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阴阳赊刀人 > 第二百七十三章:星图归位

阴阳赊刀人 第二百七十三章:星图归位

作者:为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7: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古以来术士们与天地交流,都离不开法场。

法场实际上就是一个纯净的地方,不仅需要打扫干净,而且摆放祭品和一些法器都必须严格的按照一定要求来,这样才能表现对神灵的尊敬,法师的祈祷才能有作用。

然而千百年来的发展,法师们已经不单单满足于向天地借力量,而是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来利用天地,甚至欺瞒天地。

回龙卧巉就是这么一个法场,通过高山与高山之间的位置,布下一个可以欺瞒天地的法场,也就是所谓老天爷都看不见管不着的地方。

天山上的石佛并不是什么信仰佛教,而是一种假象。让老天误以为这已经到了天际,来到了西方极乐的地盘,再往前走就是佛国了。

虽然佛教兴盛于东汉,但事实上秦时就已经有佛家文化的流入,并且还与我们本土道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天地人体系。

头顶上是荧惑守心,这身前又是一块天外陨石,眼看着洞窟越来越诡异,我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对师父说道,“师父,我们又不是学考古的,这些玩意儿我们暂时就不要研究了。我们还是想想到底应该怎么出去吧?”

怡安开口道,“既然这里是秦始皇的行宫,那肯定有入口有出口。只不过始皇帝死在半路上,所以按照秦国法律才让这些修筑行宫的兵匠跟着陪葬。不对啊,张师傅你说这行宫里会不会有始皇帝的尸首?”

怡安这么一说师父的眼睛就亮了起来。当初我就听元宝叔说过,师父年轻的时候偷摸地进过秦皇陵,但出来之后却是大失所望,说什么天下人都被骗了。

史书上说秦国是虎狼之国,而春秋战国时期几乎贵族都有让人殉葬的陪葬的习俗,偏偏在秦皇陵一个陪葬的都没有找到,全都是些兵马俑。

那些历史学家这个时候跳出来说,那是因为秦始皇已经深刻理解到了法家的精髓,把人命看得比较重要,因此废除了殉葬制度,改用这些兵马俑来陪着自己。

这个说法乍一听之下好像还有点道理,但是仔细一想又经不起推敲。

想秦国为了修万里长城当时死了多少人,想始皇帝当初发现这块天外陨石的时候下令将陨石周围所有的人家全都给杀了,没有任何缘由的就直接杀了。

如果那时的秦始皇真的懂得人命的珍贵,那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而这个阳宅玄宫我们一进门就看见了这么多的白骨,这些还都只是兵匠的。要是我们继续往里走,说不定还真有殉葬坑,而死于巡猎途中的秦始皇最终有可能真的是安葬在这里的。

有了这个推测,不要说师父,连我都开始兴奋起来,有点将生死抛诸脑后了。

要是我张玄清能发现秦始皇真正所在,那我的名字岂不是直接就被载入史册了?

师父也很激动,这个时候他也不去管什么荧惑守心之类的玩意儿了,早点找到下一个出口才是要紧的。

要不怎么说人做事情就是要有动力才行呢。有了动力之后的师父用了五分钟不到就看出了头顶上的星星不对劲。

这荧惑守心的星图虽然做的逼真,看起来也像那么回事,但实际上用手指这么一比对,就会发现荧惑的位置有些偏,再往前一点根本就不是荧惑守心,而变成荧惑入心了。

古时候的人虽然没有天文望远镜,但这种绘制星图的基本常识还是有的,不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师父指着那颗淡红色的荧惑对我说道,“玄清你上去,看看能不能把这荧惑的位置给摆正。”

“啊?又是我?”

我真觉得师父吩咐起事情来是不考虑客观条件的。这洞窟顶部离我至少有四米高,我又不是跳蚤,怎么可能够得到这什么狗屁荧惑。

还是郑三燕的眼睛尖,她伸手指了指兵匠雕像的头顶,“你看他的头顶上是不是有一根暗线。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根暗线应该就是用来调整星位用的。”

郑三燕说的那根什么暗线一开始我是没看清楚的,但是等我走到兵匠雕像下面时抬头再一看,这才发现的确有一根和钢丝绳差不多粗细的黑线直挺挺地从雕像头上的发髻穿过。

从乾坤袋里拿出一块牛皮包在手上,我爬上去一把抓住这暗线,这才发现这条线比我想的还要结实,支撑一个人的重量一点问题都没有。

最重要的是这暗线离洞窟顶部特别近,只要我一个引体向上挂在暗线上,基本上双手就能触碰到洞窟顶部,调整荧惑守心的位置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根据师父的指示,我双手交替抓着暗线前进,没一会儿就来到了星图的正下方。

