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第一少 > 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等待

大唐第一少 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等待

作者:UMR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御史台殿院参官赵永生,不识民事,封后大典当众失言,无法胜任御史台殿院参官一职,朕念其过往,无甚过错,不以失言而治罪,特令赵永生离长安,任万年县县令一职,三年为期,以观后效。”临安念完之后合上了圣旨,对着贵在地上的赵永生说道:“赵大人,接旨吧。”

“臣,叩谢陛下天恩。”赵永生这头磕着,是真心实意的。

原本以为,罢官之后就没有后续了。

他只是没想到,皇帝给他换了个差事,从御史台去了地下,从参官,变成了县令。

原先是他去参奏别人,但是接下来,便是自己成了那个可能被参奏的人了。

因为八百万钱。

赵永生是个清廉的人,皇帝知道,所以并没有因为封后大典上的事儿而对他的身家性命有什么威胁,这一点儿,李承乾心里还是能掂量的清楚的,他杀人归杀人,但是他杀的,都是该杀之人,对与这些清廉的官员,则是宽容的很。

不然的话,朝堂靠着谁来支撑呢?

李承乾当是是在气头上。

朝廷大臣,堂堂御史台的人,竟然觉得八百万钱算不得什么。

那可是八百万钱,能养活多少人?

大唐闹天灾的时候,朝廷往地方拨调钱款拨调多少?一州之地,拨调不过五百万钱,而这一州有多少百姓?

这样的人,不适合待在御史台,只能外放,让他出去体会一下民间疾苦了,等到什么时候靠谱了,能够脚踏实地了,再给调回来也不迟。

人是好人,但是好人做不了官,好官却是能做好人。

自己心中无知也就罢了,还要再那种场合去显摆,站出来说话,这不是自己作死吗?李承乾没因为这事儿让他回家种地,心胸就已经是足够宽广了。

一个官员贪了八百万钱,抄家杀头过分吗?钱庄里的这八百万钱,是多少人的积蓄?是多少人的心血?八百万钱就这么蒸发了,受害的是谁?百姓到钱庄拿钱,钱庄拿不出钱来,就要做假账,然后上报,由地方军队到长安城来,从长安城国库之中拨调钱款到钱庄去。

一半是百姓,一半是国库,大多数,还是国库的。

他们这是在用手段从国库之中套钱。

李承乾有心要用这件案子做更多的事儿,达到更多的目的,这个时候,谁站出来,谁就是找死。

“赵大人,虽然圣旨下来了,但是咱家也私心提醒您一句,因为钱庄的案子,陛下心里不痛快,您现在想一想,那些人的作为,值得您去冒着这么大的危险替他们说话吗?”临安说道:“若非案宗证据都已经足足的了,陛下又岂能在今天这样的场合去公布这事儿?咱家只能说,这事儿可比赵大人您看到的,想到的,要复杂的多。”

“多谢临安公公提醒,再下明白了。”赵永生双手捧着圣旨说道。

赵永生在被左武卫营的将士送回家的时候,就已经后悔了,在家里想了很多,有些事儿,他也想明白了,而后听自己的家奴说宫中的动静,赵永生心里更是一阵后怕。

当时在宫中,陛下是可以要了自己的性命的,但是当时也只是罢官而已。

陛下并不是暴君啊。

“如此甚好,咱家就先回宫了,赵大人留步。”临安笑着说道。

临安带着人走了,赵永生松了一口气,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放下来了。

不怕有动静,就怕没动静啊。

从御史台的参官成了一个小小的县令,被贬官了,赵永生是高兴的。

总比没命要好得多,而且,赵永生也从这当中看到了希望,那就是自己外放个几年之后,还是有可能被启用的,不然的话,陛下也不会专门让身边儿的贴身内侍来专门传一道圣旨给自己。

一切都还好。

封后大典结束之后,剩下的事儿,玄世璟也就管不了了,他跑回了庄子上,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不会再在长安露面了,怎么说也得闲散上一段时间。

这时候再露面的话,岂不是辜负了李承乾的用心?也辜负了王禹的牺牲?

王禹露面,就是来替玄世璟挡刀子的。

至于那个赵永生,玄世璟心里也是惦记着的,等回去之后派人到长安城打听一下他的消息就是了。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玄世璟需要保持低调了。

至于宫中。

封后大典结束了之后,宫中的内侍就将那口装着案宗和证据的箱子抬进了宣政殿之中,李承乾也回了宣政殿,让人将苏皇后送回了她的宫中。

李承乾在等,等剩下的人来宣政殿找他。

李承乾坐在宣政殿之中,脸色冷的都能让桌子上冒着热气的茶水结冰了。这么多涉案的人,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皇亲国戚之中,也有不少人,涉足其中。

当中还有一个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启奏陛下,越王殿下在殿外求见。”宣政殿外的内侍走了进来,拱手禀报道。

“嗯,让他进来吧。”李承乾说道。

“是。”内侍走出了宣政殿,没一会儿的功夫,李象便战战兢兢的进了宣政殿。

“儿臣给父皇请安。”李象撩起衣摆,跪在了地上。

“你这是做什么?”李承乾看着李象问道:“起来。”

“儿臣有罪。”李象跪地叩首说道。

“朕知道,你先起来吧。”李承乾说道。

李象身边儿围绕着一批官员,这一点,李承乾早就知道了,但是知道归知道,并没有去管,只是平日在宫中有机会父子两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会出言提醒几句。

但是看起来,李象并没有将那些话放在心上。

而当长安城的百骑司送来消息的时候,李承乾也就只有当时震惊了一下,随后也就释然了,对于这件事,李承乾的心,也就仅仅的波动了那么一下而已。

能这么早就去巴结皇子的官员,也必定都是末流,不出事才是怪事儿,出事的话,李承乾反而会放心。

要是一点儿事儿都不出的话,越王府是想成为第二个秦王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