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春秋王旗 > 第190章 三载为千秋

春秋王旗 第190章 三载为千秋

作者:花下一壶酒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1: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北海罗酆山以南五百里的海面上,酆都新王墨千秋与人族楚元宵之间的对弈,棋局开盘不过七八子,那位长相俊美的墨大先生就先一步出尔反尔,直接将孤身赴会的楚元宵围在了重重伏兵之间。

形势紧要,剑拔弩张。

楚元宵对于墨千秋这个突如其来的十面埋伏,似乎并不意外,反倒笑着说了一句,看谁的准备更周全。

墨千秋看着年轻人这个反应,又看了眼更南一侧的海面,只可惜那里空空如也,没有任何人出现。

这位墨大先生看到这个场景,先是有些讶异,随后又突然皱了皱眉头,“虚张声势?我觉得你应该没有这种无聊的习惯才对。”

楚元宵闻言耸了耸肩,笑道:“见到大先生如此之大的阵仗,学生多少还是有些紧张的,总要装腔作势给自己壮壮胆的嘛!”

墨千秋被年轻人这个突如其来的玩笑给逗乐了,“这种动辄生死的境地,如你这样油腔滑调可不是个什么好做派,想来也不该是你那几位先生教给你的习惯吧?”

楚元宵笑着点了点头,“各位先生都是好先生,只是我这个当学生的学艺不精,实在不太爱学那些繁文缛节,礼制规矩。”

墨千秋闻言不置可否笑了笑,“在我看来,学不学规矩不是最重要的,有些人学了等于没学,有些人无师自通,有没有礼数是早就定好了的。”

墨千秋再次看了眼年轻人背后那一片空空如也的海面,隐约觉得好像是哪里不太对,微微皱了皱眉头,不解道:“按理说你不应该是一个人来此才对,九洲人族心心念念攒出来的第二个三径同修,难道就真让你孤身犯险了?”

“天下大势很多时候都不取决于某一个人,学生虽然运气还成,但也没到非我不可的地步嘛。”楚元宵一边说话一边又摇了摇头,“大先生处心积虑把棋局放在此处,不就是要打人族联军的埋伏?学生不才,但也不能真叫大先生如愿不是?”

墨千秋有些意外地看了眼年轻人,突然摇头道:“既然如此,那想必你也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我要是太客气,恐怕还有些对不住你这孤身赴险的胆量!”

话音未落,墨千秋抬起一只手,食指与中指之间夹着一枚莹白如玉的棋子,直接朝着对面的年轻人点了过去。

短短一张棋盘的距离,那枚白色棋子在眨眼间迎风暴涨,瞬间如斗,直接朝着年轻人的面门砸了过去。

天地间魔气滚滚,风雷乍起,那一枚白子在一瞬间竟然不合常理带上了雷电之力,气势滔天!

楚元宵眼见对方动手也不废话,挂在腰间的长剑七里河瞬间出鞘,一剑上撩,直接将那枚棋子一分为二朝着两边飞了出去,但那一剑的剑光仍旧不止,一道剑气如同竖起的半月朝着墨千秋的面门斩了过去。

墨千秋先前递出棋子的双指一直没有收回,就静静停在身前半空中,像是早有预料一般就等着这道剑气一样,刚刚好就挡在剑气前冲的路径上,顺理成章将那道犹如实质的剑气夹在了双指之间!

双方这一手换招只在电光火石之间完成,那道剑气被崩碎之后,双方都没有再立刻出手,虽然先前这两招声势都不算小,但是双方之间的那张棋盘,也包括盘中落子,都不曾受到影响,原模原样摆在原地

墨千秋看着对面依旧面色平静的年轻人,丝毫看不出他有任何的情绪起伏,不免有些意外,“我还是不太明白,你这个镇定自若的底气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身陷重围又无援军,你当真就不怕死到了这个地步?”

楚元宵没有立刻回答,手腕一拧,只出了一剑的长剑七里河顺势归鞘,他这才抬头看着墨千秋,却换了个另外的话题,“学生此来,除了与大先生手谈一局,有些事也想求个谜底,不知大先生可愿开诚解惑?”

墨千秋听着年轻人的问题,想了想也没有再继续动手,顺势捞起一枚白子又开始续上前面的对弈,“当初在盐官镇时,金钗洲那对刻意针对你的母子,确实是我的安排。”

楚元宵点了点头,“那么学生有两个问题想问,第一是为什么是我?按理说在那之前,我应该不显眼才对吧?”

