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异常事物管理局 > 第二十四章 客串考古

异常事物管理局 第二十四章 客串考古

作者:一百八盘萦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8: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赵宣气的跳脚的过程中,程舒曼打来电话,说王四毛家的搜查工作基本完成,根据核对,跟王四毛交代的基本一致。

此外,最重要的是,王四毛家里没有发现异常。

这倒是让赵宣松了口气,还好没有被骗第三次的可能了。

又等了一会,程舒曼从现场回来了,张渊也把询问笔录什么的稍微整理了一下,交给孙俊辉暂为保管,王四毛也先羁押在派出所。

孙俊辉看了笔录,一脸的郁闷,之前还拍着胸脯保证王四毛没什么大案,这才没多久,就被一份笔录啪啪打脸。

几人这才出了派出所,开车回酒店。

赵宣回到房间,匆匆洗了把脸,躺在床上就睡着了。

“起床起床!”第二天早上,居然是张渊把赵宣给叫醒的。

“几点了?”赵宣坐起身,揉了揉眼睛,拿出手机,发现还不到九点,问张渊:“什么情况?就不能补个觉啊?”

“宋少镇来了。”张渊一边刷着牙,一边口齿不清的回应赵宣:“陈焕林那里跟宋少镇交接一下。得去被盗掘的地方看看。”

在陈焕林院子面前跟宋少镇稍微交接了一下,宋少镇戴上随身携带的防毒面具,凑到陈焕林房间前看了一下,回头跟赵宣他们说:“你们没进去是对的,很有可能有残留,得先处理。”

宋少镇一边整理行李箱,一边说道:“你们不用在这里等着,有什么新情况我会电话通知你们。”

随后,宋少镇便跟另外两个一起来的研究员一道,从行李箱里拿出装备,穿上完整的防生化服,这才拉着手提式吸尘器,推门进了陈焕林的房间。

赵宣几人则是重新上车,去北面被盗掘的位置查看。

宋少锋早上已经跟当地的考古部门进行了联系。几人刚到不久,就看见一支考古队,浩浩荡荡十多个人,开着三台皮卡,拉着不少工具也赶到现场。

两边互相介绍了一下,考古队带队的人叫邓文斌,是S省某大学的考古学教授,五十多岁,正好跟另外一个老师带着学生在附近考察,听见消息,第一时间请缨,带队过来。

赵宣简单介绍了一下被盗掘的情况,听到主谋是陈焕林,邓文斌一脸的悲愤:“这人我认识,跟我差不多大,当年我还在当研究生的时候,就经常跟他打交道,他带工人挖坑,我们细致搜查。”

“人很聪明,又肯学。”邓文斌一拍手,说道:“要不是文化课跟不上,搞不好他现在跟我是同事。”

赵宣也不好跟邓文斌说陈焕林已经死了,只得在一旁附和两句。

邓文斌也不多说什么,回身去指点学生们整理车上的装备,抓紧时间开始考察。赵宣几人也上前去帮忙。

赵宣的手除了不太能搬重物,倒也不太影响活动,帮忙打打下手还是没问题。倒是一群学生吵吵闹闹的,让赵宣仿佛也回到了大学时代。

闹了个把钟头,搭了两个大号的简易帐篷,搭了个灶台,又在旁边的树林里围了两块帆布,挖好坑,旁边垫上木板,当做厕所使用。

邓文斌没有帮忙,而是拿着洛阳铲在盗洞周围打洞,研究结构。

就见山下又上来二十多个人,扛着锄头、挑着扁担,一看就是当地农民。

一伙人由一个四十来岁的,老师模样的人带着,也来到营地。

老师叫丁永宏,正是带队的另外一名老师。刚才在山脚下,丁永宏单独下车,去附近的镇上雇了二十来个短工,又采购了一些生活物资,这才上山来。

赵宣只得又向丁永宏介绍了一遍情况。

二十来个农民,稍稍歇了口气,便开始工作起来。

两个农妇就着刚才砌好的灶台做饭,其他人则开始在邓文斌指挥下,就着前段时间的盗洞,开始向四周挖。

说是盗洞,直径却是有四五米大小,深也有三四米,沿着洞壁一一侧挖着大大小小的坑,应该是用来上下的。

这事赵宣帮不上什么忙了。坐在一边,靠在一棵树上补觉。

反倒是程舒曼很精神,在跟一帮学生打打闹闹,顺便帮忙整理一下搬运下来的物品。

赵宣半梦半醒的睡着,直到林凌过来喊他吃饭。

几十人的大锅饭谈不上味道,只能填饱肚子。

吃了饭还有水果,赵宣抱着一大块西瓜,跟张渊两人蹲在树下,一边啃一边问张渊:“这要搞多久?”

“噗!”张渊吐了一口瓜子,跟赵宣说:“不知道墓的规模,谁也说不上,至少得先挖开,这事得两三天把。”

“我们就这么等着?”

