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 > 686.大不列颠空战(一)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 686.大不列颠空战(一)

作者:Dr陈0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7: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酝酿随着法国的败降,西欧大地的枪炮声停息了。但沉寂了半个多月以后,西欧上空又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炸弹爆炸声,不列颠之战开始了。

希特勒打败法国后,便拟定了入侵英国的

“海狮计划”了。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德军企图首先夺取制空权,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消灭英国空军,并钳制住皇家空军空战前夕不列颠空战早在1940年5月,英国就已预见到德国空军会对英国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所以5月19日,英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了在法国退出战争的情况下的防御报告,要求切实加强各项防御措施,尤其是防空措施,该报告于5月27日获得战时内阁的批准。

并立即开始了必要准备:首先战时内阁组建了飞机制造部,由比弗布鲁克任部长,大力加强飞机制造,使飞机月产量由700架迅速增加到8月份的1600架,其中战斗机为470架;其次在全国范围里统一调整部署防空力量,重点加强伦敦地区的防空;再次空军部成立作战训练部队,建立了多个训练学校,加紧培训空勤、地勤人员,这样每月可以有200名新飞行员补充部队,还动员英联邦成员国代为培训空勤人员,以组建新的作战部队。

不列颠空战前夕,英国空军部成立了防空指挥部,司令是爱德华·比尔上将,统一指挥全国所有的战斗机、高射炮、雷达和观通警报部队。

战斗机部队共计56个中队,战斗机980架,其中性能优秀的

“飓风”和

“喷火”战斗机688架;高射炮部队共计7个师,高射炮4000余门,但其中大口径高射炮不足2000门,而且由于大口径高射炮月产量仅40门,短时期里数量难以增加,因此英军调整了部署,将约700门大口径高射炮配置在飞机制造厂;防空拦阻气球5个大队,拦阻气球1500余个,这些拦阻气球都系在汽车上,可以迅速转移;探照灯2700具。

最重要的是英军还有当时鲜为人知的雷达部队,英国是最早将雷达投入实战的国家,至1940年7月全国共建成雷达站51座,其中东南沿海地区有38座,约占总数的75%,形成了严密的雷达警戒体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中高空防空雷达系统,能有效发现飞行高度在4500米以下的飞机,第二层是低空防空雷达系统,能有效发现飞行高度在750米以下的飞机。

这样英军就能通过雷达测出德军飞机来袭的大致方位和时间,指挥己方战斗机在有利方位和时间迎击。

而在雷达使用之前,通常都是派出战斗机在空中巡逻,由战斗机发现来袭敌机,使用雷达后,英军战斗机的每次起飞,都是有目的的迎战,极大减少了飞机、燃料和人员体力的消耗,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飞机数量不足的缺陷。

因此雷达无疑是英军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王牌!此外,英国还有一支人数达50万的国民自卫军,他们在沿海地区设置了无数防空监视哨,使用双筒望远镜和简易的方位测向仪,担负对空监视、警戒、救护等任务,是英军正规部队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

当时英军战斗机司令部设在本特利修道院,担任司令的是休·道丁上将,他是参加过一次世界大战的老飞行员,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司令部情报室,并组建了由雷达、防空监视哨和指挥部作战室、情报室所构成的空中情报体系,能非常迅速地获知情报,极其有效地指挥作战。

道丁上将比较谨慎持重,他始终保留了一支具有280架飞机规模的后备力量,不到德军登陆编队进入海峡的最后关头是绝不动用的。

他清醒地意识到大规模空战将不可避免,所以一直采取尽量保存实力的战略,甚至敢于抗拒丘吉尔首相的命令,不向法国派出更多的飞机。

这些努力都为即将爆发的空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英军战斗机司令部下辖四个战斗机大队:布兰德少将指挥的第10大队,司令部在博克斯,负责保卫英格兰西部地区;派克少将指挥的第11大队,司令部在阿克斯布里奇,负责保卫伦敦在内的英格兰东南部地区;马洛里少将指挥的第12大队,司令部在瓦特耐尔,负责保卫从泰晤士河入海口至约克郡的英格兰中部地区;索尔少将指挥的第13大队,司令部在纽卡斯尔,负责保卫苏格兰地区。