站在下面看的时候整个光都是散开的,好像中间隔了一层雾,真有一种看星星的感觉。但是现在距离一近,我这才发现头顶上的哪里是什么星星,根本就是一大颗会发光的珠子,只不过这光芒是红色的而已。

最为神奇的是这些珠子与珠子之间都有凹槽,有点像星图上的星轨。我用手轻轻去碰了荧惑珠一下,这珠子里红色的光芒顿时就弱了几分,就好像随时都要熄灭了一样。

这一变化让站在下面的师父着急地直跳脚,气急败坏地对我吼道,“你个蠢货!谁让你直接用手去碰的!你手上有生气不知道吗!”

师父这么一提醒我才想起来,这活人的身上是有生气的。而很多奇珍异宝都是天生地养,人一碰往往就不灵了。

就好像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和氏璧,在流落民间的那段时间,整块玉根本就散发不出好玉的品质,普通人拿着反而就像是一块最为普通品质最差的石玉一样。

据说那慧眼识玉的商人发现和氏璧的时候,这和氏璧还被那户农夫当作马槽的槽石。当时商人出很少的价钱就把整个马厩买来了,派人将和氏璧仔细清洗交由贵族女子温养,这才慢慢地展现出了好玉的品质。

再后来这和氏璧被赵国送给秦国以示交好诚意,秦王当时虽非天下之主,但可以说是七国之中最有王者气象的帝王。因此时常被秦王抱着睡的和氏璧,在过了一段时间后竟然连玉璧身上自身的瑕疵都没有了。

我不是秦王,顶多算是一介屁民。因此我刚才用手去碰荧惑珠的时候,差一点这荧惑珠里面的红光就消失了。

我虽然不知道这红光消失会不会影响我们离开这里,但这珠子终归是一件奇珍异宝,就这样被我废掉也怪可惜的。

我从乾坤袋里拿出一双黑牛皮手套,戴上手套后小心翼翼地又去碰荧惑珠。

这一次荧惑珠里面的红光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慢慢地恢复了一些。

站在下面的师父这才长舒一口气,让我按照荧惑守心的位置慢慢移动,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说来也奇怪,这荧惑珠这么大一颗,珠子上面又没有什么东西固定着,但就和有磁力一样紧紧地贴在顶上不会掉下来。

一开始我还很小心,担心将荧惑珠弄开本来的位置它就会往下掉。但是很快我发现,我其实只需要手指稍微带一点力,这荧惑珠就会跟着星轨慢慢地移动。

咔吧。

将荧惑摆在应有的位置,现在就是正儿八经的荧惑守心了。

就像是触动了什么机关,东面的一道暗门缓缓地打开了。

还没等我高兴,无数的箭矢从暗门里射出来,直奔萧九九她们而去。

好在萧九九她们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知道在这种大墓里处处都是机关,不是生路就是死路。

在箭矢射出来的一瞬间,萧九九和师父他们就躲到了陨石的后面,郑三燕更是几个纵身就跳到了兵匠雕像后面,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箭矢三横三纵地射出,几乎将整个洞穴的方位都给笼罩到了。

“我靠,这么狠。”

箭矢射完,暗门还并没有关上,而是从里面飘出了一股墨绿色的烟雾。

这烟雾不用说也知道不会是什么提神氧气之类的玩意儿,肯定是有剧毒的。

箭还能躲,但这毒气怎么躲?

更让我觉得大跌眼镜的还是这些毒气一碰到箭头,箭头就会像烙铁一样变得通红。随后箭矢插中的地方就会慢慢的融化,变成一个小坑,小坑再变成大坑,不一会儿整个洞窟就变得面目全非了。

眼看生死就在一瞬间,师父一拍脑袋反应了过来,“玛德,我怎么这么笨。这里既然是秦始皇的行宫,他肯定不希望出现荧惑守心。这荧惑不应该回到守心位,而是应该离开心位才对!”

师父这话也把我给点醒了,因此我二话不说赶紧移动荧惑珠,让它回到它本来应该在的地方去。

又是咔吧一声轻响,墨绿色的烟雾顿时没有再往外冒了,南北两面墙出现许多小孔洞,就和抽烟机一样,所有的毒气都顺着那些小孔洞慢慢地消失。

没有了毒气的加持,那些通红的箭头也逐渐恢复了正常,一切归于平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