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寻诡者 > 0550 走时少年,归来白发

寻诡者 0550 走时少年,归来白发

作者:木不皆然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4: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于晨曦黑暗交接一刻,黄睿君终于记起于纸条上符号相似的物品是什么。

“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走你们跟我走。”

他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

4人即刻上路。

车上,曲中直依然担任司机。

“君叔,我们去哪?”

按辈分,黄睿君和几人父辈同辈,年纪又小,便以叔叔称呼。

“去曲州。”

“又是曲州?”

“怎么,你们之前去过曲州?”黄睿君问道。看几人脸色,竟有几分讶异。

“去过三回了,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都在津港去曲州之间往返。”曲老板耸耸肩,神色无奈,来回都是他当司机。

津港、曲州之间车程3个小时,短时间多次往返确实疲累。

橙家主脉主要分布在津港和周边几个城市,曲州也有小部分,当年,黄睿君一处府邸就在曲州郊区。不过多年过去,不知道如今具体情况。

“去我一处住所,多年未回去,不晓得情况如何。”黄睿君嘴上这么说,语气却不怎么担心,九监橙家,还是主脉,府邸就算没人常住,也会有管家之类的定期维护。

“下了高速......”他指明道路,靠在座椅上闭眼小憩。

......

曲州坊前古镇玉楼居。

4人下车,望向这片晚清古建群,微微感慨。

“保护得真不错。”

“走吧,我家就在前方。”

玉楼居算是坊前古镇最老的一片区域,原先都是3进院落,3层主楼,如今城市发展,废弃的古楼越来越多,规格越缩越小。要不是政府重视,特意保护这片古建群,后人很难看见如此规模的晚晴古建群。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黄睿君的府邸周围所有古建几乎都翻新重建过。只有他家老破旧。

穿街过巷,26年后,他终于再次踏入这个老朽的宅邸。

......

“煎饼果子。”

“油条豆浆。”

“包子馒头。”

三五摊贩起得早,在街口摊开小车,叫卖早餐。

一个白发老人拄着拐杖,缓慢挪步,与赶着上班的年轻人一起排队购买今天的早餐。

“刘伯,你腿脚不好,给我说一声,让小蒜头给你送过去。”

“不用不用,还能走哩。”老头笑起来满脸褶子,却不妨碍他慈眉善目的神态。

坐在小桌上,小蒜头端来一碗满满的豆浆,把切成段的油条放进小盘,摆在老人右手边。

小蒜头是摊主老板的小儿子,7、8岁的样子,长得虎头虎脑的,老板姓日子过得苦,小家伙一有空就来帮大人看摊。

老人在这一带很受尊敬。

他坐在小桌上吃饭,动作一丝不苟,不慢不快。

“刘伯,您年纪大了,怎么还要自己出来买早餐,您一辈子没儿没女的,请个护工吧。”老板看着很善良,和老人的关系也相处得不错。

他在这条街做了好多年生意,他口中的刘伯一直是一个人。

“不用不用,这把老骨头还能用哩。”

“刘伯,我听说去年政府要帮您重新修复院子,您怎么不答应,修好了腾一两间房出租,也有收入不是。”

“不能修,不能修啊,我要为老爷看院子,他走的时候院子就那样,等他回来院子还是那样。”

早餐摊贩们并不清楚老人口

中的老爷是谁,他们年纪都不到50,20多年前他们都还在农村务农,或是在学校读书。对这个宅邸的事不知半点。

不过他们都认为老人只是年纪大了,心中总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他口中的老爷恐怕已是耄耋老者,走不动道了。

等是等不回来了。

那院子破旧成那样,等老人一走,没人打理,不出几年肯定要被政府强拆。

他们只是可惜老人的固执终将是泡影。

劝是劝不动,但力所能及的事还是能帮助一二。

平时送给米,买个油,搬搬重物也是有的。

有人同情就有人抱怨,油条摊位老板的媳妇是个近40的妇人,生活重担在这个女人脸上留下了刻痕。

她弯腰做事,头发半散开,双手在冷水里泡着,又红又肿。

女人白了丈夫一眼,埋怨他多管闲事。那老头顽固得很,从来都是油盐不进。又穷又固执,不肯修葺房屋,就算不愿租给外人,租给他们放放桌椅做个临时小仓库也是好的。

这片老宅看着古朴大气,生活却格外不便,因为下水道和市政工程铺设不进来,他们做生意接水、搬运都要走很远。

若是老人肯在政府扶持下修葺房屋,肯点头出租哪怕一间很小的房子,也能放点重物,不至于早晚运送。

可老人就是不肯。

卖包子那家媳妇也没什么好脸色,他老公一有空就往老人家送米面,大部分时候都是接济,而不仅仅只是搬运。

他们的生活也很艰难,还有心思同情一位即将迈入棺材的老人,女人们总是有怨言的。

男人们也不和自家女人计较,笑笑就过去。

该怎么还怎么。

只是老人一年比一年老去,又没子女后人,怎么看都是本赔本买卖。

老人吃完早餐,拄着拐杖把一张皱皱巴巴的10元钱放在小蒜头手里。

“刘伯,不用给了,您来吃口早餐不值几个钱。”