在这四个大队中,实力最强的是第11和第12大队,尤其是保卫伦敦的第11大队,拥有270架最先进的

“飓风”和

“喷火”战斗机,几乎占英军全部先进飞机的40%。英军将全国划分为四个防空区,每区又划分为若干个防空分区,各防空区部署一个战斗机大队,防空分区则部署二至三个战斗机中队,一旦德机来袭,防空区只下达出击命令,具体作战指挥由防空分区指挥部组织。

英军本土防空的特点是:兵力上统一指挥,集中使用,全面防御,突出重点,纵深梯次配置;以战斗机为主,高射炮、拦阻气球和探照灯为辅,配合使用。

英军最大的困难是飞行员不足,由于战前强调飞行员质量,开办培训飞行员的学校很少,加上在战争中的损失,飞行员数量开始出现危机,道丁上将一面开办新的培训学校,加紧培训空勤、地勤人员,一面征召在英国的法国、比利时、捷克和波兰等被占领国的飞行员加入英国空军,还从海军航空兵部队借调68名飞行员,并招募英联邦国家的空、地勤人员。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至1940年8月初,英国空军飞行员数量上升到1434人,并为每架飞机配备了由机械师、机械师助理、钳工、装配工和无线电技工各一名组成的地勤小组,能在35分钟里完成出击检查,12分钟里为刚着陆飞机完成下一次起飞准备,为即将开始的空战做好了人员准备。

小试屠刀不列颠空战进入7月,德军开始了战前准备,航空兵部队从本土向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转场,前线机场的扩建,部队的调动集结,人员物资的补充,都需要时间。

但德国空军不愿这样坐等,以小部分部队在进行战前准备的同时就开始了试探性的攻击。

7月10日起,德军以英国南部港口和英吉利海峡航行的船只为目标发动了攻击,德军作战目的有两项,一是了解英军防空能力,查明英国空军的部署;二是诱使英机出战,在空战中消耗英军力量。

英军由于在欧洲大陆消耗较大,需要休整补充,所以采取避战战略,只以小机群迎战,同时在空战中检验雷达引导截击的战术。

从7月10日至8月12日,德军共出动飞机5376架次,投弹1473吨,击沉英军4艘驱逐舰和18艘运输船,德军有186架飞机被击落,135架被击伤。

英军损失飞机148架。总体而言,这一阶段作战完全是试探性,规模有限。

与此同时德国空军指挥机关开始制定作战方案,7月下旬,参战的主力部队第2、第3航空队联合草拟了方案,7月29日空军作战局对这一方案进行了研究,8月1日第2、第3航空队根据作战局的意见递交了修正方案,8月1日希特勒和总参谋长约德尔联合签发了对英实施全面空袭的第十七号指令,8月2日空军司令戈林下达了空军作战指令,戈林定于8月10日发起第一次大规模空袭,这天将以

“鹰日”为代号。8月初,德国空军为对英作战而集结的飞机已达2669架,其中梅塞施米特-109战斗机933架,梅塞施米特-110战斗机375架,容克-87俯冲轰炸机346架,容克-88、亨克尔-111和道尼尔-17轰炸机共1015架。

8月10日,英国南部地区天气非常恶劣,

“鹰日”攻击被迫延期。8月11日和8月12日,天气依然没有多大好转,德军出动了部分飞机,攻击了英军雷达站,五个遭严重破坏,一个被完全摧毁,由于德军主要轰炸雷达站的天线而不是核心的控制室,英军能够迅速修复,德军无线电侦测部门又很快发现了雷达信号,认为攻击雷达站是毫无作用的,因此不久就终止了对雷达站的攻击,铸成大错。

鹰日不列颠空战被大肆宣扬的

“鹰日”攻击终于在8月13日开始,战史上将8月13日至8月23日作为不列颠战役的第一阶段,德军在这一阶段主要目的就是消灭英国空军主力,由于德军飞机航程有限,所以攻击主要集中在英格兰南部,企图尽可能在南部战斗中消耗英军力量,为以后攻击中部地区创造条件。

