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西山脚下的鬼火 > 第四十一章 寻找各种线索

西山脚下的鬼火 第四十一章 寻找各种线索

作者:湖州小老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6: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清水塘,滨海市郊外的一个湖泊,面积不大,波光粼粼,对岸的山峦倒映其中,岸边翠柳摇曳,芦苇丛生,是鱼虾繁殖之地,也是人们在这里垂钓、休闲的好去处。

李明和毛伟正在岸边仔细寻找陷害小晶晶的蛛丝马迹,他们看了一下河边的芦苇丛,又对着一串汽车轮胎印的花纹拍照,测量轮胎的宽度,猜测汽车型号等等。

他们断定,这是一辆箱型小货车。

毛伟说:“按理说,整个滨海市除了几家企业,其他基本上都没有这种小货车,应该数得过来。我们先去查访这种小卡车。”

李明说:“这倒也是。”

一路上,李明开着吉普车,坐在一旁的毛伟说:“科长,依我看,这次小晶晶的出事,像上一次一样,矛头就是针对我们局长的。”

李明说:“那还用说吗,要对小孩下毒手,看来凶手心够狠的。问题是不是潜伏的特务所为,现在还不得而知。”

毛伟说:“很难说。”接着又说:“凶手是怎么知道那天嫂子不在的呢。说明凶手对局长家的情况非常了解。说不定就是我们的人所为。”

李明说:“是啊,看来凶手是蓄谋已久的,否则,不会那么巧,正好那天嫂子不在,就出事了。看来,敌人早有预谋,就是在等待时机。”

李明和毛伟首先来到滨海农机厂,向厂长说明来意。

厂长笑着道:“很抱歉我们厂没有这种小货车。哎,好像市肉类加工厂和市水产公司有这种车。肉类加工厂肯定有这种车,有一次,我们厂还向他们借过。”

李明和毛伟又来到肉类加工厂,他们向厂长说明来意。

厂长笑着道:“我们厂里倒有一辆这种车,是不是有人借过,我倒不是很清楚,厂里一般人也不会开车,包括我自己也不会,这辆车只有我们的驾驶员张师傅一个人开,有没有借车,只有问张师傅了。那这样,我叫人把他找来,问问他就知道了。”

不多时张师傅来到办公室。

厂长对张师傅说道:“张师傅,这两位公安人员要问你,我们厂里的这辆箱型车,最近有没有人借过?因为,涉及一件重要案件,你应该实事求是向他们讲清楚。”

张师傅道:“厂里就这么一辆车子,我不是称赞自己,我把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你们想想一旦出了问题,还不要影响厂里送货运货?我平时也比较注意对它保养,不是说,车里比我的床铺还干净。一次我小舅子要去卖一头猪,想让我帮他开一下,我都没有同意,我宁可出力帮他抬到屠宰场。厂里对我也比较信任,就一把车钥匙。实不相瞒,我把这把钥匙时时刻刻挂在身上,这也是一种责任,也是我的骄傲。哈哈。那像水产局的,他们这一辆,比我们厂还晚买几个月,现在车子已经搞得不像样子了,他们啊,只要车子停在那里,谁都可以去开,一些小青年,不会开车,也照样开出去,你们说有多危险,出了事故谁负责?”张师傅一边说,一边拿出挂在裤带上的车钥匙。笑着说;“不信你们可以去看看。车子就停在车库里。”

李明拿起车钥匙,看了又看。然后说:“那我们去看看车子好吗?”

厂长和张师傅同时说:“行!行!”

李明和毛伟随肉类加工厂余厂长、张师傅一起来到停车库。一辆差不多还像新的一辆箱型小货车停在那里。

李明和毛伟仔细地检查了车子的轮胎,轮胎上的花纹与现场留下的花纹一模一样。但轮胎干干净净,不像在草地上走过。

于是,李明和毛伟告别余厂长和张师傅出来。他们又去了水产公司。水产公司的陈书记接待了他们。

李明向陈书记说明了来意。

陈书记无奈地说:“哎呀,我们公司这辆车,我早就说过了,迟早要出事情。昨天,我还批评了我们的办公室,车子没有专人管理,车钥匙就往办公桌上一扔,谁都可以随便开出去。这样管理,怎不会出问题?”

李明问道:“那车子现在停在那里?”

陈书记说道:“现在大概就停在外面,也没有固定的停车地方。”

李明说:“那我们一块去看看。”

李明和毛伟随陈书记来到小货车旁。

小货车已经好几处被碰撞了凹口,轮胎上也都是杂草和烂泥,很明显,轮胎上的沾住的杂草和清水塘那边草地上的杂草完全一致。李明和毛伟对视了一下,然后离开水产公司。

滨海的早晨,阳光明媚,空气怡人。

在遥海居委会的办公室内,二位侦察员正在和几位退休居民在了解情况,主题是围绕“老皮匠”被害展开的,这几位居民都是“老皮匠”的近邻。

侦察员说:“今天把你们请来,主要想了解一下平时有哪些人与‘老皮匠’经常来往,这几天他有什么反常?”

在场的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开了。

甲说:“老皮匠”这人还算老实本分,很少有人与他有来往,除非人家找他缝鞋,他也很少出门,因为店铺总得要开着,否则,来了客户店门关着,下次生意就没有了。就对面药铺的胡掌柜,他也是单身,没事还经常到他那里坐坐聊聊天。也许是同病相怜吧。”

乙说:“对呀,昨天我吃罢晚饭去倒垃圾,还看到胡掌柜从‘老皮匠’家出来呢,大概就在6点左后吧。”

侦察员问道:“您肯定没有看错?”

乙说:“怎么会看错呢?都是乡里乡亲的,我平时也和他见了都打招呼的,又不是不认识他。”

这时,侦察员从包里拿出了一把小榔头,“来,你们来看看,这把小榔头你们有谁见过吗?”

王阿姨拿起小榔头。道:“哎呀,这小榔头不就是‘老皮匠’的么,我家里的小板凳坏了,要钉一枚小钉子,我还向他借过呢。没错,这把小榔头是他的。”

胡掌柜,小榔头,两位侦察员对视了一下。

一位侦查员说:“您们反应的情况很重要。非常谢谢大家为我们提供情况,今天先和大家就谈到这里,说不定以后还要麻烦各位,希望大家回去以后什么都不要说,包括家里人,要注意保密,免得事情复杂化。”

大家多说:协助公安了解情况也是我们的责任,用不到客气,如果需要,随时随地的都可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