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第一少 > 第六百九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效率

大唐第一少 第六百九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效率

作者:UMR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玄公请留步。“内侍叫住了玄世璟。

玄世璟停下脚步,看向那内侍。

“不知公公有何事?”玄世璟拱手问道。

“不敢不敢,是德义相公传的陛下的话,说等到玄公从东宫出来之后,让玄公去一趟宣政殿。”内侍说道。

“去宣政殿,见陛下吗?”玄世璟问道。

“是,这是陛下的意思。”内侍回应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好吧,我随你过去。”

方才李承乾就是从东宫去了宣政殿,去见李二陛下去了,现在李二陛下又专门吩咐下来,让自己去宣政殿见他,这是要作甚?

不是说好了不让自己参合进他们父子之间的“教育问题”上吗?怎么又把自己给召过去了。

难不成是因为自己收到太子书信就直接到长安的问题?李二陛下不高兴了?

这也不对啊,李二陛下也没那么小气啊。

那又是为了什么事儿?

玄世璟怀有点儿忐忑,怀着这样的心情,跟随着内侍到了宣政殿。

到了宣政殿之后,玄世璟也没有立马就进去,宣政殿内李二陛下和李承乾正聊的欢畅着呢,玄世璟只能在宣政殿外候着,这一等,就等了大半个时辰。

现如今虽然已经入了深秋,但是外头的天气还是闷的很,玄世璟在宣政殿外,找了个阴凉地儿,干脆直接往地上一坐,宣政殿里头父子俩人还指不定要聊到什么时候呢。

又等了许久,宣政殿的大门才被打开,李承乾一脸轻松的从殿中走出来,一出来,就见到了懒懒散散的坐在廊下阴凉处的玄世璟。

“小璟坐在这里作甚?”李承乾甚是惊奇,方才在东宫书房的时候,自己不是让他先回去吗?

“陛下召见,我在这儿等了不少时候了,既然殿下您出来了,那就该到臣进去了。”玄世璟笑道。

说完之后,玄世璟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又抹了一把脸上的薄汗,将自己的仪容仪表收拾利索,才准备进宣政殿。

李承乾见玄世璟如此,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匆匆的回了东宫,东宫的书房之中还有奏折等着自己批阅呢。

只不过这次从宣政殿出来的李承乾与来宣政殿之前的李承乾,似乎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不再是一脸忧心忡忡的模样,反而是斗志昂扬精神焕发。

至于李承乾与李二陛下在宣政殿之中说了什么,旁人就无从得知了,父子俩在殿中说话的时候,连德义都在殿外候着,宣政殿之中就只有李二陛下和李承乾父子两人。

这是属于父子之间的私密话,旁人听不得。

果真,李承乾离开之后,殿内传来李二陛下的声音,德义到门口这边来,带着玄世璟进了宣政殿内。

宣政殿厚重的大门再次关上。

这殿内到底是比外头凉快多了,应该说龙首原是个好地方,新宫修建在这里,宫殿环境能甩长安城太极宫八条街。

“臣参见陛下。”玄世璟走到殿中行礼。

“免礼平身。”

“谢陛下。”玄世璟直起了身子:“不知陛下召臣前来.......”

“从东宫出来的?”李二陛下问道。

“是。”玄世璟老老实实的回答。

“倒是有些东宫属官的样子了。”李二陛下说道:“太子经过此事,想来也能成熟不少,毕竟都这么大的人了。”

听到李二陛下说这话,玄世璟低了低头,不做回应,这是李二陛下在说太子,他身为臣子,不能多说什么。

太子虽然是太子,但仍旧是君,他是臣。

背地里臣言君过,还是当着人家老爹的面儿,不好,除非嫌自己活的太滋润了,想要给自己找些麻烦。

“想来就这件事,陛下已经与太子殿下说开了吧,方才臣在大殿门口见到太子出来,明显太子神情与方才在东宫的时候不一样。”玄世璟说道。

李二陛下点点头:“嗯,此事已经过去了,朕今日召你过来,也不是为了此事,你且过来。”

玄世璟闻言,抬起头来,朝着李二陛下那边走去,走到台阶下面。

李二陛下站了起来,从书案上拿起一本奏折,走下台阶,将奏折递给玄世璟:“这是今天户部送过来的,你看看吧。”

今日所有的奏折都送到了东宫太子李承乾的书房之中,但是宣政殿这边,却是单独留下了这一本,可见这一本奏折对于李二陛下来说,是不同寻常的。

玄世璟心中好奇这奏折里到底是说了什么事情,李二陛下将奏折递过来的时候,玄世璟不动声色的将它接了过来,随后打开来看。

这一看不要紧,将奏折看完之后,玄世璟也激动了。

“陛下,这是.......”玄世璟眼中的精光闪烁着,目光灼灼的看着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脸上分明便是一种“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的表情。

“朕前天还与你说过,虽然大唐的路还有很长,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但是朕可以抓紧时间,将一切能够做的,可以做的,尽量提前去做。”李二陛下说道:“朕并非只是说说而已,朕也在尽力的去做,只要为了大唐好,对大唐有好处,朕可以策动满朝文武,齐心协力去做一件事。”

玄世璟手中的奏折,是户部关于大唐钱币改革的章程,虽然只是一份粗略的章程,但是这说明什么?说明朝中已经开始着手去做这件事情了,朝中的大臣关于这件事情已经商定通过了,户部的章程都已经出来了,剩下的就是细化章程,敲定时间,然后以长安为中心,将朝廷的这个政策辐射出去,覆盖整个大唐,完成钱币的改革!

如此效率,玄世璟心中能不激动吗?这件事情是玄世璟前前几年提出来的,只是那时候大唐国库中的金银储备本不是很多,大多都是铜钱、粮食,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值钱的东西。

后来又修建新宫,直接将大唐的国库底子掏了个干净。

国库中的铜钱化成了新宫的材料,化成了一部分工钱,到了百姓手中,而如今的国库之中,金银的储备量,在朝廷有意为之的情况下,慢慢增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