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摸金少帅 > 第007章 洛神仙姿(下)

摸金少帅 第007章 洛神仙姿(下)

作者:禹陵后裔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9: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实一直以来,书画界就有技法与神韵之争。评价一幅书画作品的层次高低,到底是重视它的技法还是追求它的神韵。作为一个外行,自然明白“神形兼备”的道理,但是,当局者迷,往往书家或者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很难摆脱这种束缚,一旦过于追求技法则会显的匠气太重,过于斧凿,缺乏神韵;而忽略技法,也会走向极端,难以真正表现书画艺术的魅力,成了“天马行空”的表演甚至作秀。

所以,从这一点出发来鉴赏书画本身没什么问题。尤其是洛神赋图这样的是根据文本创作的绘画,画家必然是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调动自身的想象力与绘画本身的特性而创作出来的。文本输入的视觉、听觉效果或许还可以通过颜色、空间的布置来达到,但是,洛神的心理变化却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述的,只能通过女神一系列行动的精细刻画,展现了她内心的爱慕、矛盾、惆怅和痛苦。

比如,表现洛神“徙倚仿徨”时候,就是“神光离合,乍阴乍阳”,一会儿耸身轻举,似鹤立欲飞而未起;一会儿从椒涂衡薄中经过,引来阵阵浓郁的芳香;一会儿又怅然长啸,声音中回荡着深长的相思之哀。尤其是“体迅飞鬼,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一段,更将这幕舞剧推向了**,人物的心理矛盾、感情波斓在此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当洛神的哀吟唤来了众神,她们无忧无虑地“或戏清流,或翔神诸,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她虽有南湘二妃、汉滨游女陪伴,但仍不免“叹鲍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站在那里出神。刹那间,她又如迅飞的水鸟,在烟波浩渺的水上徘徊飘忽,行踪不定。只有那转盼流动、含情脉脉的目光,以及欲言还止的唇吻,似乎在向曹植倾吐内心的无穷眷恋和哀怨。正当作者与洛神相对无语、两情依依之时,离别的时刻终于到了。这是一个构想奇逸、神彩飞扬的分别场面:屏黯收风,川后静波,在冯夷、女娲的鼓乐声中,由六龙驾驭的云车载着必妃,在鲸鲸夹毅、异鱼翼斡的护卫下,开始出发了。美丽的洛神坐在渐渐远去的车上,还不断地回过头来,微启的朱唇似乎在向曹植诉说自己的一片衷肠。“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深深的哀怨笼罩着这个充满神话色彩的画面。在陈述了“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的“交接之大纲”之后,洛神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最后,洛神的艳丽形象终于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之中,而作者却依然站在水边,怅怅地望着洛神逝去的方向,恍然若失的神态在画面中一览无余,使观者也产生了一种落寞的情绪共鸣。他驾着轻舟,溯川而上,希望能再次看到神女的倩影。然而,烟波渺渺,长夜漫漫,更使他情意悠悠、思绪绵绵。天亮后,作者不得不“归乎东路”了,但仍“揽辞髻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曹植在初见洛神时惊喜万分,但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下意识地用双手轻轻拉住侍从似乎在急切地问:“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这时的“神”不只在眼神里更在手臂轻轻一挥的不经意间,从容不迫,这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丝毫没有做作的样子,非常的生动也极为符合当时的场合和心情。而后面的侍从不管高矮胖瘦表情也各异,旁边的侍从在曹植伸出手的一刹那,也是紧张而又习惯性地轻轻扶住他的胳膊,可见顾恺之为了突出主次对于次要人物的描绘虽然较之主要人物面部表情稍显呆板些,但也绝不含糊草率,每一个细节都力求达到形神兼备,从而也完美得展示了各个人物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分工的定位,让人看了很是亲切,似乎都能融入到画面中去感受到不同人的喜怒哀乐。

不过许倩既然敢拿这一“雕虫小技”来忽悠川岛美梨,想必一定是下足了功夫。川岛美梨怎么说也是专业考古,即便实践经验还有欠缺,但是理论素养肯定到位,若是拿不出一些“真才实学”,说的再多,也不过是表面上的客气客气罢了。

