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抗战之小军医 > 233.谈判

抗战之小军医 233.谈判

作者:Dr陈0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守竞楞了楞,随后失笑,“自战事爆发,大多数的钱财,都用于购买装备了,这机械厂的筹建,到现在为止,上面并没有拨多少经费。”

陈修点点头,“说实话,我很佩服王先生。于这般国家形势下,依旧能够坚持。”

“我也很佩服小兄弟你啊。”王守竞笑笑,他好像只比陈修大了十岁左右。

“我此前说要发展航空航海,并非作假!”陈修认真的开口,“若是王先生愿意屈就,每个月两百万元的经费,一年,便是两千四百万。”

“嘶!”王守竞瞪大了眼睛,正因为筹建过工厂,王守竞才清楚,这些钱到底有多难,“一年两千多万,足够小兄弟一家好好生活好几辈子了!”

“不错!可国土沦丧,为何?还不是因为我等技艺落后?”陈修摇摇头,“啃别人啃过的冷馒头,就只能永远当一个可怜的乞丐。中国,必须要靠自己研发出战机、战舰以及真正的武器!”

王守竞眯起了眼睛,这句话,倒是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中国确实落后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现在他们也还在吃其他国家早已经不要的技术……就好像,一个可怜的乞丐,“你如何保证一个月两百万资金?”

“我留坝县基地,每个月武器交易、药品交易、农产品交易以及商税,足够这个数!”

“商税?”王守竞疑惑,“你一个基地,有收税的权力?”

“不算商税,算是,给商户们一个经营产所,算是房租。”陈修想了想自己基地这边,那些商户要在基地里做生意,要收一个摊位费,最近,这摊位费倒是越收越多了。

“农产品又是怎么回事?”

“基地那边,搞了个大棚蔬菜,冬日的时候,会产出新鲜的蔬菜,收入不错。”

王守竞看了看陈修,“要么,你来中央机器厂,管机器厂的钱袋子吧……”

陈修笑了,“王先生,我是来挖墙脚的,不是让您挖我的墙脚的。”

“哈哈哈!”王守竞失笑,“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陈修也无奈的笑笑,他是佩服这么一群人,但也希望,这机器厂能有作为。在真正历史上,这个机器厂的产品,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实不相瞒。在下从德国人手中购得过机床……而且,留坝县基地现在具有生产各式生产线的能力,在下不缺资金,只是缺少像王先生这般能够带头的人。”

“而且,我希望,能够做出真正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技术!”陈修一脸认真,看向王守竞,“别人的技术再好,那还是别人的。自己的技术再难做,也是自己的孩子!”

王守竞沉默,沉默半晌,“如果我早些遇到你,我肯定会和你一起干,但是现在,眼看中央机器厂建成在即,它就是我的孩子一般,我不可能丢下它。”

陈修叹气,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的操守与风骨,有着中国人独特的特色,那就是坚持,“王先生。”

一时之间,陈修也不知道再说些什么,随后失笑,而后是有些自嘲,“终归,是我留坝县基地庙小了些。”

“并非如此。”王守竞摇摇头,“事实上,我很动心。我很佩服你这个小伙子。但,中央机器厂,是国家的。它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筹建的事情,也都已经差不多了,再有几个月,它就会诞生。我不会舍得这个时候离开。”

陈修点点头,“我明白,厂址,选建了吗?”

“已经选好了,准备过几日,就要开始动工了。”

“还未动工吗?”陈修忽然开口,他好像,找到了突破点。

“是,还未动工。”王守竞点点头。

“王先生你这机器厂还有几日动工?”

“三日。”王守竞忽然有了一个想法。

而陈修,同样也是如此,两人相视一笑。

“王先生且等我三日,我去请示上级。”

“好。”

于是,陈修又借用了这边的电报,往上级发报。

……

戴笠收到电报,面色古怪,又只好将这电报递给自家校长,“校长,陈修那小子的电报。”

“他不是应该去云南了吗?”

“是。但……您看看吧。”

蒋委员长接过,看起来,而后也是面色古怪,“他这是想把所有人都挖走啊!”

“是。”

蒋委员长沉吟了一番,“也罢,随他。自战事开始,中央对机器厂的投资已经越来越少,既然他愿意出钱,那就随他吧。但有一点,这机器厂,该是中央的,还是中央的。”

“学生明白。”

……

陈修自然明白官场上的弯弯绕绕,看着回电,也理解。但事实上,到时候这机器厂只是一个技术部门,只等他们角逐而出,就可以了。

“王先生,上峰同意了。”

王守竞面色古怪,倒是也没有想到,陈修在上边儿分量这么重,“既然如此,我通知下边儿的人一声,那之后,就要劳烦小兄弟了。”

“不劳烦,不劳烦。”陈修哈哈大笑,既然厂子还没建,那就把所有人都翘过去,当然,厂子还是叫中央机器厂,投资的事情,陈修会和相关的人商量股份。

这样一来,也算是两全其美。

这些东西,陈修总觉得要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他才安心。

而且,他是真的希望,能研制出中国自己的飞机和战舰,以及,核武。

有些东西,必须是真正自己研发出来,不靠他人,才能够变成自己的。

在后世,中国的歼-10战机大名鼎鼎,但它的发展可谓曲曲折折。80年代,中国代表团前往苏联考察、访问,那个时候苏-27战斗机给中国空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言要苏-27,更多的苏-27!

可那个时候,领导也说了,苏-27再好,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歼-10无论如何,再困难,也必须搞下去。

于是,终于有了中国人自己的战斗机!

道理相同。

陈修觉得,后世这些科学家们努力了一辈子,就为了争这一口气,既然他来了,为什么不可以提早开始!

为什么不能现在奋起直追!

为什么非要等欧美给自己残羹冷炙,才觉察自己的技术的重要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