德军除以战斗机掩护轰炸机突击英军机场外,还以战斗机组成游猎群,专门寻找英军战斗机空战。

8月13日,由于天气仍不理想,部分战斗机没有按计划起飞,开局显得有些混乱。

全天德军投入1485架次,白天突击英国南部七个机场,晚间则攻击英军飞机制造厂。

英军出动了727架次迎战,在波特兰和南安普敦的空战尤为激烈,德军有47架飞机被击落,80余架被击伤,英军仅损失12架

“飓风”和1架

“喷火”,机场遭受的损失微不足道。8月14日,天气依旧是阴云密布,德军仅进行了小编队的零星袭击。

8月15日,因为连日的恶劣天气,戈林将各航空队司令召到在卡琳霍尔庄园的官邸举行军事会议,不料天气突然转晴,留守空军指挥部最高级别的军官第2航空队参谋长保罗戴希曼上校,以军人的责任果断下令出击,谁能想到这天竟然成为不列颠战役中德军出击规模最大的一天!

第2、第3航空队几乎是倾巢而出,第5航空队也首次派出飞机参战,这样德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展开攻击。

北面的第5航空队以为英军在东北地区防御比较空虚的,加上受航程限制,只派出了34架梅塞施米特-110战斗机掩护63架亨克尔-111和50架容克-88,不料遭到英军第13大队七个中队共计84架战斗机的迎头痛击,德军战斗机空中指挥第76战斗机团第1大队大队长雷斯特曼上尉还来不及调整飞行状态,就被击落。

这支在德国空军享有盛名的精锐部队,由于梅塞施米特-110战斗机既笨重,数量又少,在英机打击下损失惨重,总共被击落7架梅塞施米特-110、16架亨克尔-111和6架容克-88,战损率超过20%,从此第5航空队就再未参加不列颠之战。

在英格兰南部的激战中,德军投入了975架战斗机和622架轰炸机,发动了四个波次的空袭,猛烈轰炸了英军五个机场和四个飞机制造厂,英军先后投入二十二个战斗机中队,全力抗击。

战斗一直持续到天黑,全天德军出动约2000架次,被击落75架,英军出动974架次,空战中损失34架,还有21架轰炸机在地面被击毁,马特尔夏姆和林尼机场遭到较大破坏。

这天是不列颠之战开始以来最激烈的一天,被称为

“黑色的星期四”,照双方的损失比例,德军仅凭借现有的数量优势,是难以消灭英国空军的。

8月16日,德军再次大举出动,但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战果。8月17日,德军只有零星小机群进行了骚扰性的空袭。

8月18日,德军发动了强劲攻势,遭到英军顽强抗击,被击落71架,而英军仅损失27架。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检验,英国空军肯定了大编队作战,以空军副参谋长斯坦莫尔上将接替道丁,第12大队大队长马洛里接替派克,分别担任战斗机司令部司令和第11大队大队长。

转折点9月15日经过八天的调整和补充,英国空军先后出动了19个中队300余架战斗机,迎战前往伦敦的德军200架轰炸机和600架战斗机组成的大机群,激烈的空战持续了整整一天,在英军英勇抗击下,很多德机漫无目的投下炸弹,匆匆返航。

全天有56架德机被击落,其中34架轰炸机,另有12架在返航和着陆途中伤重坠毁,还有80架飞机是带着满身的弹痕着陆,英军在空战中损失20架

“飓风”和6架

“喷火”,还有7架伤重报废。这天是不列颠空战的转折点,德国空军终于意识到,并没有掌握英国南部的制空权,并不能够在白天进行为所欲为的空袭,英国空军不但没有被消灭,而且还很强大!

丘吉尔首相亲临第11大队的指挥中心督战,他将这天称为世界空战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为激烈的一天!

战后,英国就将9月15日定为不列颠空战日,以纪念这一辉煌胜利!