墨千秋闻言一笑,“四大王府之首的石矶洲楚王府,因为你而分成了两派,数十万里迢迢从石矶洲跑到礼官洲,一边护着你,一边要杀你,结果最后你还被盐官大阵的镇守之一带回了小镇,这样都不够显眼的话,你觉得还有更显眼的人物?”

年轻人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又道:“那第二个问题,那位郑夫人为何会死在凉州边界?也是大先生麾下动的手?”

“是,也不是。”墨千秋看了眼面前的棋盘,随后抬头看着年轻人道:“动手的人并非出自我的授意,但跟我是有些关系的,他之所以下手杀人,目的不过是想让你与水岫湖结仇更深,保不齐就能在你的江湖路上多添几道劫数。”

“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他在动手之前,大概是没有料到海妖一脉会出手抢夺金钗洲,那座水岫湖中修士,十之七八也都成了海妖一脉大军的军粮血食。”

楚元宵始终没有说话,静静听着对面这位开诚布公揭露谜底。

片刻之后,楚元宵想了想又道:“我家那两位老头先后莫名离世,按理说在当年的盐官镇那个地方,镇守圣人莫名身死这种事不应该发生才对,不知道有没有大先生的手笔?”

“那两位老先生的事情比较复杂。”墨千秋此刻当真是有问必答,没有任何遮遮掩掩的意思,“捡了你回小镇的楚老先生之死,我并未插手,不过事情的始末我大略还是知道一些的,那位老先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自己赴死。”

“为何?”对面这个回答让年轻人有些意外,也有些不解。

“你那位崔先生后来猜到的一些事,那位楚老先生很早就猜到了,但儒门与墨门向来不睦,他大概是不太乐意让儒门捡漏,也不希望诸子论道的结局是儒门胜出,所以才会在遇上某些有心人的伏杀时引颈就戮…”

墨千秋话说一半看了眼年轻人,随后又长叹了一口气,似乎是有些感叹,“按我的猜测,那位老先生大概是希望能通过此举,给你一个走上霸道的理由,毕竟心怀怨愤的人,想要讲仁义就不太容易。”

楚元宵听见这个结论,一时间有些难言,表情也变得很复杂。

那个老人还活着的时候,确实很爱念叨诸如“读书没个屁用,还不如种几亩薄田来得安稳”一类的话,楚元宵后来知道那个老头曾是墨家圣人之后,其实也有些理解他会说这种话的原因。

但楚元宵从未曾想过,那个酒糟鼻老头竟然会为了道争两个字,不惜直接搭上自己的命来赌儒门输…

墨门向来主张兼爱尚同,看不上儒门那一套说法,这是天下共知的事情,但楚元宵怎么都想不到,那个酒糟鼻老头竟然会宁愿以死押法家胜出,也不希望儒门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种不惜赴死的举动,都不好说他到底是对还是错了。

墨千秋看着年轻人那个复杂的表情,似乎是有些感同身受一样叹道:“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以为一死会有用,结果才隔了几天,就被那位打更的梁老先生给改了走向…”

两人此刻一边翻旧账,一边落子不停,墨千秋继续看着棋盘上的棋路走势,缓缓道:“还记得当初在五方亭,我曾问心于你,结果你给我的回答是你感激于那些曾救过你命,或是施以援手的所有人。”

他突然轻笑着摇了摇头,“从那个时候我就知道,那位楚老先生以命赌局的做法,算是白费了,可能还不太值。”

楚元宵听到这里也跟着叹了一口气,他这一路上遇见了那么多人,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些目的在身上,精心筹谋,算来算去,到最后就只为了两件事,诸子道争和天下大势。

这种处处都是算计的做法,实打实身处最中心的年轻人有些心累。

沉默片刻,心绪复杂的年轻人也没再继续多想,看着墨千秋又道:“那梁老头又是怎么一回事?”

对面那位酆都新主手下动作微微顿了顿,“前后两位小镇打更人之间是什么关系,你知道吗?”

