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摸金少帅 > 第一卷 於越续章 第028章 十二巫祖

摸金少帅 第一卷 於越续章 第028章 十二巫祖

作者:禹陵后裔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9: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祖宗,请恕晚辈愚钝,到现在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执迷不悟,我实在有愧于列祖列宗,我......”

“哎,你用不着自责,是人就都会犯错,更何况,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在错误的起点你还能看到自己的初心,已经算是不错了。”那老头子说道,“我们几个几千年的修行,也未必见得能够勘破其中的真谛。”

“老祖宗,原谅晚辈的唐突,你们究竟是......”我疑惑道。

那老头子笑了笑,说道:“在禹王座下有一位大祭司名叫冉胥,主掌祭祀,但是,在华族中天下巫术的最高掌握者却是我们几个,称为十二巫祖,简单地讲,我们几个就是巫师的鼻祖。”

我吃了一惊,诧异道:“十二巫祖,那这么说来,冉胥还是你们的徒弟喽?”

那老头子摆了摆手,“非也非也,我们几个钻研巫术,他冉胥才是实际使用巫术的人,我们被天下人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被神话,而他冉胥则是那个假托神权,操纵整个世界的人。”

“老祖宗,那你们跟冉胥有过节吗?为什么他一个人在外面?”

那老头子卖了个关子,比了比身边的其他几个人,他们同样是一身白袍,虽然看上去年龄有所差异,但是无论怎么算,在几千岁面前,几十年的差异根本无足轻重。我虽然也觉得纳闷,这十二巫祖跟冉胥只见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虽然是隐约觉得这里边还藏着故事,但是此刻十二巫祖的秘密的求知欲已经完全占据了他的大部分心思,根本没空去仔细想这里面还有什么名堂。

“小子,你当我是什么人?实话告诉你吧,我就是帝江。”那老头子一脸得意地笑道。

然而他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着实令我吓了一跳。这帝江之名,乃是传说中才有的名字,《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注释1)无面,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句芒。”帝江比了比一个头有双髻的巫祖,“他就是后世传说中的木神,也被称为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

传说中句芒乃是少昊的后代,名重,为伏羲臣。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上升起,神树扶桑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也归句芒。句芒在古代极为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它的本来面目是鸟,它鸟身人面,乘两龙,后来竟一点影响也没有了。不过人们可以在祭祀仪式和年画中见到它:它变成了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亦称芒童。

《吕氏春秋·孟春》:“其帝太白皋,其神句芒。”高诱注:“太白皋,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句芒,少白皋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礼记·月令》:“其帝大白皋,其神句芒。”郑玄注曰:“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为木官。”朱熹注曰:“大白皋伏牺,木德之君。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木官之臣。圣神继天立极,先有功德于民,故后王于春祀之。”

句芒打量了我一眼,说道:“你已经获得了世人垂涎的力量,须知这身上的力量不是凭空而来的,你必须慎重地使用它。”

我想要用力地点头,表示自己很重视他的告诫,但是哪知道不管是胳膊还是腿,怎么撑也使不上劲。我不清楚自己的身体到底出现了什么状况,急得全身是汗,莫名其妙的感到一阵发慌,脑中胡思乱想。

“是,是是......我......”我正焦急之间,一个耳垂很长的巫祖买上前一步,说道:“我是蓐收(注释2),也就是所谓的秋神。我们这些人司掌这四季轮转,乾坤变换,在后世看来,我们就像是神灵,但实际上,我们也不过是几个寻常的糟老头子罢了。”

十二巫祖的名字形态,在《山海经》、《淮南子》中皆有一定的记载。但是,这些神灵妖怪虽然在中国神话中有记载,但中国历史中没有这种说法,令人无从查证。蓐收的这一句话,如同一个重要的提示,在警醒我。

我顿时醒悟过来,不需细说,已明白了他的意思,正准备发问,突然一个叫喊声从很远地地方传来,但是我清楚这个空间是“与世隔绝”的,活人禁地,除了我之外,恐怕还没有第二人来过这里,即便是我自己,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属于活人还是死人。

或许,只是带着前世的意识的死人也说不定。

“琪姐?”那声音钻入我的耳膜里,使我立即陷入无边黑暗中的恐慌与无助,要是姒玮琪也走了进来,万一出不去......