我看这个川岛美梨对许倩的话,只能算是信了一半。一来许倩抛出的观点算不上是多么独到的见解,只能说她十分巧妙地讲述了一个普遍真理,这对川岛美梨来说已经算不得太大的吸引力,至少对她内心来说的期望值是远远达不到的,可是许倩严丝合缝的逻辑、故弄玄虚的熟稔套路以及胸有成竹的自信又深深吸引着川岛继续听她说下去,始终保持聆听“真才实学”的渴望,这样一来她已经信任了一半。二来是相互客套之下,兼听则明的态度令她不会贸然下结论,表面上两人你来我往,相谈甚欢,但是细细玩味,不过都是些浮光掠影的交谈,川岛对许倩极为奉承,许倩也讲得十分卖力,相互看破不说破,这就引发了一种“巧妙”的平衡——冰川看的到的地方不过是八分之一,川岛会认为许倩是故意有所保留,而许倩暴露给她的信息,就会是留给自己的暗示:突破口。

不得不承认许倩的这个心理战玩得十分到位。她这么一来,等于给了川岛一个无法拒绝的“诱饵”。鉴定洛神赋图的真伪,对于川岛而言,同样是至关重要。

我看了看川岛与许倩交谈时候的神情,表面的客气恭敬,并不能完全掩盖她内心急切的渴望,而她渴望的正是她口中所希望见识的“独到见解”,偏偏许倩给她的这个不怎么独到的见解,令她陷入了迷茫。

我暗自高兴道:“倩姐还真有一套,我估计这个川岛现在心里肯定犯着嘀咕,想到底鉴定真伪的关键是不是技法与神韵的关系,难道真的越是复杂的事情背后的原因越简单吗?看起来,我还得在添一把柴才行。”

“川岛小姐,我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洛神赋图的真伪问题,至于究竟如何找回那是另外一码事,两事虽有关联,却不可混为一谈,弄错主次。”我的一句话,令川岛美梨的思绪更加混乱,毕竟这是她内心的另一个重要的心结。

我们急,她比我们更急。

我的一句话把话题拉回到了真正的正题。

紧接着,川岛美梨就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黄色的信封,从里面取出几张照片,铺在茶几上,说道:“这是我的家族历年来为洛神赋图所拍摄的相片,请你们先过目一下。”

“哦?”我好奇地打量着她,心忖道:“看样子她是坐不住了,主动亮出底牌了,没有真迹至少有照片,这同样是在考验许倩,若是许倩看完照片之后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那川岛自然不会再信任我们。”

我们三个人的六只眼睛汇聚在这一堆照片上,呼吸声变得急促起来。洛神赋图可以说是国之至宝,又牵扯到五脉几十年前的悬案,无论是谁都没法漠然处之。

于是,我拿起照片仔细端详,这些照片拍的都是洛神赋图的特写,各种角度都有。照片分黑白和彩色,新旧程度也不同,明显不是同一时间拍摄的。最早的一张边缘已经泛黄,旁边还用钢笔写了一行字:昭和七年摄于东京,也就是公元1932年。

从这些照片上看,这个洛神赋图可谓是极品。至少与现存的几个摹本相比,更显一筹。画家在绘画时已经是毕其功于一役,此画一出,当世再无出其二者。不光是技法运用极其巧妙,可以说是巧夺天工,光是上面的历代印章就足以让它成为价值连城的宝物。

要知道,晋代画作流传到现在的极其稀少,每一件都是珍品。如果这个洛神赋图是真的,将是一件极其震撼的事情。

但如今还不是我赞美的时候,先不说到底五脉的那一幅画是个什么水准,如何应付眼前的这一关便已经令我头疼。

就在我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许倩观察了一会儿之后,却落落大方地说道,“你们看,在《子建追神》这部分,曹植的焦急神情,两位侍女的娇柔,船夫拼命撑船的用力姿势,无一不在加强了画面的紧张气氛,就连画面一开始塑造的两个马夫其神态动作也非常的生动,一个被突然翻滚在地撒泼的马儿惊得躲到一边去,手和脚躲闪的动作很是连贯;另一个专心地看着马儿吃草丝毫不理睬旁边发生的一切。画面中所有人物的动作几乎没有重复,都很微妙却又极其真实自然,几乎就像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真实的站在舞台上正演绎着一场精彩的剧目,这跟我刚才所说的内容都如出一辙。从这一点就可以可以看出画家在塑造每个人物形象时都是在经过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类似场景中的真实神态和动作,也是在仔细研读原赋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揣摩之后才下笔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听许倩这么一说,川岛的脸色却不由得大变。

刚刚许倩在说话的时候,我一直注视着川岛的表情,只见她在听到许倩讲述这画如何精美绝伦的时候,还是礼貌的微笑,听到许倩自诩其见解一针见血的时候还频频点头,但是到了最后一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之后,她的表情却僵住了几秒钟,似乎是在等许倩的下文,然而却迟迟没有等到,许倩的评价似乎到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之后便戛然而止。

而川岛美梨最后的表情便停留在了失望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