这话倒是让楚元宵一愣,因为没有任何人曾跟他提过,那两人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就连那个邋遢汉子侯君臣自己都没说过。

墨千秋看着年轻人一脸疑惑,突然笑了笑,“那位梁先生之所以出手救你,一是为了还三教收留那位侯少府的人情,二是也想卖一个好处给你,以便将来你真正有所建树的时候,也能照料那位侯少府一二。”

“只是那位侯少府确实是个强人,一边领了他师父的衣钵和情分,一边却始终没有在你面前挑明过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大概就是不想把寄人篱下的那口饭吃到底,当真也算是一身傲骨了。”

墨千秋本是出身魔族,所以天生对人族这些讲情分讲义气的做法不是很认同,但这并不妨碍他对某些人的举动表达敬意,毕竟有些人即便看起来很愚鲁,但那一份咬定青山的坚持属实让人倾佩。

那个酒糟鼻楚老头是如此,后来的老更夫梁老头也是如此,再后来的邋遢汉子侯君臣亦是如此。

“东海傲来国在很多年前一直与万妖朝有故交,陆地妖族封于云梦泽之后,神侯府手中一直有一把云梦泽那座世界之门的钥匙,当年的神侯府之所以一朝被屠灭,就是海妖一脉所为,意图抢夺那把钥匙接引万妖朝出世,里应外合掀翻九洲人族。”

墨千秋这一次并没有等年轻人发问,自己开始翻某些旧故事的底,“只可惜海妖一脉宁愿冒着提前暴露的风险去杀人抢物,到最后却只是屠灭了神侯府一门,而那位少府主却早早带着钥匙离开了东海,双方连个罩面都没打。”

“所以老猴子到最后都不知道是谁屠了神侯府满门?”

楚元宵听着墨千秋的旧故事,想了想之后问了这么一句算是个求证,因为如果侯君臣知道是海妖一脉动的手,那么后来的金钗洲一役,九洲人族也不至于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墨千秋闻言点了点头,“神侯府当年那位府主预感到了那把钥匙可能会招来祸患,所以提前一步连人带物骗出了府门送往九洲,成功让海妖一脉扑了个空,但留守神侯府的那些人则选择了死战到底,最后是一个活口都没留。”

楚元宵到这一刻,终于才将所有事都连到了一起,压在心湖之中的太多疑惑都算是有了个交代,所以此刻年轻人缓缓抬手,朝着对面那位墨大先生拱手一礼,道:“多年疑虑终有谜底,学生谢过大先生坦诚相告。”

墨千秋随意摆了摆手,“我原本以为你还会问更多的问题,但你却只翻了当初发生在那座小镇的一些旧故事…如此看来,其他的事你都有着落了?”

年轻人笑了笑,“八九不离十。”

“不错。”墨千秋笑着点了点头,“如此看来,你倒是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更聪明一些,也不枉我处心积虑顺水推舟送你上青云。”

楚元宵笑了笑,“以前总觉得很多事都太巧合,但不是很理解为何会如此蹊跷,直到我在承云帝国长安城,见识了道门那位三掌教的一气化三清之后,才终于有了些猜测。”

他看了眼对面那位面上笑意越来越盛的魔族文士,好奇道:“只是不知道,墨大先生到底送了多少分身入我人族九洲?”

墨千秋突然有些恍然,摇着头笑了笑有些感叹道:“所以你前面问我的那些问题,是为了验证你的猜测对与不对?”

年轻人点了点头,再次拱手抱拳,道:“还是要感谢大先生坦诚相告,既是解惑,也是验证,一举两得。”

“那不知道你现在猜出来了几个是分身?”墨千秋也不在意被对方猜出老底,反倒是笑着反问了一句。

楚元宵闻言微微皱了皱眉,低头思索了一瞬后开始数数,只是面上表情有些复杂。

“最明显的应该是中土涿鹿州的那一位,之后是风雪楼之主魏臣…”

魔道祖师爷本身带了“魔道”二字,如果要猜谁是分身,自然就是他的嫌疑最大。

至于魏臣这个人,楚元宵在没有猜到分身一事之前,一直不是很明白那个奇奇怪怪的家伙为什么会是那个样子?

当初在龙池洲姜蓉国境内,一行四人被龙泉渡口的追兵堵在了半道上,结果那个一直都没有修为的蒙眼年轻人突然就来了一手杀人技,当着楚元宵他们的面上演了一出“三径同修”,但当楚元宵问他的时候,他却还是说他不会修行。

后来在白云剑山上,同样还是那个蒙眼年轻人,一出手就直接把造反的魏文侯一群人直接送到了还在死战的金钗洲,直接丢在了两军对峙的战场阵前。

这种不合常理的事,在楚元宵这里一直是个解不开的迷,直到他在长安城头见过了道门的“一气化三清”,才算是终于有了个解释,也所以才会在此刻拿来试探墨千秋。

楚元宵猜测了两个人之后,抬头见墨千秋一脸笑意也不说对不对,他就又开始继续往下猜,“诸子之一的阴阳家一脉应该也有一个,但学生不知道具体是谁。”

墨千秋笑了笑,“还有呢?你就只猜到了这三个?”