“可是,要到这里需要经过三道考验,最后还得冉胥允许方能进入,莫非琪姐也通过了全部的考验,这么一来,她岂不是也和我一样长生不老了?”想到这里精神也为之一振。

这些念头在脑中一闪而过,而身体并未因为这些纷乱的想法停止行动,我急急忙忙地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赶去,但很快就意识到这声音似乎不是来自于一个方向,而像是一阵风,来自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看来你的朋友到了。”一个口中衔着“火精”(注释5)的巫师说道。

“我来介绍一下吧,这位就是世人所说的烛龙。”

“烛九阴?”我发出一声惊叹。

“正是。”

“你的朋友很担心你。”

“老祖宗,她在哪里,会不会有危险?”我着急道。

“你放心吧,这里虽然是活人禁地,但不是地狱黄泉,来到这里的人,都是被选择的人,你们俩都是幸运的,肯让冉胥连续放行两个的人,想必一定是非常了不起的人。”

我本来想沾沾自喜地夸耀一番,但是转念一想,这眼前的人都是何许人也,即便是姒玮琪再优秀,在他们眼中又能如何呢,于是便收敛了起来,谦虚道:“在各位老祖宗面前,她只能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晚辈,没有给咱们禹陵丢脸。”

这时候,便看到外面围着的人纷纷让开了一条道出来,我循着视线看去,只见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他只看了一眼,便笑了起来,但没有说话。

“琪姐?”我心里忐忑不安,很仿徨,手紧紧捏成拳头,手心里全是一手的汗。

“林坤?”姒玮琪在不远处看到了我,同样是无比疑惑。

“琪姐!”我呼唤了一声。

“林坤,你没事吧?”

确认是我之后,姒玮琪急急忙忙地冲了过来,我看着她紧张的模样,笑道:“就算是遇到更危险情况的时候,都没见你紧张成这模样,放心我没事的!”

“真没事儿?”

我安慰的话让姒玮琪心里多少释怀了一点,但紧张感依旧还在。

“好了,既然你们已经重逢了,我们也就不兜圈子了。”说话的那个人是强良,他虎首人身,手上拿着两条黄蛇,《山海经》中描述他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又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曰强良。”

《山海经》中记载的这位“强良”,在印地安古神话中也隐约可见。印地安人最尊崇的老一辈众神中为首的有三人,其中之一名叫“沃拉冈”。其与“强良”在读音和年代上都十分接近,同是两个最为古老的大神,又都居住在白令海峡两岸,这两个名字之间应该有某种渊源。

“林坤,他们是......”姒玮琪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人,自然充满忌惮。

“琪姐,说起来这些人可都是咱们的老祖宗,正儿八经的老祖宗呢!”我笑道,“十二巫祖,你听说过吗?”

“巫祖?”姒玮琪的脸上明显有诧异之色,当她准备行礼的时候,却被奢比尸(注释6)给拦下了。

这个奢比尸我已经打过一次照面了,当年在魙墓之中,就是遇到了奢比女尸,虽然侥幸得脱,但其中经历还是如芒在背,令人后怕。

“免了。冉胥虽然放你们进来,但是你们也不能在这里久待,时间宝贵,我们长话短说吧。”奢比尸比了比身边的另一位巫师,“我们几个人留在这里,除了保守禹王的秘密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

“更重要的一点?”听到这话,姒玮琪和我自然汗毛倒竖起来,精神为之一振。

“天吴你来说吧?”奢比尸对旁边的巫师说道。

天吴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水伯,它人面虎身,这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吴人以狩猎为生,而“虎为百臂之王”,因此,吴人崇拜一种似虎的动物,这种古动物可能在先秦时变得稀少而绝迹了。《山海经》记载:“陆吴,八首八面,虎身,八足八尾,系青黄色,吐云雾,司水。”说的就是这天吴是古代的一个水伯,前面都是对它模样的一个形容,是一个怪物一样的神仙。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在“上工下虫”“上工下虫”北两水间。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

“你倒是干脆,要我说也可以,但是你们俩要听清楚了。”天吴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之所以在这里避居不出,除了不愿秘密出世,不愿被后世讨饶之外,其实是预料到后世浩劫在所难免,人性已经从牢笼中破壳而出,被尘世玷染,乌烟瘴气。社稷倾覆那还是小事,灭种才是大事,所以说,其实我们这几个人是几颗种子,待到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再来延续生命,繁衍生息。”

