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元世界:异度空间 > 131.论文4

元世界:异度空间 131.论文4

作者:沈懋仪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1: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批评认为,在阅读一个文本之时,不能仅局限于一种理解方式,而要聪明的从两个维度来诠释,第一,要理解其文中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即写进文字的东西,而另外的一个,则是被作家忽略的在外在的东西。任何阅读都不允许一般化,阅读时,必须将其置于后殖民理论的视域之中,我所分析的《鲁滨逊漂流记》,正是将作品和帝国主义的大背景有机的结合起来,展现了其帝国主义意识形态中政治无意识的部分表现,体现了一种文化与帝国主义“共谋”的理念。“故事是殖民探险者和小说家讲述遥远国度的核心内容,它成为殖民地人民用来确认自己身份和自己历史存在的方式。”[9]《鲁滨逊漂流记》展现了宗主从建立、变化、统领到回归的整个过程。这种置于殖民文化视域的批评方法,有力而简明。

赛义德的后殖民理论作品文本批评方法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样式, 赛义德对于文本加以历史文化的透视使纯文学的研究得以拓展。赛义德的后殖民理论和文化批评方式可以为中国学界提供思想和方的双重资源, 研究赛义德的“ 对位阅读”批评方法, 不仅对于透彻理解他的后殖民理论有所助益, 而且对于我们的文学批评方法的丰富发展也有诸多启示。[10]

参考文献在暴风骤雨中的呼喊与坠堕——论卫慧《上海宝贝》的女性 主义欲望抒写

摘要:“70年代后”女作家一改上世纪末林白、陈染身体写作中对于男权文化的疏离和排斥,在呼喊自身欲望情怀的基调下,使男性形象再次活跃于文本之中。卫慧是其中一员。论文将从其小说《上海宝贝》入手,读解其文本抒写的功与过,通过狂欢者的迷失、欲望的悬崖与男权的颠覆两个部分,从其女性主义情怀的书写角度,探析其《上海宝贝》的文本态度和得失。

关键词:卫慧 《上海宝贝》 欲望抒写 文学市场化 狂欢与迷失

“那些温暖的身体,在一起闪光,肌肤颤抖,在快乐里,那灵魂,快乐地来到眼前。”[1]70年代后的女作家,大部分的创作实践是具有实验性和开拓性的,但是这句诗句却更好的证明了,这些作家将肉体的控制地位,托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类似于笃信精神分析中性驱动力的驱使,抑或如卫慧所言,信奉亨利米勒xxx至上的人性书写。总的来说,卫慧这类的作家,当然承认灵魂的爱,但是她们奉仰肉体将灵魂吞噬,灵魂是附着在肉体之上,并受肉体支配的,这与林白、陈染等作家对于肉体xxx的沉痛反思背道而驰,一种灵魂驾驭身体的文学创作理念,早已一去不复返。

糊里糊涂的,我们坐上了船,开走了,一些文字,一些梦想,一些程度,我不是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