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诡秘笔记 > 卷二 八数阴钱叩阴宫篇 第002章 摘草化蜂,尺人兔马

晚上,围坐在火塘边上,唐明皇唏嘘不已,说:“一晃啊,张安能过身八年了。他以前上街卖刷子,经常到我哪儿去找我喝酒。”

爷爷在世的时候经常提起他,在我的记忆里,唐明皇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神棍。

我以前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对于封建迷信的神神道道,那是坚决不信,并予以抵制的。

爷爷每年都要找唐明皇给我算一次命,虽然不信,但听得多了,也就多少知道一些。我晓得爷爷也会一些里面的门道。

我记得很清楚,以前丢了东西,怎么找都找不到,就调侃的让爷爷给我打一失(打失,就是推算东西掉落的位置。),算下应该去哪儿找。

爷爷总是笑呵呵的说:“一失二失,该你背时;三失四失,怪你自己无收拾。”

所以我从心底深处觉得爷爷根本不会打失算命,连带着就觉得唐明皇是个骗子。

唐明皇年轻时候的事情,爷爷也跟我讲过。

他年轻时候长得帅呀,很得小媳妇小姑娘喜欢,但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混子。在谭家村那是横着走,整天和几个小混混一起,不务正业。

像是什么砸寡妇门,掀小媳妇的裙子,那都是家常便饭。

也不晓得他跟哪个学了一些歪门邪道的艺(学艺,在我们那农村就是学本事的意思)。有了这门艺,他更是为所欲为啊,搞得人见人厌。

他年纪越来越大,却没有半点收敛。

终于有一天,他的报应来了。

那一天,他和几个伙伴偷看人家小媳妇下河洗澡,完了往村子里走,老远看到一个长得标标致致的小媳妇,端着一盆衣服往屋头走。

几个混混伙计对着小媳妇吹口哨,唐明皇说:“你们想不想看好看的。”

几个伙计看热闹巴不得事大,马上起哄。

唐明皇摘了几片草叶,嘴里嘟嘟囔囔念了几句,对着草叶吹了口气,草叶顿时变成了几只蜜蜂,朝着小媳妇飞了过去。

蜜蜂飞到小媳妇跟前,从她裤腿钻了进去。虫子钻进裤子里面,任谁也受不了啊,于是大叫大嚷,乱打乱拍,哪里拍打的到。

蜜蜂越钻越深,小媳妇吓坏了,手忙脚乱的解开裤袋,把裤子脱了下来,露出白花花的一片白肉。

几个混混兴奋的飞起,怪叫着叫唐明皇让蜜蜂飞到小裤子里面。唐明皇眼神不好啊,他其实是看不清楚的,既然伙计要看,他咋都要满足。

于是,更多的白花花白肉露出来了,满足了那几个混混的窥视之心。

等他晃了一圈,回到家中,看到自家儿媳妇寻死觅活的,一问才知道,他之前恶作剧的居然是自家的儿媳妇。

他心中那个恨啦,加上他婆娘在一边日·妈捣娘的骂,他边抽自己嘴巴边恶狠狠的想,有眼无珠,要这双狗眼有么子用。

折起一根树枝,噗噗两下就把自己眼睛的水放了,彻底戳瞎。

从此以后,唐明皇成了一个瞎子。他一改混子的性子,和几个混混彻底断绝关系,再也没得来往。

瞎了双眼,他也做不了啥子事情啊,也不知道他从哪儿找了个算命师傅,学了一身算命的本事,钱是挣得不少,儿媳妇却是跑回娘家,再也没有回来。

唐明皇让我找些干草来,我问他要干草搞么子,他说:“人吃饱了,我要喂哈我的马。”

我疑惑问:“您家的马在哪儿?我牵到圈里去关到起。”

唐明皇说:“你先去找些干草来,我让你看。”

我还想问,张爸爸瞪了他一眼,说:“喊你去你就去,罗里吧嗦搞么子。”

我找了一捆干草过来,丢在唐明皇的面前,看他怎么喂。

唐明皇从发黄的挎包里取出一块人头大小的青石,青石上有一个凹槽,应该是长年累月用木棍在上面砸出来的。

他把青石放在地上,说:“有没得棒槌,找一根来。”

我找了根短木棍递给他,他抓了一把干草按在凹槽里面,抡起木棍就在上面砸。

我见他神神道道的,眨巴眨巴眼睛,不知道他在干啥子。张爸爸老妈没讲话,我也就很知趣的没有多嘴多舌。

唐明皇说:“我的马就在这块石头里面。”

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唐明皇瞪着没有眼珠的眼睛望着他,说:“小娃娃你不信?”

我讽刺他,说:“信,咋个不信,您家是打算骑着一块石头,云游四方那。”

唐明皇嘿嘿一声,说:“我晓得你不信。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你晓得我这块石头是从哪儿弄来的吗?”

我撇了撇嘴,心想,鬼晓得你从哪儿弄来的。莫不是天庭里头?

唐明皇见他们没有搭腔,继续说:“你们晓得石马这个地方吧?”

