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第一少 >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各自安排

大唐第一少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各自安排

作者:UMR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除却爵位和赏赐之外,李承乾还许了玄世璟一个官职,那就是太子少师,只是这个官职现在是不会给他的,如今李承乾仍旧是太子,等到九月初八之后,他成了皇帝,那么接下来,肯定会有新的太子出现,等到新的太子出现之后,李承乾才会将太子少师的官位给玄世璟。

这是一个正二品的官职,比先前玄世璟太子詹事的官位还要高上一级。

想要给玄世璟这个官位,李承乾也是自己深刻的琢磨过的,如今他的孩子,最年长的也不过才十多岁,正是需要人教导的时候,让玄世璟去教导他们是再合适不过了,而且以玄世璟的性子,李承乾觉得,这个位子应该很是符合玄世璟的胃口。

可以不同天天上朝,但是在朝中还有重要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等到将来李承乾退位,新的太子继位,那玄世璟就是帝师了。

其实这样也是李承乾要为自己的儿子寻找一个良师益友,一个中正良臣的意味,当然,也是将玄世璟捆绑在了这里。

若是尽可能,李承乾想要玄世璟一生辅佐大唐。

玄世璟有多大的能耐,李承乾知道,正是因为知道,所以这样的一个人才,不可能轻易的放走,或者说,轻易的放他在外头逍遥。

现在的李承乾就已经不是以往的那个李承乾了,他将成为皇帝,他要站在皇帝的方向思考,或者说,早在两年前,他就要学着这般做了,两年的时间,足以让他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思路上的改变。

而玄世璟也默认了李承乾的这种改变,哪儿有人是不变的呢?

至于说捆绑什么的,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

至少现在,玄世璟是愿意为大唐付出的,如今的大唐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大唐了,它比历史上的大唐在同时间内更加的繁华,更加的壮阔,这不就是他竭力付出所换回来的成果吗?

虽然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成果,但是正是因为他的努力,所以方向才有所改变不是吗?

再说李泰。

李泰身为工学院的院长,因为工学院的学生改进了织布机的关系,他身上也有一份功劳,虽说不大,但是身为大哥的李承乾上位,他这个当弟弟的肯定是要真个沾光的,所以李承乾也想要将李恪调入三省之中。

这样一来的话,太子成为皇帝,原先的两个王爷参与朝政,能够成为他的左膀右臂,成为一代贤王。

只是李泰并没有那个自觉,觉得在朝中还没有在书院了自在的,他不想进入三省。

但是无奈三省已经将诏书拟定好了,李泰想要摆脱这个位子的话,总要过上一段时间才行。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皇室的这三个皇子之间,哪儿还有什么争斗?从早前开始,一部分是因为这三个人有共同的利益,再者说来,李承乾的太子的位子很稳当,并没有什么过错,而且,李承乾治国理政的才能的确是比他们要高上一筹,这让李泰和李恪看不到什么希望,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做一代贤王,还能够青史留名。

而且,这也是他们的父皇李二陛下所希望看到的,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又或者是为了他们自己的身家性命来考虑,太子的梦,早就散了。

与太子李承乾搞好关系能有个好下场,这才是王道。

至于程处默,升了左卫中郎将,李恪是个王爷,在位子上已经不可能再升了,只是扩了封地,而后依旧是留在长安,进入了三省之中。

还有就是秦英从军中被安排回了长安城,他在外头的时间已经够长了,长安秦家这边也不能总是没有家主,所以这对秦家来说,已经是恩惠了,至于李崇义,他老爹现在在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教书教的正欢快着呢,长安城这边不缺他一个,所以还是要继续外放去熬资历,赚政绩,等以后承袭了他爹的爵位之后,应该也就能留在长安城了,不管是实权也好,闲职也罢。

真到了那个时候,差不多也该是他专心培养下一代步入仕途的时候了。

李承乾现在将这些告诉了他们,让他们心中也是有了底气,等到了当天,也就不用惦记着这事儿了,就专心参加仪式就是了。

虽然还没有最后敲定,那也不过是三省再次将诏书送过来,李承乾在诏书上加盖玉玺罢了。

这两天玄世璟一家子都住在长安城的道政坊之中,难得的经常与几个兄弟出来吃吃饭喝喝酒什么的,就等着参加李承乾的“宣誓就职典礼”了。

而太史局和礼部将这场典礼的排面安排的也是足够大。

在九月初八这一天的清早,天还没亮的时候,朝廷百官就要穿好正式的朝服,从丹凤门鱼贯而入,进入大明宫之中。

祭天的仪式设立在含元殿前的大广场上,群臣百官都站在广场外的空地上,而通往含元殿的台阶上面都已经铺上了红毯,包括两边的龙尾道。

原本想要从广场上进入到含元殿之中,就只能走两边的龙尾道,但是今天却是在正中间搭起了台阶,铺好了红毯,能够从祭天的通鼎后面直接上台阶,从中间走上含元殿的高台,进入含元殿之中。

百官群臣分列左右,中间是一会儿新皇的龙撵要走的地方。

宫中的御林军都换上了崭新的光明铠,腰间佩刀都换成了仪刀,分列在整个含元殿前的四周,或是围绕着含元殿,或是站在宮墙下头,又或是站在了广场朝臣的周围。

太史局的人掐算好的时辰,在太阳升起的那一刻,由李二陛下祭天,念祭文,祷告天地,而后就此退位,等到了正午,午时的时候,太阳最烈的时候,便是李承乾祭天,祭天之后,就是他的继位大典了,时间选择的很讲究。

而中间的这段时间,也不怕没事儿做,仅仅是李二陛下祭天,就是个不下的工程,需要的时间,也是不短。

(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