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第一少 > 第九百七十三章:举荐

大唐第一少 第九百七十三章:举荐

作者:UMR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宣政殿内的内侍将地图抬到了大殿中央,直接平铺在了地上,李承乾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了下来,踩在了地图上,地图足够大,几乎将宣政殿中朝臣们围坐的中央的地面全都覆盖上了。

“按照玄卿所说,熊津这边,十万水师,加上熊津都护府原有的三万兵马,朝廷再往熊津那边,增派四万将士就足够了,对吗?”李承乾说着,走到了地图上熊津的位置,眼光却是看向了玄世璟。

“没错。”玄世璟说道。

“紧接着,中间,也就是关中面向草原的最前方,安北都护府,朝廷增派六万兵马前往安北,与安北都护府现有能召集起来的府兵加到一起,将近能凑足十万兵马。”李承乾说道。

这就是大唐府兵制的好处,平时为民,战时只要朝廷一纸诏书过去,穿上盔甲,拿起武器就是兵卒。

“十万兵马防范北方草原,是否有些小题大做了?”崔仁师说道。

“这倒没有。”李靖说道:“十万大军驻扎在安北都护福,防范草原还是很有必要的,大唐与草原上的部落打交道也有这么多年了,草原上的部族的性子,也摸得透彻了,打起仗来他们是个什么吃相,大家都听说过,也都了解,而且,安北都护府的十万大军,说句不好听的,不管是东面的战事还是西面的战事,一旦出现什么漏洞,接到消息,都可以随时扑上去。”

只不过距离上有些远而已,但是造成的声势,绝对能够吓唬得住人。

“药师说的不错。”李绩说道:“我倒是觉得,玄公提出来的往安北都护府驻兵的主意,非常好,也非常有必要。”

军中在座的两位大佬都支持玄世璟的说法,至于程处默和李恪两人,在军中的资历,不比李靖和李恪,李承乾没有问到他们,他们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听着众人谈论。

“那安北都护府应该派谁去镇守呢?”长孙无忌说道。

说了这么多,说到底,人手才是最重要的。

长孙无忌说到这个话题,李恪和程处默倒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玄世璟。

玄世璟参与到了这件事当中,但是至今为止,都没有给玄世璟安排什么差事,在他们两人看来,若是东面战场和西面战场的人手都已经确定了下来的话,那安北都护府这边,玄世璟过去,再适合不过了。

程处默和李恪也希望玄世璟能够到安北都护府去,这样一来,他们在东面也能更安心,更放心,至少不用担心草原上那边出什么幺蛾子。

李靖所说的没错,草原上的那些个部族是个什么尿性,他们这些年轻一代的也看的清楚,那就如同草原上的草一样,风往那边刮,他们就往哪边倒,倒了不说,还要反过来再踹你一脚你说这可恨不可恨?

更可恨的是大唐为了名声,还不能对他们这些墙头草做的太过分,否则四方小国,会不信任大唐,大唐的周边,就会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

大唐实在是太大了,因为地盘大,所以接壤了不少国家,要是大唐四周的国家总是来给大唐找麻烦的话,一直打仗,大唐再怎么健壮,也经不住轮番的打仗,所以就只能尽可能的容忍这些墙头草,然后看准机会,把他们变成下一个高昌,或者是下一个高句丽。

不听话?做的过分?反过来想要当爸爸?灭了你鸭的,让你不听话!

看看大唐周围吧,哪个国家没做过二五仔。

在提出了驻兵安北都护府的问题之后,在座的不少人也都惦记着人手的问题,当然希望自己的人能够坐到这个位子上,一来,安北那边安全,打起来的几率小,二来,即便是真的打起来了,草原上南下的军队,也不太可能超过十万,三五万就顶破天了,一旦超过十万,那就是要对大唐宣战了,灭国级别的战争,不死不休的那种。除此之外,东面西面即便真的出现了漏洞,需要安北都护府的兵马过去,带兵过去打一仗,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安北都护府这边,虽然被编入了战争的行列之中,但是却是最安全,最稳妥的一个位子,走这么一趟,资历就有了,说不定还能有不少军功。

现在想要在大唐封爵,除却世袭,或者真的对大唐有天大的贡献,就只能走军功这一条路了。

所以,在场的人,盯着安北都护府这边的这个位子的人,不在少数。

“诸位爱卿有什么看法?”李承乾问道。

李承乾心里也是想让玄世璟去安北都护府的,只是他不能直接说而已。

“这.......”

“嗯?”李承乾目光扫视过众人,随后说道:“都没有什么提议的人选?这样的话,既然东面的战场对于大唐此次的战争来说至关重要,就听听程将军和三弟的意见吧,程将军,你怎么看?”

“回殿下,臣觉得,安北都护府的话,臣推荐玄公。”程处默说道。

既然李承乾给他机会然他说了,他自然要举荐玄世璟。

“哦?为何?”李承乾问道。

“先前的高句丽,便是以玄公为首,带着辽东那边的军队给平掉的,对于东面战场,有足够的了解,另外,臣早年在陇西驻守的时候,玄公也曾在陇西与臣并肩作战过,可以说,玄公不管是对东面还是西面,都有了解,因此,安排在安北都护府,最为合适不过。”

程处默说出来的这个原因,在场的所有人都无法反驳,玄世璟早年可是在陇西待了十年,对陇西那边,对吐蕃那边,能不了解吗?再说东面,带兵灭了高句丽,如今的熊津都护府一半的疆域都是玄世璟带兵打下来的,能不了解吗?

正是因为东面和西面都了解,所以更符合安北都护府的存在对于这场战争的意义,那就是,两面都能支援,两面都能看得住。

虽然主要是要防范草原上,但是战争重点仍旧在东面和西面不是吗?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