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抗战之小军医 > 231.民国时期的机电(二)

抗战之小军医 231.民国时期的机电(二)

作者:Dr陈0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了陈义夫的话,陈修叹口气,是啊,他这里庙小。政府成立的机电厂,招收了各方面的人才,哪怕如今资金不断减少,可依旧有人为之不断努力。

最为主要的,中央机电厂是有大佬牵头的。

陈修继续揉揉眉心,他这里的,终归是庙小了些。

“此前你上过电报,希望国民政府给你引荐人才。”陈义夫摸着胡须,笑笑。

“是。”陈修点头。

“事实上,人才不少,但,你现在是没有出动能够打动他们的筹码,你明白为父的意思了吗?”陈义夫笑得像只老狐狸,一开始,他就觉得陈修的跨步太大,容易拖垮整个基地,但是过了这几个月,别说步子了,根本连人都没有几个,陈义夫也就不忍心看陈修这么着急下去了。

“爹,你的意思啊……”陈修睁大了眼睛,他没人,但是政府有人啊!他可以和国民政府买人啊!陈修觉得,自己也想得太棒了!

就算来不了领头羊,多几个人也是好的。

“嗯。”陈义夫笑着点点头,“几个月下来,基地的药品收入、武器装备收入、农产品收入,账面上的钱不少,你若是想拿去花销,就拿去吧。”

陈修点点头,这会儿他是知道了陈义夫的意思,我既然请你引荐,没有人当真,那我就出钱请你引荐!总行了吧!

这会儿总有人当真了吧!

“这是账本!”陈义夫拿过一个本子,“你看看,心里可以有个底!”

陈修接过,快速的看了起来,基地账面上如今现金都有两百余万,其他的,支出,大多都是工人的费用以及各项材料的费用。

铁矿以及煤炭等各种支出也在逐月增加,人工费也在逐月增加,收入同样也是如此。

说白了,基地正在稳健的向前发展,只要不遭受灭顶之灾。

即便真的遭受灭顶之灾,以陈修现在撒出去的网,想要提前知道,应该是可以的。到时候带着设备和人员转移……重新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了不起重新来过。

放下账本,陈修呼出一口气,“爹,我知道了,账面上的钱我会留下50万,其余的,我会拿出来用于付出筹码,当然,如果他们需要的是装备或者设备,更合我意。”

“去吧。”陈义夫笑笑,挥挥手。

陈修站起身,就打算往韩天虎那边去。

自从军统这边派人来,陈修对基地的防卫还是稍稍上了心,但确实,也更能让他安心,至少,军统比日本人要信得过。

“咦,克己?你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韩天虎看了看陈修,笑笑。

“天虎兄弟!”陈修也笑着回答,“今日过来,是有事相求。”

“哦?”韩天虎是比较疑惑的,在他看来,留坝县基地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势力了,但这势力也没有掺和国共双方的事情,而是不断的为抗战做着贡献。

武器低价卖给前线的部队,包括迫击炮野战炮等等。还有药品。

“是这样。”陈修走了几步,开口,“此前我不是说,要招人,发展国产的工业马?包括动力学的,航空的,以及航海方面的……”

韩天虎点点头,这事儿他清楚。

“但两个月下来,并没有太多的人。”陈修苦笑,“别说一个几个方向了,连一个方向我都搭不起架子来。”

韩天虎也是无奈,“确实很难。”

“此前也让上峰那边帮忙引荐,但到现在为止,一个人都没有。”陈修叹口气,“我知道中央在前几年成立过机电厂……”

韩天虎瞪大了眼睛,“克己,你打机电厂的主意啊?”

“不是打主意,是希望能够支援留坝县基地一番。要多地开花,或许才会有收获啊!不是吗?”陈修笑笑,“当然,我是希望上峰能够调机电厂的人才过来,当然,我也不会让政府吃亏,条件,只要合适,随便提。”

“嘶!”韩天虎听懂了,陈修要买人!买人才!你们不引荐是吧,那我花钱!沉吟了一番,“克己,此事我只能上报,至于后续如何……我不敢保证。”

“麻烦天虎兄了。”

“嗯。”韩天虎随即转身进了屋子。

陈修松口气,他想,至少他把这个意愿报上去,应该还是有人愿意来与他谈的。

……

戴笠看着手里的电报,微微皱眉,这分明是要买人啊!叹口气,这陈修,也是真不消停。才过了年,日本人刚打了南昌,南昌的沦陷让委员长很震怒,命令务必将南昌夺回。

现在去报这件事儿……

揉揉眉心,戴笠还是拿着电报站起身,走了出去。

……

“校长,留坝县基地有电报来。”戴笠看向坐在椅子上的那位男子,开口。

“哦?是有什么事吗?还是遭到攻击了?”蒋委员长皱眉,接过电报,看了起来,面色精彩,“这小子,终究是不肯放弃啊!”

“现在看来,是这样的。”

“机电厂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我记得,王守竞应该弄出了好一些东西了?”

“是。”戴笠点点头,“但如今战争时期,经费也实在紧张……”

蒋委员长眉头皱得越发的深,手指敲击着桌子,“这样,让那小子自己去王守竞那边一趟,如果他能说得动那些人挪窝,再来和我谈条件。这些可都是国家的人才,我可不敢触这个霉头哦!”

戴笠失笑,于是点点头,“是,学生这就回报。”

“嗯。”

……

于是,陈修收到电报的时候愣住了,自己过去一趟?

亲自和那些前辈大佬说话!

天!

陈修觉得,有些惊喜!那些是什么人呢?

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为了国家贡献过的科学家啊!

等等!机电厂!这会儿应该在哪儿?

“九一八”事变之后,国民政府加强资源调查并筹划重工业建设。资源委员会与航空委员会于1936年9月开始筹建机器制造厂,11月成立以王守竞为主任委员的筹委会,着手在湖南湘潭建厂,计划陆续建设飞机发动机、原动机、工具机、汽车等分厂,战时还可以制造坦克。抗战爆发后,航空委员会单独筹建飞机发动机制造厂,资源委员会则将机器厂改建在云南,1939年9月中央机器厂在昆明黑龙潭正式成立。

也就是说,这会儿,还只是一个委员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