石马他们自然晓得。石马是一个乡,以前我们这个村子就是属于石马乡的,后来重新行政规划,才被划到了就近的这个镇。

唐明皇说:“石马乡,就是因为我手里这块石头得名的。”

我已经不晓得咋个吐槽他了,这完全和他以前受过的教育不同啊。石马乡政府附近有一块天然的景观石,长得像是一匹奋蹄奔跑的骏马,乡名因这块景观石而得名。

唐明皇讲石马乡因他手上的石头而得名,那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嘛。

当然,他睁着眼睛也看不到,的确是在说瞎话。

唐明皇继续讲他的故事。

具体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反正解放前,石马乡就叫做石马坪了。解放后,新中国重新划分行政区划,石马坪就成了石马乡了(如果刚好有石马乡的读者,我先说明下,这是我杜撰的,不要当真)。

刚解放那几年,有一个引路人路过石马乡一户人家,找主人家讨碗水喝。那户人家穷的很,但心很好,不仅给他端来茶水,还端来一碗冷饭,让他充饥。

他坐在该沿(屋檐)下面的青石上,也就是唐明皇手里的这块石头。他是个引路人,身上是有艺的(有艺,有本事)。他马上问主人,这块石头哪儿来的,搞么子用的。

主人回答他,那块石头从他太爷爷辈就传下来了。他们家以前是打扎草鞋为生的,这块石头一直是用来砸稻草的。

那个引路人哦了一声,问了一句:“你们现在不打草鞋了嗦?”

屋主人告诉他,现在世道不太平,家家户户都穷的快要当裤子,哪儿有钱买草鞋。各家都是自己打草孩穿,所以他们家也是隔蛮久才打一次。

引路人点了点头,低声说:“幸好偶尔打一次,要不然真饿死了。”

屋主人问他讲么子,引路人问:“没得么子,您家能不能把这块石头给我呀。”

屋主人不明白他为么子要一块破烂青石,心中就起了疑,以为这里头有玉石之类的东西,所以就没答应。

引路人看他不答应,也没强求,道了声叨扰就走了。

也是合该青石里头的东西命途多舛,屋主人本来打算把青石劈开,看哈里头到底有啥子宝贝,当天晚上就出事了。

那个年代,他们这个地方匪患闹得厉害,石马坪不远的地方,有一股土匪,为祸乡里很久了,搞得人心惶惶,十里八乡不得安宁。

不知怎的,土匪得到消息,讲说这家人有个女仔长得很标致,就起了歹心。当晚,土匪上门来抢这家人的女仔。屋主人奋起反抗,哪里抵抗得过,一家老小全部被杀,女仔也被掳进山寨。女仔被逼不过,在山寨里头一根草绳吊颈,随她爹妈去了。

土匪窝里死个把人,那都是家常便饭。

然而做多了坏事,总有一天是要遭报应的。

所谓善恶到头都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老天爷在看着呢。

三天后的晚上,一股阴风刮进那户人家,凝聚成一个身高五尺的壮硕人影。

那人影在青石上拍了几下,说:“马儿啊马儿,我晓得你没吃饱,但你的主人喂了你那么多年,他们死在你的眼睛前头,你今儿就是饿着肚皮,也要跟我跑这一趟。”

随着他的话刚说完,青石忽然闪烁出一阵清光,接着一匹只有兔子大小的马儿在清光中现行。

五尺高的壮硕人影,抬腿一跨,就骑上了兔马的背上。一人一马的比例实在不太协调,但壮硕人影上马的感觉,就像是在骑一匹高头大马。

清风卷起,一人一马,就此消失不见。

天亮时分,一人一马回到那户人家。壮硕人影对兔马说:“你还是在这呆着吧,不久的将来,会有有缘人来带你走的”。

说完,壮硕人影化作一阵清风消失不见了。

土匪山寨的惨状,知道五天后,才被人发现。有人见土匪窝长时间没得动静,壮着胆子走进山寨,发现个个都是死状惨烈。

有的自己用铡刀把自己头铡掉——

有的自己把自己吊在房梁上——

还有的爬上山崖,自己跳上尖锐的木头,从肛门直接贯穿至头顶——

…………

奇形怪状,不一而足。

土匪窝一夜之间被一锅端了。

这自然是好事,然而究竟是谁做的,却是莫衷一是,各种猜测纷乱而起。

一时间,各种版本的故事,传的沸沸扬扬。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一个过路的侠客,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单挑进寨。

那侠客生的牛高马大,扛着一根剃光了枝子的杉木,和山寨几个好本事的土匪打赌,若是他能战胜那些好本事的土匪,其他人就不得再为祸乡里,四散回家。

他举着杉木的根本,在那些土匪的胯下一挑,就把他们跳上了天空,摔下来戳死在栅栏尖木上头。

土匪看他是个狠角色,一哄而上,被他打得七零八落哭爹喊娘抱头鼠窜。

那侠客见这些土匪匪性不改,发了狠,逼着他们一个个自裁谢罪。

当然,这个传的最广的故事有各种不合理的地方,但却让乡民相当的解气。

平日为祸乡里的土匪,被大侠客逼迫着,不得不用各种残忍的方式自尽,死前受尽折磨和恐惧。

十恶不赦的坏人,就该这样的下场。

那户人家家破人亡,后来被人占了地基,瓜分了房子里东西,青石自然没人看得上眼。就在兔马差点饿死的时候,唐明皇路过石马坪,发现了青石并带走了他。

这一养,就是几十年。

我对这个故事将信将疑,说:“唐先生,您家把兔马喊出来,让我开开眼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