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第一少 > 第一千零一章:捷报

大唐第一少 第一千零一章:捷报

作者:UMR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这会儿信使已经跪在了他的面前。

“启奏殿下,河西捷报,晋阳郡公玄世璟率领三万大军自安北都护府出发前往河西,解了刘审礼将军之围,而后,与黑齿常之将军前后夹击吐蕃论钦陵大军,一战大捷。”

“呈上来。”李承乾说道。

信使起身,捧着捷报上前几步,李承乾身边的太监临安走上前,接过了奏报,而后交到了李承乾的手上。

信使报捷只是简略的说一说,至于事情的具体描述,都在奏报之中。

论钦陵被玄世璟和刘审礼故意放跑了,目的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此事李靖也是同意了的,所以在奏报之中有描述,唐军的损失也上报了上来,只是这点儿损失在大捷面前,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至于俘虏,一个没有,吐蕃军队全都死在了战场上,奏报上也有写明,这是玄世璟下的命令。

刘审礼和黑齿常之是不敢这么写的,好歹玄世璟对于他们来说,可是恩人,这是玄世璟特意嘱咐刘审礼写上去的。

这锅他自己主动来背。

不过,战场上的事情,不算杀俘。这锅背着也不重,还能挡子弹呢,战场上的事儿,能叫杀俘吗?那叫杀敌。

奏报上说,如今玄世璟已经带领那三万人回安北都护府了,河西那边,需要重新派遣或者是任命一个主将过去。

“好!”李承乾看过了奏报上面的叙述之后,拍案叫好。

大唐的两线作战,始终都是块大石头,压在李承乾的心头上,让他一直觉得提心吊胆的,虽然大军临行之际,都是豪气干云,但是那也是为了鼓励士气,至于他心里又没有底,是不是担心,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即便是担心,他也不能表露出来,他可是坐朝理政的太子。

他一个人怂了,那整个大唐也就跟着怂了,他可不能那样。

现在河西的捷报传来,吐蕃的论钦陵大军几乎被全灭,还一直被困在陇西的地界儿内,被李靖跟圈兔子一样撵着打,撵你,打你,就是不打死你。

这让吐蕃得多难受。

“拟旨,河西一战中,黑齿常之率军夜袭论钦陵大营,配合玄世璟与刘审礼前后夹击,大破论钦陵有功,着他顶替李敬玄的位子,统帅河西大军,与李靖将军一起,共对吐蕃。”李承乾说道。

“是。”临安应声。

他记下了李承乾的话,一会儿就要亲自到三省跑一趟,这诏书还得从三省往外发。

仗打赢了,李承乾想怎么决定河西那边的人事调动,旁人也没有借口反驳他,所以李承乾直接下诏,三省就拟定诏书发放出去就是了,不用再来议这件事儿了。

这一场战争,李承乾也是从中受益无穷的,可以说,这场战争之中最大的赢家,就是李承乾了。

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是这样。

次日清晨早朝之前,三省便将昨天李承乾的诏书下发下去了,由信使四百里加急送到了河西那边,送到了黑齿常之的军营之中。

而早朝的时候,东面又为李承乾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报~~~~~!熊津六百里加急战报!”信使一路跑进了含元殿之中,无人敢阻拦。

“启奏殿下,熊津六百里加急战报,刘仁轨将军于白江口大破倭国水师,倭国水师十不存**,如今,倭国的兵力已经退回了倭国本土,薛仁贵将军在熊津全灭高句丽与百济余孽,程处默将军与吴王殿下,已经率兵打到了新罗本土,直逼新罗王都金城,现如今,新罗与倭国已经开始派遣使者前往长安。”

“好!”在昨天接到河西的捷报之后,今天熊津那边又给了他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看来刘仁轨到了卑沙城之后也没闲着,带着水师直接去怼倭国去了,这一怼,倒是把倭国给怼怂了。

倭国的水师在白江口损失惨重,现在连家门都不敢出,还谈何在三韩半岛搞事情,好好的打一打他们也是好事,让他们知道疼。

原本倭国与大唐之间拟好我好大家好,大家和和气气的做好邻居,偏偏这个倭国,弹丸之地放不下他那天大的野心,非要来调戏大唐,插手新罗和高句丽还有百济余孽的事儿,三韩半岛和倭国之间还隔着一片海域呢,爪子伸的也太长了一些。

倭国的野心,彻底的暴漏在了大唐的眼中。

“臣为大唐贺,为殿下贺!”长孙无忌带头拱手行礼。

长孙无忌这一开头,含元殿之中的朝臣都开始齐刷刷的拍马屁。

这下好了,东西两线作战,还打赢了,太子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了。

一些见过李二陛下,知道李二陛下打算的老臣子,心中也满是欣慰,至少这样的太子,他们是十分认可的。

“天佑大唐!”李承乾朗声说道。

“天佑大唐!”底下的朝臣也跟着重复了一句,声音喊的震天响,传出了含元殿,回荡在大明宫之中。

“如此的话,本宫就继续在长安,等待东面和西面继续传来好消息了,或者,等着见他们的使节了。”胸中的激情冷却过后,李承乾淡漠的声音传入了在场的没个朝臣的耳朵之中:“本宫倒是想要问问他们,不管是吐蕃,还是新罗又或者是倭国,大唐待他们可都不薄啊,诸位大人也无需说什么圣人教导,圣人有教无类,但是偏偏没有把他们教导到知道感恩戴德。”

仗打到这个地步,接下来使节到了长安之后,就该是李承乾跟他们算账的时候了,那时候李承乾可不希望朝中再有大臣站出来说什么大唐天朝上邦,当以宽广的心胸,感化这些蛮夷。

大唐感化了他们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就算是块儿石头,这么多年,也该捂热了,要是捂不热,那还抱着作甚?自己上前找挨冻去?

对于这些墙头草,李承乾的耐心,已经被磨没了,从他还是秦王世子的时候就听别人说,这些墙头草如何如何,后来他成了太子,现在,他成了掌管大唐朝政的太子。

(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