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第一少 > 第一千零五十章:院长的新人选

大唐第一少 第一千零五十章:院长的新人选

作者:UMR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直到现在,东山县是繁华了起来,也是带动了旁边的庄子,朝中有些人想沾光,借着东山县的便利,于是就打起了东山县周围的土地的主意,但是朝廷捏的还算是紧,没有乱把地方封出去,另外,当初东山县开集市,开码头之后,便有一批商人投机取巧,在东山县的周围,从百姓的手里,购置了一些土地,而后靠着东山县的便利来发财。

不过,要是朝廷给玄世璟改食邑的话,范围划到他们那儿了,地当然还是他们的,但是他们所赚取的钱财,或者是收成的粮食,都要按照一定的税率来上缴到玄家的。

至于不在他们名下的地,玄家要是想做点儿什么,有朝廷的食邑封赏在,没人能阻止得了玄家。

就像现在,玄世璟要腾地方给太后建作坊,谁敢阻止?就算是皇帝李承乾到庄子上,不还是要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礼?

说的好听天下是百姓的,但是到底说的算的,还是有权势的。

“不知母后觉得,新建作坊的话,规模需要多大?”玄世璟问道。

“若是只目前来看的话,宫中裁撤人数百十余人,但是每三年,宫中都会裁撤人手,既然有办法安置的话,我也希望地方自然是越大越好。”长孙说道。

“如此的话,儿臣心中便有数了。”玄世璟说道。

并非是说安排宫中裁撤的这些人,有多少人就要安排多少人,有的人从宫中出来之后,手中有些钱财,想要自己经营些营生,有的年纪还不算太大的宫女,出来之后,勉强也能找个人家嫁出去,

太后的意思就是,尽量往大了整,就算今年足够了,往后也还是要往里头安排人的,而且,如今市场上货物紧缺,正好抓紧供应。

这两口子可不在乎钱赚得多赚得少,要知道人家背后可是内务府,内服务就是掌管宫中皇家花费的地方,也就是说,内务府是皇家的小金库,李二陛下即便是退位做了太上皇,内务府也是他的钱袋子,还会在乎一个作坊赚取到的钱财吗?

将来安排到作坊这么多人,可不仅仅全都是去做织工的,皇庄那边便是产销一条龙,那么庄子上这边的新作坊,肯定也是如此了。

可没有人敢有这么个胆子,从皇家嘴里抢肉吃,从皇庄低价进货,而后在市场上比原来太后定的价格再翻上几翻卖出个高价格来,要是被抓住了,虽然不是什么罪过,但是得罪太后,有好果子吃吗?

“璟儿啊。”这时,李二陛下开口了:“近来舅舅跟朕说了一件事,说若是朕闲来无事有兴趣的话,可以到庄子上的书院里去教教学生,你觉得如何啊?”

李二陛下说的舅舅,就是高士廉了,高士廉是长孙家兄妹的亲娘舅。

“儿臣觉得,老师的提议,挺好的。”玄世璟拱手说道。

李二陛下心里也应该猜到了这当中肯定有玄世璟的主意,所以才当着玄世璟的面儿这般问他。

这又不是什么坏事,没必要怂。

“挺好的?你觉得朕一个天子,去书院里教书,挺好的?”李二陛下问道。

“陛下,您现在不是.......退休了嘛。”玄世璟说道。

“退休?这词儿倒是新鲜,退休,朕还真是退休了。”李二陛下笑道。

这个词并不难理解,退下来,休息,退休。

“父皇,天下的士子,皆是大唐朝廷的储备人才,包括庄子上书院里的士子也是如此,文学院学生治国,兵学院学生安邦,工学院学生兴业,医学院学生治病救人,这些人,一旦从书院之中出来,无论走到哪儿,对大唐都是有莫大的帮助的,而老师提议陛下到书院之中教书,当中好处,即便儿臣不多说,父皇也应是知道的。”玄世璟说道。

李二陛下一边听玄世璟的话,一边抚须点头。

高士廉提出来的这件事,李二陛下也的确慎重的考虑了,而且高士廉还提起一件事,就是让李二陛下来做文学院院长的事儿。

高士廉不管是年纪还是身体,都已经到了不得不退的年纪了,庄子上的书院这么多年了,高士廉是看着书院一步步成长,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但是,他没有力气去陪伴着书院继续走下去了。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即便是当初高士廉在朝堂上急流勇退,来到庄子上一边教书一边修养,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该来的始终都还是会来的。

高士廉趁着现在还有一把力气,已经开始为自己离开书院之后的事情做准备了。

文学院院长的位子谁来接?眼下庄子上不就有一位吗?

高士廉觉得,由李二陛下来接管,再合适不过。

李二陛下从一个皇帝,退位成了太上皇,到了庄子上,若是接手了文学院,又成了一位院长,那也算是应了李二陛下闲不住的性子了。

闲散日子过上一段时间,终究是会腻的,高士廉也算是给李二陛下找了个“出路”

文学院出来的学子,大多是要从政,这样的一个资源把握在太上皇的手里,也就无需担心其它那些有的没的了,若是换了别的人来的话,皇家难免要担心一番,出来学生都算是院长的门生,长此以往,积累下来,是不是会早就新的势力巨大的世家大族,对朝廷构成威胁呢?

要是李二陛下接管了文学院,这些事情就都不是事情了。

一来是能够避免这样的问题,二来,李二陛下能够亲自培养帝国未来的人才,这是一个优势,李二陛下虽然退位了,但是他们父子两个人对于帝国的未来的走向掌控意见是一致的,按照这个路子,去培养适合大唐的人才,为了大唐着想的人才,能把大唐往前带的人才,可比世家大族教导出来的人要更合适帝国未来要走的路。

大唐从上到下,风气开放是一回事,世家以家族为本为先的理念还是不变的,而书院要培养的人,便是要打破这个理念,以国家为先,这是民族气节。(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