刻不闲。

时光流逝,一眨眼就又是很多天。

北海渡船行到两洲之间差不多中间位置的时候,天色突然开始起了变化。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原本晴空万里的碧海蓝天,骤然之间狂风骤雨,巨浪滔天。

茫茫沧海之上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黑影,在突破海面的那一刻,就宛如一尊顶天立地的巨大神灵,直接拦在了渡船的前路之上。

北海渡船管事的那位矮小老人,以及那位负责守山的青云帝国武将,二人并肩而立于山顶,看着那个巨大黑影,各自目光凝重。

天下多事之秋,海妖一族也要作祟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