楚元宵在这一瞬间有些沉默,面色也有些复杂。

墨千秋看着年轻人的表情,不由地哈哈一乐,“你从先前见到我开始,始终在自称‘学生’,你可别说这是想跟我攀交情,所以才故意如此的。”

“你们儒门有句话,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既然猜到了,又何必不敢承认呢?”

楚元宵闻言,脸色变得更加复杂,因为墨千秋这段话,已经等于是直接肯定了他不愿意说出口的那个猜测。

墨千秋看着不说话的年轻人,笑着摇了摇头,喃喃道:“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楚元宵神色更加复杂,“学生走了一趟江湖路,到头来发现全被大先生安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种无所不在的算计,确实让学生有些不寒而栗。”

对面那位墨大先生笑了笑,“其实也不能全算作我的筹谋算计,我只不过是借着诸子道争随行就市,顺水推舟。人间九洲四海被扣在碗底担惊受怕太多年了,不做一些处心积虑的准备,实在是不敢保证这天下还能等得到下一个一万年。”

这一刻,两人之间的棋局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走到了末尾,纵横十九道三百六十一个点位,黑白交错,星罗棋布,几乎已经占满了全盘。

楚元宵低头看了眼棋盘上的局势,又看了眼棋盘两侧的两只棋奁,黑子还剩了最后一枚,而白子则少了一枚。

墨千秋棋奁中少了的那一枚,正好是先前被楚元宵一剑两断的那一枚白子。

墨千秋看了眼棋奁,随后又看了眼棋盘上仅剩的那两处空缺点位,刚好就是赢棋短了一手,他抬头看了眼对面的年轻人,摇头笑道:“大道周天三百六,少了一枚就刚好是你的胜负手,这也算是天意如此了。”

楚元宵缓缓摇了摇头,并未伸手去取那仅剩的一枚黑子,而是抬头看了眼对面的那位白衣大先生,“大先生有意相让,学生胜之不武。”

墨千秋摇了摇头,不以为意道:“棋盘之上再如何机关算尽,到最后相比于天下之争,也仍不过是小道而已。”

“我今日之所以为你解惑,不过是希望你能心无挂碍,好好应对接下来的这一战,但如果你不够尽心尽力,那么即便是棋盘上你赢了,但你最后还是一样会死!”

楚元宵闻言沉默了一瞬,随后缓缓从棋盘边站起身来,后退两步站定,恭恭敬敬朝着对面那位大先生行了个弟子礼。

“学生楚元宵,请大先生赐教!”

罗酆山以南五百里的海面上和天幕处,魔鬼两族构建而来的无数大军,因为年轻人的这一句赐教,缓缓拉开阵势将那座云头重重包围其中。

旌旗猎猎,人头攒动,凶焰滔天。

楚元宵一言过后不再说话,只是手腕一翻就如同一座行走的武库一样,将一大堆刀剑全掏了出来佩戴在身,桃木剑与长剑万年背在身后,腰间一侧是那把连通四渎之一的七里河,另一侧则是绣春刀。

墨千秋依旧坐在棋盘一侧没有起身,看着年轻人在一刹那间背了这么一大堆刀剑在身,不由微微挑了挑眉,说到底也不过是一双手而已,掏这么多家当出来,也不知道是为了吓唬人还是如何?

楚元宵并未在意那位墨大先生的古怪眼神,扭转腰身看了眼身后云头上那一大堆堵路的酆都魔修,随后再回去看了眼酆都的方向,然后毫不犹豫微微弯腰拉开架势,双手分别按在了腰间一刀一剑的握柄上。