小蒜头听到爸爸说这话,就把钱又塞回老人手里。

“不行,你总是这样,会赔本的。”

“怎么会赔本,您一周也才来吃一回,一碗豆浆一根油条才几个钱,吃饱没,没吃饱我再去切一根。”

“够了够了,”老人笑着摆手。

“小蒜头,扶刘爷爷回家。”

“好勒。”

老板娘脸色更难看了,一盆脏水泼到老人跟前地面上。

老人面露尴尬,拉着小蒜头的手慢悠悠往家走。

......

“刘爷爷,您说的老爷是谁啊?”小蒜头奶声奶气地问。

“他叫黄睿君,他离开这里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哩。”

“哦哦,那他有多大年纪?这么多年都没回来看您,是不是死了?”

老人脚步一听,不忍呵斥小孩。

“没死,没死,他要是回来,今年正好52岁了。”

“啊,我比我爸爸还大。”

“那您怎么叫他老爷?”小蒜头儿童智商里不理解这层关系,学校老师没教过。他以为的老肯定比刘爷爷年纪还大。

“哈哈,老爷是个尊称,”老人笑着解释。慈祥的脸上满是风霜。

“他离开的时候,还只是少爷,后来少爷的父亲离世了,他也就变成了老爷。”

“哦~~~”小蒜头听不太懂。

拐个弯,就要看见刘爷爷的家,小蒜头最喜欢

刘爷爷给他讲故事,他最爱听水泊梁山108好汉的故事,而不喜欢大观园里的情情爱爱。

刘爷爷每次来吃油条都会在早餐最后时刻,这样一来不用排太久的队,而来不耽误摊主做生意。

油条摊老板每次都会让小蒜头送刘伯,知道儿子会留在刘伯处听他说故事。这小子也聪明,每次都缠着老人说一两个新故事才肯走。

......

古街窄巷一向清静,又是这样清冷的初春早晨,年轻人都上班去了,巷子里更是看不见半个人影。

可今日却有些不同。

刘爷爷家门口杵着4个高大的青年,正向院子里张望。

小蒜头拉着老人的手一紧。

他回头看去,只见老人风烛残年的身体抖得很厉害。

“老,老爷,是你回来了吗?老爷?”

......

多年未归的黄睿君身心恍然,有些迈不动脚步。

那扇大门后就是自己阔别已久的家,他连呼吸都是重的。

大门没关,院子里水缸中养了几尾锦鲤。屋角还种着两窝紫竹,一颗桂树和一颗腊梅。

腊梅在这个时节开花,清幽香气凝着一股若有若无飘进鼻腔。

“老,老爷,是你回来了吗?老爷?”

苍老暗沉的嗓音如同炸雷轰在黄睿君耳中。

他木然转头,看向那位暗巷中拄着拐杖的古稀老人。

对望的两人双眼都蒙上雾气。

“刘叔,我,我回来了。”

“老,老爷,真是的你,真的是你。”

两个26年未曾见面的主仆紧紧相拥。

小蒜头看着他们,不怎么理解这一老一少之间的感情,只晓得是刘爷爷口中的老爷回来了。

他转头向回跑,跑到自家摊位上大喊。

“爸,妈,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

“这孩子,瞎跑个什么劲,小心摔倒。”老板娘嘴里埋怨,把儿子拉在身前仔细检查。

“什么老爷老爷的,把刘爷爷送回家了吗?”

“嗯。”小蒜头刚要点头,头又摆起来。

“我就说不要蒜头和那老头走得太近,你看也糊涂了。”做母亲担心自己孩子很正常。

“到底送没送到?”老板面色板起来。往日小蒜头巴不得多和老人呆一会儿,不催是不肯回来的。

今天没出去2分钟就跑回来了。

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是不是刘爷爷摔倒了?快说。”老板一瞪眼,小蒜头的头就缩到母亲身后。

“凶什么凶,好好说话不行吗?”

“蒜头,怎么回事?”

“刘爷爷的老爷回来了。”

蒜头解释了,老板娘还是不相信,老板楞了楞,再问了一遍。

“蒜头,真是他老爷回来了?那人多大年纪?”

蒜头看了看,歪着脑袋想了会儿,指着旁边煎饼果子摊位的老板道:“和张伯伯差不多。”

“走我们去看看。”

老板拉着小蒜头的手转头离开,老板娘双手叉腰在背后口吐芬芳。

“去去去,不管摊了?”

这时已是早上9点,上班的行人走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是赶早市的老人,稀稀拉拉,老板娘一个人也能应付。

隔壁几个摊的老板见状,都扔下手里活计,朝老人家赶去。

......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红甘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