“但是,你也看到了。”接过话茬的人是弇兹(注释7),汉族神话中西方之神,“我们这十二人之中只有两个女人,要想承担起繁衍生息的使命是非常困难的。”

“即便是外面这些族人,男女老少加在一起,恐怕也很难做到。”另一个巫师补充道。

“玄冥(注释8)说得对,光靠我和弇兹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外面留下新的种子。”说话的是后土皇地祇(注释9),又称厚土娘娘。源于母系社会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御六御”中的第四位天帝,她掌阴阳,滋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我听完他们的话,不由得心中一喜,对姒玮琪轻声说道:“琪姐,你听,他们是在撮合我们呢!这传宗接代的重要使命可就落在你我的头上了。”

姒玮琪立即狠狠地瞪了我一眼,骂道:“没羞没臊的,小心我撕烂你的嘴,看你还敢不敢胡说八道!”

1、浑敦:即浑沌,浑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繁体的“鸟”与“焉”写法相近,传抄中可能有差错,但都讲得通。显然,这里“浑敦”指太阳。即原意为:像太阳一样平坦浑圆,耳目口鼻都没有,但却懂得歌舞。

2、蓐收:秋神,左耳有蛇,乘两条龙。是为白帝少昊的辅佐神,有人说蓐收为白帝之子。还有说它是古代传说中的西方神名,司秋。《淮南子·天文训》载“蓐收民曲尺掌管秋天……”也就是说它分管的主要是秋收科藏的事,所以望河楼前有“蓐收之府”牌坊。少昊与蓐收,既是血亲又是君臣,故两座牌坊同时在西岳庙出现。《山海经》又说∶“蓐收住在泑山”。这山南面多美玉,北面多雄黄。在山上可以望见西边太阳落下的地方,那时的光气也是圆的。管太阳下去的神叫红光,据说这就是蓐收。

3、共工:水神。蟒头人身,踏黑龙,缠青蛇;善操纵洪荒水势,号称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国古代奇书《山海经》中记载,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没有成功而愤怒的撞向天柱不周之山。

与驩兜、三苗、鲧并称“四凶”,被尧流放于幽州。《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又《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4、祝融:本名重黎,中国上古神话人物,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古时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的三皇之一。据山海经记载,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尽头,是它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另一说祝融为颛顼帝孙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黄帝赐它姓“祝融氏”。祝融氏是西皇所在的氏族,祝融氏即西皇氏。祝融氏是一个古老的氏族,融是荧火虫,像星星一样闪光,在黑夜里明亮;祝是祭祀,祭火,祭光明,祭祀天帝。

5、烛九阴:人面龙身,口中衔着“火精”。( 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楚辞·天问》:“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又《大招》:“北有寒山,烛龙赦只。”《淮南子·地形训》:“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大荒北经》:“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

6、奢比尸:《海外东经》记载:“奢比尸国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或称“奢比”,半人半兽的怪物,《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它是神,长着人的头颅和野兽的身体,一对大耳朵上戴着两条青蛇,名字叫奢比尸。《山海经·海外东经》肯定了这种描述,并且提到奢比之尸或者就是肝榆之尸。善用毒,还可以改变天气,所以还是天气之神。地下考古表明奢比尸国很有可能在连云区。该区域的考古文化以龙山文化藤花落遗址为代表。藤花落遗址位于连云港市中云办事处西诸朝村南部,在南云台山和北云台山的谷地冲积平原上,海拔高度6~7米,为距今 4500—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

7、弇兹:即今兖州,今市西30里有山名嵫山,大概因有奄国在附近,所以嵫山又名崦嵫山、奄山,为神话中日之所入。其上有神称弇兹,《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海崤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兹。”西海即古之大野泽,在嵫山之西。黄帝谕弇兹为西海神,被称为中华老祖母,是“风”姓始祖。上古氏族名:“天皇燧人拿兹氏”。

8、玄冥:汉族神话体系中玄冥被认为是人面鸟身,两边的耳朵上各悬一条青蛇,脚踏两条青蛇(亦有说法其坐骑为一条双头龙),形象颇为怪异。据说禺强的风能够传播瘟疫,所到之处,寸草无生。《左传·昭公十八年》:“禳火于玄冥、回禄。”汉张衡《思玄赋》:“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9、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简称“后土”,俗称“后土娘娘”。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