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第一少内 >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朝局引起的读书热

大唐第一少内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朝局引起的读书热

作者:UMR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宣政殿之中的三省大臣,心思各异,有的是在想着陛下是要如何处置王家,有的是在想着,是否能在账目上,给玄家狠狠的一击,让玄家自顾不暇,让玄世璟能够停止继续往下查钱庄的事儿。

要是玄家的账本有问题的话,那基本上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件事情了。

玄世璟自顾不暇,不去管钱庄,反过来去顾全自家的事儿,那钱庄一事,还有谁敢照着玄世璟这么查?真当世家好欺负?

“好了,既然诸位爱卿对此事都没有什么意见,那到时候真会让临安,将诏书送到三省那边去复核。”李承乾说道:“都退下吧。”

“是。”三省的大臣们拱手应声,而后退出了宣政殿。

“临安,你去吏部走一趟,让吏部拟定一个名单送过来,在长安城各个散官位子上已经有三年以上的人,全都列入名单之中,还有他们的详细消息,朕要过目。”李承乾吩咐道:“另外,兵部也是如此,在各个军中有三年以上资历的新进将领名单,朕也要去看,着他们速速去办这件事儿。”

“是。”临安应声道。

李承乾现在要看名单了,也是要从这些人当中开始挑选合适的人备用了,因为这件事儿,加上之前钱庄的事儿,估计得扯下一大帮人来。

现如今,大唐不缺少人才,缺少的是有经验有过历练的人才,但是自从书院的学生一批一批的毕业之后,头两也不再是在长安混吃等死了而是在长安的各个州郡,在地方官员手下做事,历练两年之后才会调到长安来,担任一个散官,这算是备用了,现如今,他们出头的日子,也来了。

在地方上有经验,在长安城这边也有了资历,想要升官,也不过是李承乾一句话的事儿。

李承乾也曾经亲自考校过他们,书院里出来的学生,也的确比以往国子监死读书的监生要强的多,至少不会连五谷都分不出来。

文学院可是有四年的学习时间呢,可不像是国子监那样。

说起来,都是十年寒窗苦读,但是也要讲究个效率和方法,不管是明德书院启蒙,又或者是文学院深造,庄子上的书院的读书效率,可不是一般的高。

就算是刚刚进书院的先生,不适应一段时间,都过不了那样的生活。

书院每天给学生自由的时间说起来也不算多,大多数都是半自由,什么事半自由呢?留了课业,你必须要在自习课上完成,而下课之后,就算是出了文学院,在庄子上跟着农户种地,也都是有任务的,虽然说看上去自由,但是在你的自由时间里,你也是要做事情的,寓教于乐罢了。

在今年的时候,因为郑家的事情,落马了不少官员,有不少的空缺,补上去的都是书院出来的学生,这让长安城里的一些人看出了门道,所以在明德书院招收学生的时候,不少人是挤破了脑袋都要将自家的孩子送到书院里去的。

每年书院收的名额是有限的,那些高门大户人家的孩子起点要比寻常人家的孩子要高多了,要是按照一般的考试来书,肯定就没有那些庄户家的孩子什么事儿了。

明德书院本来就是一处启蒙书院,至于那些已经有了基础的孩子,到书院里,也学不到什么东西了,但是人家依旧要来,并非是冲着明德书院来的,他们只是把明德书院当成了进入文学院的一个垫脚石,一个阶梯而已。

但是李二陛下是不乐得见到这样的情况的,玄世璟也不愿意见到这样的情况,因此,明德书院在招生的时候,就拒绝了那些起点高的孩子,但是反过来,却是开放了文学院的录取范围,也就是说,别的地方的学子,依旧可以考文学院,但是得看成绩。

至于明德书院升学进入文学院,到那时候,明德书院出来的学生,他们的起点,就跟外面的那些学生一样了,想要进文学院,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进入文学院的门槛,并不会对明德书院降低什么,一切,看自己。

说是在明德书院之中不好好学习,指望着能够因为是明德书院的学生而优先录取,那不可能。

庄子上的书院人气儿高了,结果也是带动了其它的几处书院发展,就算是高门大户出身的孩子,也有不爱习文,喜欢习武的,喜欢研究医术的。

医学院有一批学生也到军中去了,做了军医,而针对这个,朝廷也联合兵部那边颁布了相应的法令,军医在军中,根据功劳大小,也可算军功。

不仅仅是上战场杀敌有功劳,在战场上将伤兵抬回来,在营地里救治同袍,也是有军功的,因为救了人之后,人的伤好了,会继续上战场杀敌,给朝廷省了抚须的银子,也是挽救了人的命。

一些小门小户的,家里有家资的,也在考虑让自己的孩子走这一条路,但是医学院的招生在针对性上,甚至比文学院的人要更严格,脾气不好的不要,心思不够细腻的不要,丢三落四的不要,甚至书都读不明白的,也不要,喜欢端架子的,不要。

孙思邈好脾气,但是不代表会在这方面放松,一旦放进来不合适的人,成了医者,那真是害人害己了。

每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孙思邈都会亲自过目。

不仅仅是长安城的人,就连大唐别的地方的人都闻名而来,想要进入东山县的书院。

因为,这里有通往做官的路,有通往进入朝廷的路,能够让读书人,进入皇帝陛下眼帘的路。

不管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来,只要你附和了条件,东山县的书院也不会将人拒之门外。

不过,最火热的,应该依旧是明德书院了,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明德书院依旧是进入文学院的最好的途径。

但是明德书院只招收普通庄户人家没有基础的孩子,甚至进了书院之后,还要教你读书识字......

书客居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