“不用,守几天,等确定没有异常咱们就可以走了。”

下午仍然继续着上午的工作,只不过京城和大同都有好消息传来。

C市方向,C市公安在中午时分抓获了“狗子”一伙。

抓捕期间还发生了枪战,“狗子”一伙四人,一死一伤,警察也有受伤的。

由于基本已经确定那边不会有异常出现,所以赵宣等人也没有参与。

接下来的审讯、调查也确认了,没有发现任何一件出土文物。

而京城那边,则是宋少锋亲自带队,在京城机场抓获了正准备出逃的余绍和,而剩下六件石雕,被伪装成现代工艺品,正在津门港准备出关,也被扣押下来,一同被扣押的,还有另外一批十多件珍贵文物。

幸好余绍和舍不得放下这些文物,用了一天时间准备送出境,不然还真不一定抓得到。

再加上早些时候,宋少镇传来消息,说是宋少镇确认陈焕林家里已经清理完毕,屋里只有一件石雕,是被正常打开的,瓷瓶并没有破损。

但是陈焕林开里面瓷瓶的时候,还是受到了“孙阴九”的影响。

随后宋少镇带走了石雕和瓷瓶,剩下的已经跟当地公安做了交接。

到此为止,九件石雕全都已经回到异常局,等待进一步的研究,如果没有其他异常被发现,这批文物应该会重新送回S省,放入C市博物馆或者S省博物馆。

一年多以后,王四毛由于有自首和立功表现,以“非法倒卖珍贵文物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等罪名,共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

余绍和以“走私珍贵文物罪、非法倒卖珍贵文物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狗子”一伙则以“盗掘珍贵古墓葬、古文化遗址罪、非法持有枪支罪、故意伤害罪”等罪名被判有期徒刑五到十二年不等。

就此,一桩大案终于落下帷幕。

当然,这是后话。

此时的赵宣仍然缩在发掘现场,无聊的玩着手机,等待着结果。

反而是张渊跟两个老师混得很熟,甚至还能帮忙给学生介绍一些实际操作方面的考古学知识。

就这么又守了两天,到第四天早上,终于有消息了。

盗洞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长宽十多米的深坑。

“有了!”一个工人在挖坑的时候,似乎挖到了什么东西,仔细翻出来一看,一块三十公分左右大小的青砖,出现在众人眼前,按位置来看,应该是在浮屠塔出土位置的前方七八米处。

众人都是精神一振,速度也不由得快了几分。

之前一直是一个学生,抬着个人摄像机做记录工作,但是从今天发现文物以后,省、市电视台也来了几个专业的摄像师进行记录。

但考古是一个细致活,急不来。

直到第二天,才算是逐渐清理出点头绪。

发掘出来的是一个大小只有六七米的砖木结构庙宇形制,里面仅存一块两米来高的石碑,还有一些动物遗骸。

邓文斌判断应该是一个祭祀坑,里面的动物尸骸都是当时的祭祀用品。

由于是填埋形式的祭祀墓,石碑也没有多少破损风化,字迹清晰。

整个碑文的大意是说,大唐建立以后,在此地发现了北魏的“龙脉”,上面留存的庙宇建筑已经几乎全部损毁,于是李世民代表皇帝李渊,来此地修缮,挖出了当时埋藏的浮屠塔,于是李世民决定重新打开浮屠塔,放了一些“镇物”在里面,又填埋回去。

后又在塔的前方置祭祀庙一座,埋好后还将在其上建立一座庙宇,接下来如果发现北齐、北周、南陈、隋等朝代的“龙脉”,也将效仿此地。

因此刻石碑以纪之。

只是不知道是年代久远,庙宇已经消失,还是填埋后未继续建设,反正地面建筑看不见一丝一毫的痕迹,只有地下残存的一座浮屠塔和一栋小型庙宇。

虽然文物价值极高,但是涉及范围不大,经过几级文物保护部门的讨论决定,所有文物全部转移修复,不进行原地的保护,也不在原址进行保护。

剩下的都是细致工作,没有三五个月结束不了。

确认了此地没有其他异常,赵宣等人也不需要继续在这里守着了。

过几天,这些学生也要回去,只是邓文斌继续在此地负责

“感谢你们,不然如此珍贵的文物极有可能流失海外。”临走前,邓文斌拉着赵宣的手,激动的不停摆动:“这是重大发现!经过后续的研究,对北魏至唐这一时期的建筑、祭祀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有可能填补历史上的一些空白,甚至改写某些历史。”

赵宣倒是不太清楚这些东西的文物价值,不过听到一位老专家如此感谢自己,还是颇为自豪。

接下来几人回到市区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准备开车回京。经过几天,赵宣的手倒是好多了,开车不成问题。

一路上赵宣跟张渊讨论着这次事件,赵宣问张渊:“这‘龙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也是个异常吗?”

张渊轻笑一声,回答道:“龙脉就不是,龙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