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重生后我的福气涨爆了 > 第32章 我给你们说说

重生后我的福气涨爆了 第32章 我给你们说说

作者:沙玛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6:1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啪!”

一声响,二蛋妈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大腿上,唤回众人的注意力。

“李家闺女,你不要骗人了,高丰收那小子要是学习的人,俺家二蛋以后就是当大官的料!”

她一点儿也不信高丰收会学习,振振有词道:“学习又什么用,一不能吃二不能喝的,还耽误干活,大家伙说说,就高老太那精明的样,能让自己孙子去偷懒。”

学习就是偷懒,这是她的想法,也是很多村民的想法。

村里没有任何学习的氛围,连一所村小都没有,也就前几年上面要求办扫盲班,扫了大半年上面管得不严了,扫盲班就消失了。

在村里人的认知里,学习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甚至是一个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

周珩听了众村民们的想法,惊愕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很受震撼,心里很不是滋味。

李老头扯着脖子辩解:“你个瞎眼的婆娘,真是没见识,高老太为了让高丰收到我家学习,还送了一篮子蔬菜呢,满满一篮子,不信你去问。”

“别说是高丰收了,俺家蜜枣儿也学习呢,可比你有文化。”

“石柱子家的宝玲和狗蛋也跟着知青们学习呢,你觉得石柱子不如你知道的多吗?”

听说李石柱家闺女儿子也在跟着知青学习,众人收回之前的鄙夷,疑惑地看向李石柱。

为什么?

难不成那几个知青有什么门道?

他们的关注点没转移到该转移的地方,反而转移到了知青的身上,觉得肯定是知青们能给好处。

李石柱这时候只好站出来,“二蛋妈,你别瞎咧咧冤枉明月了,明月说的都是真话,高丰收是跟着知青们学了几天,这事儿等高家回来了,一问就知道。”

然后他开始和稀泥、做最后的发言,催大家散了吧。

“行了,大家没啥事就都回吧,我说一句:明月不是小偷,大人回去好好跟娃子们说一说,都是误会。”

他要赶人,很多人却不走。

之前替李明月澄清的那个老太太问大队长:“石柱队长,你为啥要让你家闺女小子去知青那里学着啊?是不是知青们有啥门道,有好事你可别自己独吞,给大家伙吱一声。”

一听‘好事’二字,哗啦啦很多人站住了,你一言我一语想弄清楚好事是啥。

李石柱那个气啊,合着在村民眼里他就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啊!

“收起你们那些小心思,俺家宝玲和狗蛋去学习,不仅仅送了蔬菜,还送了一罐子煤油灯,好处是有,那就是能从知青们那里学到知识,至于你们认为的别的好处,我不知道!”

有人问:“学到知识有啥好处?”

周珩听不下去了,他深吸一口气,站了出来。

“队长,我来跟大家说几句吧。”

李石柱一看是周珩这个稳重的青年,正要点头同意,就被李明月的大喊给打断。

“支持周珩同志讲话,周珩同志最棒!”

周珩是气运大佬,是李明月要想方设法刷好感、抱大腿的对象,见此机会,她自然要拍一把马屁,蹭一波运气。

且人家站出来肯定是为了撑她和爷爷的,别人没表示,她得把氛围炒起来。

众人:“......”

李老头:“......”

李石柱:“......”

周珩:“......”

李明月见气氛突然安静,于是又加了一句:“周珩同志很厉害的,他讲的肯定错不了,大家鼓掌欢迎。”

掌声自然是没有的,大家瞅她如傻子。

脸皮之厚如李老头都觉得有点儿无法直视,他默默往旁边挪了两步。

李石柱咳咳两声,“好了,那大家就听一听周珩同志咋说。”

周珩环视一遍四周,在大家的注视里,他蹭蹭爬上旁边的一棵枯树,站在一个大树杈中间,高高在上的俯视众人。

“我就是一名知青,现在借住在李大爷家。”

“有人说学习没用,我想跟大家掰扯掰扯学习到底有没有用。”

刚刚听村民们一席言论,石背村的偏僻落后封闭再次刷新他的认知,也让他堵得难受。

“我先告诉大家我的看法,学习有用,学习很有用,学习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话音一落,众人哂笑起来,有人嗡嗡嗡地说起话来,觉得周珩在瞎说。

李明月见此情景,觉得这些人真是不知珍惜,能听999一番话多难得啊。

你以为999到处都有吗?

从她重生那一刻起,到目前为止,她也就见了这么一个活生生的999,且村里的人能显示出正气运值的人不超过两个,且气运值差999一个长城的距离。

不是有句话叫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吗。

周珩的话不仅会让你们打通任督二脉,还会让你们的气运值增加呢。

从周珩站出来到现在,不过三句话,她和爷爷已经各自增加了一分的气运值,这大概就是气运大佬的普照吧。

于是她又举起拳头大喊了一句:“说得好!”

众人:“......”说啥了就说得好,他们咋没听出来呢。

李石柱无奈道:“明月,别捣乱。”

李老头眨巴一下浑浊的眼睛,表示他啥也没听到。

周珩往李明月那里看了一眼,继续说话:“我先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大家听一听再想想学习到底有没有用。”

他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说。

“现在国家到处搞建设,城里的工厂、单位越来越多,用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很有可能就会来咱们村招工。”

“招工的时候,如果有两个小伙子,一个有文化,一个没文化,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人家肯定要有文化的那个。”

“我听说咱们村的赵文生,当初能去城里上班就是因为他有文化。”

可不就是么,这倒是真的,大家默默点头认同。

李明月暗暗加一句:赵文生那个狗能被招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会舔!

不过这个就不说出来了,那样会拆999的台。

她又大喊一句,支持周珩,“没错,我们村现在不少大姑娘都想嫁赵文生那个狗!”

众人抽抽,之前李老头到赵家闹不就是为这事儿么。

不过听了周珩说的这件事,众人表情意动,赵文生可不就是小学毕业么。

别看大家不怎么看得上赵家的为人,不过很多都羡慕赵家有个在城里工作的赵文生,也的确有不少大姑娘想嫁给赵文生去城里过呢。

周珩又说:“除了招工,还有参军入伍也一样,有文化更有优势。”

“我问问大家,若是你们家有个姑娘要结婚了,你们是愿意选择有文化有知识的,有可能去当兵去城里上班的小伙子呢,还是愿意选择一辈子在村里种地的文盲?”

那自然是前者了,众人想也不想就用脚选择了。

“你如果想当干部,有文化有知识就是必须的条件,谁的文化高谁当干部的可能性就更高。”

“有人说种地不需要文化,那不对。”

“你种地要买化肥吧,化肥也有很多种,起的作用也不一样,你要是不认识字,就有可能买错了,甚至买不到,或者买贵了。”

“现在国家其他地方种地都有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磨麦子有磨面机,要操作这些机器也都需要你有文化。”

“不然同样种地,可能别人一亩地能收三百斤,而没文化的人则可能收五十斤。”

有人听到一亩地收三百斤深吸一口气。

“学习的越多,懂得会越多,以后的机会会越多,以后也会过得越好。”

“所以,如果大家想要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能走出咱们这村,到大城市去,那就抓住一切能读书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吧。”

周珩都是拿村民们身边的事情来说的,大家一听就明白,很是受震动。

当周珩说完了半晌,大家还沉浸在他刚刚说的那些事理,仔细琢磨着、诧异着、恍然大悟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