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异常事物管理局 > 第二十章 两百斤的飞贼

异常事物管理局 第二十章 两百斤的飞贼

作者:一百八盘萦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8: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一会,才见黎小清施施然从楼上下来。

黎小清明显刚洗完澡,脸上红扑扑的,简单的穿了一件白色T恤一条七分裤,搭配一双运动鞋,头发披在脑后,没有化妆,却更得显青春逼人。

赵宣眼前一亮,起身挥手,招呼黎小清:“还挺快啊,我还想着要再等二十分钟呢。”

黎小清还以为赵宣在嘲讽她动作慢,白了赵宣一眼,说道:“我这算快的了。”

“不不不,我真没有这个意思。”赵宣发现黎小清误会了,急忙解释了一句。

又偷偷看了林凌一眼,压低声音说道:“你不能跟林凌比,她不算。”

“林凌姐姐,赵宣说你不算女人。”黎小清告密。

“哦?”林凌站起来。

赵宣已经消失在招待所大门外。过了几秒钟又从大门外探出脑袋招呼两人:“快点,吃饭去了,饿死了。”

当天晚上宋少锋来了个电话,通知两人直接去D市,不用回京城了。

原因是张渊那边根据张德顺张德义两兄弟的情况,又打听出一些线索。

说是两兄弟半个月前跟一个外号叫“狗子”的盗墓贼频繁联系。

而“狗子”一伙,长期在D市一带流窜活动,石雕很有可能就是这伙人盗掘的。不过目前还不知道“狗子”的真实身份,也没抓到他们的行踪轨迹。

宋少锋让两人把第二块石雕留在怀县,随后会有人去取。

第二天一早,两人告别了黎小清,先去把石雕寄放在县公安局,接着便往D市方向赶去。

这次赵宣没敢再让林凌开车,备足了提神的饮料,一口气在午饭前赶到了D市。

D市,北魏时期称平城,作为北魏都城将近百年时间,是整个北魏的政治中心,见证了北魏的兴亡更替。

可以说北魏的兴盛从迁都D市开始,衰落也从都城迁离D市开始。

而北魏作为南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标志着中原逐渐从三国两晋五胡十六国,将近两百年的混乱纷争,开始重新有统一的趋势。

随后的隋唐两个朝代,都跟北魏有着深厚的联系。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北魏算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间点。

因为崇佛的缘故,北魏时期各种石雕数不胜数,因此北魏也在中国雕刻历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让D市这个城市闻名于世的,也正是北魏时期的石窟。

两人把车停在一个酒店停车场,远远的就看见程舒曼在酒店门口挥手,张渊一脸无奈的站在旁边。

张渊穿着一套黑色的新式唐装,脖子上手上挂着珠子,而程舒曼则是一身淡黄色的连衣裙,戴着一顶草帽。

这么看去,两人还真是……不搭。

几人在酒店门口打了个招呼,张渊指了指林凌的衣服:“换一身吧,这次不走正常途径,你这衣服太显眼了。”

“没带。”林凌回答。

“穿我的穿我的。”程舒曼建议。

张渊瞥了程舒曼胸口一眼,淡淡的说道:“不合适,穿不上。”

“死胖子你死定了!”程舒曼抬脚去踹站在旁边的张渊。

“你穿着裙子呢,小心走光。”赵宣在一旁提醒。

“安全裤懂不懂?”程舒曼直接撩起裙子,裙子里面是一条南瓜裤。

程舒曼这回连赵宣一块踹。

赵宣两人一边躲一边进了酒店。

这次倒是省了开房,在前台重新登记了一下身份证就行。

随后几人也不上楼,先在酒店里随便吃了个饭。

“说说吧,什么情况?”进了房间,赵宣把双肩包往床上一扔,把自己也同时扔到床上。跟一起进来的张渊说:“开了一早上车,累死小爷我了。”

“怎么?见识到林大小姐的开车技术了?”张渊在一边坏笑。

“没齿难忘。”赵宣感叹。

“同意。”张渊一脸的认同。

“行了,说正事吧。你准备怎么搞?”赵宣支起身子,问旁边的张渊:“不联系本地公安什么的?”

“暂时不联系。搞古玩的这些人,多少沾点,对这个比较排斥。”张渊摇摇头,说道:“待会先跟我去见个人,做鉴定的,在当地古玩圈子里比较出名,认识的人也多,可能知道‘狗子’到底是谁。”

“晚上有个古玩的‘交流会’,说白了就是私下的交易会。这个‘交流会’不定时召开,正好碰上了,得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点什么。对了……”张渊补充道:“还得送林凌去买衣服,她那衣服太明显了。”

“至于现在。”张渊往床上一躺:“当然是先舒舒服服睡个午觉。”

“不急的?”赵宣诧异:“这都死人了啊!”

“着什么急。”张渊翻了个身:“还能再死一个不成?”

赵宣在张渊震天的呼噜声里迷迷糊糊刚睡着,就被敲门声吵醒了。

赵宣起身开了门,门刚打开程舒曼就钻了进来。一进门就去拉张渊的被子:“快,逛街去了,很急很关键。”

“这不才一点,离远点,我再睡会。”张渊迷迷糊糊地一只手看了一眼手机,一只手拉着被子:“别拉了,我光着呢!小心我告你骚扰!”

