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第一少 >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烧了

大唐第一少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烧了

作者:UMR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是。”临安应声。

紧接着,两个内侍托着木盘,木盘上放的,则是李承乾昨天晚上给跪在宣政殿外的那七个大臣看到。

“诸位爱卿,知道这是什么吗?”李承乾说道:“当初查钱庄的案子的时候,在封后大典上的时候,朕曾经给你们看过关于钱庄案的种种账本和证据,但是还有一些东西,朕没有说,当然,朕也没有看,但是朕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是朝中大臣,与郑家、与王家、与涉案勋贵官员之间的来往信件账本。”

“以为地方上的官员跟长安城之中的人没有联系吗?那就错了,若是没有人在长安城给他们疏通关系,给他们通风报信,他们哪儿来的这么大的胆子去做这些事儿?”李承乾随意拿起一封书信说道:“但是朕并没有追究,因为朕知道,一旦追究起来,一个都跑不了,朕是想给你们机会,在封后大典那天,朕就说了,在宣政殿里等着你们,但是去宣政殿的,好像并没有多少人,当然,私底下去了的,朕也不打算追究了,加上今天这些,涉案的人,朕要查办,但是这些东西涉及到的人,朕今天就给你们一个,朕的态度。”

李承乾说完之后,朝着临安使了个眼色。

临安招手,让身后的两个内侍跟上,两人抬着那些东西,直接就到了殿中的火盆中央。

“烧了吧。”临安说道。

两个内侍闻言,开始将托盘上的信件和账本一一的放入火盆之中。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李承乾将这些证据,全都付之一炬了。

“诸位爱卿,大家一起看着。”李承乾说道。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纷纷低头,私底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那些东西,陛下当真没有看过吗?

他们不知道,但是他们也不敢问呐。

约莫一刻钟的功夫,那些东西,全都被火光所吞噬了,殿中的内侍拿来水,将火彻底浇灭,待火盆稍作冷却之后,给抬了出去。

“诸位爱卿,可有话要说?”李承乾问道。

“这......”

群臣纷纷摇头。

他们的确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证据没了,心里固然可以放轻松几分,但是谁都不能确定,陛下是否已经看过那些证据,不管是看过还是没看过,还不是只听陛下自己空口说?

若是看过了,陛下定然已经了解了朝臣们谁与钱庄案有关系,谁与涉案的人有来往,那往后......

朝中一部分人,心中仍旧是心惊胆战。

“既然无话可说,那就退朝吧。”李承乾说道。

说完之后,看了朝中群臣一眼,随后带着临安离开了,留下了一脸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文武百官。

走出含元殿,李承乾停下了脚步,对着临安说道:“去,让狄仁杰来宣政殿见朕。”

李承乾想起来,昨天晚上让宫中的侍卫吧人送到大理寺,还没给狄仁杰捎话过去呢,不过现在也就不用这么麻烦了,直接把人叫过来交代一番就是了。”

“是。”临安应声,赶紧往含元殿前头走,去的晚了的话,怕是拦不住狄仁杰了。

李承乾回了宣政殿之中,思来想去,还是打算让玄世璟来长安城一趟。

现在李承乾心中郁结解,放眼满朝文武,能够好好说说话的,也就只有他妹夫,齐国公玄世璟了。

封后大典也已经过去一个来月了,现在玄世璟在长安露面,也不会引起什么震动了,所以李承乾也能放心的让玄世璟来长安了。

总不能好好的一个官员,一直让他在庄子上,待在家里歇着吧?难不成还要躲一辈子不成?

李承乾前脚到了宣政殿,后脚狄仁杰就急匆匆的从含元殿前跟着临安来了宣政殿。

“臣狄仁杰,见过陛下。”狄仁杰行至殿中行礼。

“狄爱卿无需多礼。”李承乾说道:“昨日晚上的事儿,朕还没来得及让人带话给你,今日朕想起来,既然早朝结束,朕直接与你说,也是一样的。”

“是。”狄仁杰应声道。

“那七个人,朕让公众的侍卫送到大理寺去,而不是送到来俊臣那边,爱卿应当明白朕的意思,他们的事儿,由大理寺来查,别让来俊臣插手。”李承乾说道:“虽然他们跪在宣政殿外想要逼迫于朕,但是,朕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绝,若是让来俊臣插手此事的话,那七人,怕是性命难保了。”

“是,臣遵旨。”狄仁杰拱手应声道。

其实狄仁杰心里也有点儿不明白,既然陛下知道来俊臣会弄出人命来,为什么还这么看重来俊臣?

狄仁杰还想不到,来俊臣是个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这一点。

“查清楚之后,该怎么办怎么办,也无需姑息。”李承乾说道:“这场乱子已经够大了,朕也不希望继续波及下去,朕信得过爱卿,所以,此事非爱卿莫属。”

“陛下放心,臣明白了。”狄仁杰说道:“陛下让臣查的事儿,除却这七人之外,不会再将其它朝臣牵扯进去了。

今年死在钱庄案上的人已经太多了,包括每天都能站在含元殿之中的大臣,李承乾说这话的心思,狄仁杰多多少少能理解一二。

“如此甚好,去忙吧。”李承乾说道。

“是,臣告退。”

仅仅不过一天的时间,御史台诸多大臣在宣政殿外跪殿的事儿就已经传遍了长安城,成了不少百姓口中津津乐道的事儿。

来俊臣的事儿,跟百姓的利益没有什么关系,百姓们只知道,来俊臣查办郑家,郑家不是什么好东西,而那些御史台的人跪殿请求皇帝罢免来俊臣,在百姓的认知当中,就相当于是在为郑家说话了,因此,那些御史被送进了大理寺的牢房之中,百姓们是一点儿都不可怜他们。

为坏人说话的人,有什么好值得可怜的?

长孙无忌现如今不在朝堂上了,但是出了事儿,想要找长孙无忌的人,却是不少。

尤其是在来俊臣出现之后,朝堂上更是有不少人希望长孙无忌能出面劝说李承乾。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