残影缓缓消散,刀剑在手的楚元宵毫无犹豫直接与那位坐着没动的墨大先生擦肩而过,一瞬间没入了他背后的那一片军容严整的酆都万军之中。

剑光四溢,刀气纵横,年轻人一身黑衫辗转腾挪,在那片缓缓转动起来的酆都军阵之中左冲右突,所过之处留了一地尸首。

酆都新王墨千秋对此不以为意,他本就是魔族出身,死几个同类对他而言并无太多感触,只是静静看着棋盘上那两处并未按下棋子的空白点位,久久没有说话。

杀伐还在继续,不断有魔鬼两族的军阵修士被那一堆刀剑斩中,然后身死道消落地成尸,但紧接着就会有后方的修士重新冲上来,补全空缺,以防那个人族年轻人破围而出。

墨千秋对此不闻不问,任凭身后杀声四起。

片刻之后,他突然抬手在棋盘上方,手腕一拧隔空一握,原本被楚元宵一剑劈成两半的那枚白子,一左一右从两侧倒飞而回落进了那只微微张开的拳头之中,下一刻便重新合而为一,完整如初。

重新拿回了那枚白子的墨千秋轻声一笑,“说到底,孤勇还是敌不过万众一心,万人敌也总有力竭的那一刻,你若只是想凭几把刀剑就能通过我的考校,未免太天真了一些。”

“与其放水让你通过战阵,还不如直接打死你,也免得将来被人嘲笑说九洲四海心心念念就拼出来这么一个废物!”

说罢,他抬头看了眼棋盘对面那一排寂静无声的魔修。

这些人原本是堵在楚元宵身后的,但是当那个年轻人冲入棋盘北侧的战阵后,他们就成了场边压阵的闲人。

那些魔修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声,但在墨千秋抬眼的那一刻,他们立刻便如有默契从云头动手,一步步朝着那个横冲直撞的年轻人冲了过去!

楚元宵手提刀剑,抽空看了眼那些直冲而来的魔修,面无表情继续在酆都军阵之中横冲直撞。

这一场架打了整整大半天的功夫,那座酆都魔鬼两族联军构建出来的大阵,从成型的那一刻就不是为了将那个人族年轻人立斩于军前,而是像磨盘一样不断消磨他的锐气,直到他力竭身死,碾为齑粉!

某一刻,一身灵气修为终于告罄的楚元宵,手握刀剑单膝跪地,立身于一座占地极光的尸山之上,绣春刀插在身前某个已死的魔修尸身上用以借力,以保证年轻人不会直接倒下去。

从先前楚元宵动手的那一刻开始,坐在棋盘边始终不曾回头的墨千秋,在这一刻终于回身看了眼那个力竭的年轻人,表情似乎是有些复杂。

楚元宵杀人的这大半天里,墨千秋一直在等待着他的援军到来,因为他始终不相信这个年轻人敢真的不留任何后手,单刀赴会。

但是磨盘转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对面的九洲人族却还是不曾有一兵一卒出现在北海地界,那么有些结论也就不言而喻了。

“既然你非得要一个人来跟我整个罗酆山拼命,那么我也没有放你离开的必要,你想寻死也随你,总好过将来给人间丢人。”

墨千秋话音落下,军阵中围在那座尸山周围的魔鬼大军立刻蜂拥而上,他们都已经磨死了太多同袍,此刻恨不能直接将那个人族年轻人生吞活剥。

楚元宵并未理会墨千秋的话音,只是在那些魔修和鬼修怪叫着冲上来的那一刻,他始终背在背上不曾动过的桃木剑和长剑万年顺势脱壳而出。

如当初高阳城云头上的长剑青莲一样,两剑合璧,在那座尸山周围划出来一大片圆圈,将所有越线的魔修和鬼修全给穿了个透心凉,无人可越雷池一步!

墨千秋见状微微挑了挑眉,灵气不够就拿精神力来凑,可你又有多少家底能用?

三径同修确实霸道,但还是逃不过被磨死的下场!

光阴如流水,那座军阵磨盘无休无止地轮转下去,将那个人族年轻人围在中间不断消磨,直到楚元宵那属于九境神人的精神力也将要告罄,彻底被吞噬的结局已然近在眼前。

墨千秋缓缓抬起一只手,那枚复原如初的白子就在双指之间,即将要落在棋盘上那处胜负手的那一刻,这位墨大先生却突然微微顿了顿,蓦然回首看了眼北方五百里外的酆都方向。

罗酆山上那座通幽大阵,在某一刻突然开始运转。

一声嘹亮的大笑声响彻整座罗酆山,借着某些人的仙家手段助力,成功传到了五百里外的战阵之间。

“姓楚的,小舅子李璟幸不辱命,终于领着我大行台的边军来救场了,只是不知道你还活着没?”

一直在等着对方援军到来的墨大先生,在此刻突然发现,这一场对弈尚未终局,而他才拿到手不久的罗酆山,却突然易主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