两人拉扯了几分钟,张渊才不情不愿的起身,胡乱洗了把脸。

这次换张渊开车。上了面包车,打开空调,张渊感叹一声:“还是得买车。”

“抽得到牌吗你?”赵宣坐在副驾驶嘲讽。

“我去拍卖。”张渊不服气。

“有钱吗你?”赵宣又捅一刀。

“小爷有的是钱!”

“两百斤猪肉确实值不少。”

两人一路互相打着嘴炮,先把林凌跟程舒曼放在一个商场,从市区往外开,又七拐八绕的,来到郊区一个小村子里。

“就这了。”张渊把车靠边停在路上,跳下车,指指旁边的院子。

“这人叫陈焕林,五十来岁,没什么文化。”张渊一边上前敲门,一边跟赵宣介绍:

“年纪不大就跟人出去打工,后来成了包工头,专门组织人手帮考古的挖东西。人比较聪明,又会说话,老专家们倒也乐意指点指点他。”

“干了差不多二十年,边干边学,加上上手过的文物也不少,倒也算是学有所成。渐渐地包工头的活也就不干了,专门帮人鉴定文物,偶尔也捡捡漏、倒买倒卖。”

“在晋北这一亩三分地。”

张渊指了指脚下,说道:“大小算是个人物。”

赵宣一边听着张渊的介绍,一边四处张望。

面前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平房,前面用围墙围了不大的一个院子。跟周围的房子相比,唯一的差别就是围墙比别家的高了小半截。

张渊敲了半天门都没有反应。

“不应该啊,跟他约好今天下午的,来早了?”张渊掏出手机,接连打了好几个电话,还是半天没人接听。

“别打了,电话在里面呢。”赵宣扒在门上,耳朵凑着门缝,能隐隐约约听见屋子里有电话响。

“出去了?”张渊收了手机,拉开车后排左右两边的门,放倒座椅,往椅子上一趟:“那我再睡会。”

赵宣在张渊的呼噜声中无聊的翻着手机,不一会也迷迷糊糊睡着了。

过了大半个小时,赵宣听见窸窸窣窣的声音,醒了过来,张渊不在旁边。转头一看,张渊正弯着腰,在那里对着门锁摆弄什么。

“干什么呢?”赵宣好奇的凑过去。

“吓我一跳。”张渊被吓得一哆嗦,抬头看见是赵宣,这才放心下来。

张渊把手上一小串挖耳勺一样的东西收到兜里,指指门锁:“这不是开锁呢嘛。”

“你还会这个?”赵宣惊讶,进而警惕的往四周查看:“大白天的你就溜门撬锁,太明目张胆了吧?”

“小手艺。”张渊还挺自豪:“年轻时候杂七杂八的活学了不少。”

张渊伸手去推门,没推动。耸耸肩,说道:“看见了吧,从里面闩上了。人在里面呢。”

“那怎么不接你电话?”赵宣奇怪,也上前试着推了推门,又从门缝往里看,锁头确实已经缩回去了,只剩下一根指头粗的插销横顶着。

“再打电话试试?”

“你刚睡觉的时候试了,还是没人接。”

“拨得开吗?”赵宣指了指插销,跟张渊交流撬锁经验。

“试过了,卡着呢。”张渊经验丰富。

“那怎么办?”赵宣挠挠头。

“好办。”张渊拉着赵宣,走到大门旁的围墙边上,让赵宣面向墙壁摆了个半跪的姿势,双手顶着墙。

赵宣这下倒是明白张渊要干什么了,这家伙是溜门不成,准备当飞贼呢。

“你行不行啊?别撞我身上了,几百斤的……”赵宣话还没说完,就感觉肩膀上一沉,再抬头看的时候,张渊已经消失在围墙上了。

赵宣拍拍肩膀上的灰,折回到门前,张渊已经在里面打开了插销,拉门让赵宣进去。

赵宣一边打量院子,一边赞叹道:“可以啊,这身手,搁以前得是大盗。”

“那是,小爷我当年江湖人称‘踏雪无痕张飘絮’。”张渊回过身把门重新关好锁上,这才接了赵宣的话。

院子里收拾的挺干净,院子一边用钢架搭了个棚子,下面是一张桌子,几条塑料椅,角落靠墙放着一排工具。

正面是三间平房,房门紧闭。用的是老式的木格窗户,采光不是很好。看不清楚屋里什么样。

“你这编造的太刻意了啊。”赵宣听见张渊接话,鄙视地说道:“还先关了门才回头来跟我说,你编个名号这么久,真没必要为难自己。”

“小爷我江湖诨号多,想不起来该告诉你哪个。”张渊还在跟赵宣犟嘴。

“得了吧,你编一个就够难为你的了,还想多说几个……”赵宣说道一半被张渊一声喊打断了。

“别往屋边凑!”张渊本来凑在窗户边上往里看,这会猛地往后窜了几步,还提醒赵宣:“真说着了,又死一个!”

赵宣跟着退了两步,一竖大拇指:“你小张爷,江湖人称‘嘴上开光小阎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