9月16日和17日,英国空军挟胜利余威出动轰炸机对德军集结在沿海的用于登陆的船只和部队进行了猛烈攻击,击沉击伤近百艘船只,并给德军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物资损失,迫使希特勒于9月18日下令停止在沿海集结船只。

不列颠空战9月16日至19日,由于天气不佳,德军仅进行小规模空袭,战果很小。

为减少飞机损失,戈林下令从10月1日起对伦敦的空袭从白天改为夜间,并鉴于英军战斗机注重攻击轰炸机,忽视战斗机的特点,白天由梅塞施米特-109加挂炸弹,进行偷袭。

一开始果然奏效,加挂炸弹的梅塞施米特-109毫无阻拦,顺利到达目标上空,轰炸连连得手。

英军随即吸取教训,对德军任何飞机都进行拦截,由于梅塞施米特-109加挂炸弹后,非常笨重,不堪一击,损失极大,德军只好终止这一战术。

10月份,德军继续对伦敦进行恐怖空袭,企图以巨大的物质损失和死亡来迫使英国屈服,但在猛烈空袭下,伦敦市民依然照常工作、生活和娱乐,并保持着英国人的乐观和幽默,有位裁缝轰炸期间在店门上贴着

“营业照常”的纸条,而当他的小店被炸毁后,他在废墟上挂出了

“营业更加照常”的纸条!10月12日,希特勒决定将

“海狮计划”推迟到1941年春,实际上放弃了在英国登陆的计划,所谓推迟仅仅是遮人耳目的幌子,因为德军统帅部早就决定1941年夏入侵苏联,自然不可能再进攻英国了。

10月25日,意大利空军也派出飞机加入对英国的空袭,但意军飞行员一见到英军凶猛准确的高射炮炮火就吓坏了,仍下炸弹掉头就逃。

直到11月10日,英军首次击落了意军飞机,才知道意大利也参加了空战。

在9月7日至10月的第三阶段中,德国企图通过对伦敦的恐怖空袭来迫使英国屈服的计划被彻底挫败,德军在此期间损失飞机433架,英军则损失242架。

实际上这一阶段的空战已经宣告了德国在此次空中战役的失败。德军并不甘心这样的失败,仍继续对伦敦并扩大到考文垂、伯明翰、利物浦、南安普敦等城市实施夜间空袭,不列颠战役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德军空袭的目的不再是消灭英国空军,而是对英国工业城市进行空袭削弱英国的军事工业,并制造进攻英国的假象,一方面可以牵制英军的大量海陆空军于本土,另一方面还可掩护为进攻苏联而进行的准备。

在这一阶段中,最典型的战斗就是11月14日夜间代号为

“月光奏鸣曲”的对英国航空工业基地考文垂空袭。尤其悲壮的是英军通过破译德军的最高机密--埃尼格玛密码机,事先已经确切掌握了德军的空袭计划,但是为了不让德军察觉这一

“超级秘密”,英国战时内阁决定一切照常,既不增加考文垂的防空力量,也不提前发出警报疏散平民!

当晚,德军共出动449架亨克尔-111轰炸机,由于德军使用了代号为

“X-蜡膏”的无线电导航技术,轰炸非常准确,有394吨爆破弹和56吨燃烧弹落在考文垂市中心,德军还投下了127枚延时炸弹,以破坏英国人的救援行动,考文垂有5万多幢建筑被炸毁,死554人,重伤864人,12家生产飞机零部件的工厂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英国飞机减产20%,考文垂市区的水、电供应中断35天才恢复,损失相当惨重。

英军起飞了120架次夜航战斗机进行拦截,高射炮部队发射1.2万余发炮弹,却只击落击伤德机各1架。

从单纯军事角度而言,此次空袭是非常成功的,并且由于其具备了战略轰炸的典型特点,被很多军事家誉为战略轰炸的

“雏形”,在军事史上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和意义。英军在发现德军使用无线电导航技术以提高夜间轰炸精度后,迅速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建立了一批专用电台,对德军的无线电导航信号有意进行错误转发或强力干扰,通过这些早期的电子对抗,使德军无线电导航的轰炸精度下降了80%,诱使德军将大量炸弹投到了无人地带。

1940年底,由于英军战斗机、高射炮等部队的英勇抗击,德军损失越来越大,为减少飞机损失,德军空袭逐渐由白昼转为夜间,而且规模和强度也逐渐减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