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天命缝尸人 > 第三卷遗巢 第二百六十三章十二地影

天命缝尸人 第三卷遗巢 第二百六十三章十二地影

作者:枯灯灭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3: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于这十二面铜镜的说法,众说纷纭,流传已久,但在缝尸一脉内部,却流传着这么一种比较靠谱的说法。

第一面铜镜,甲子,代表着开始和希望,它的背面雕刻着一位长者,象征着智慧和经验,寻找这面铜镜的旅途,将带领他们深入探索十二甲子的秘密。

第二面铜镜,甲寅,代表着力量和坚韧,它的背面雕刻着一位壮士,象征着力量和坚韧,寻找这面铜镜的旅途,将带领他们探索坚韧不拔的品质。

第三面铜镜,甲辰,代表着山和稳定,它的背面雕刻着一条龙,象征着稳定和力量,寻找这面铜镜的旅途,将带领他们探索静心和沉着。

第四面铜镜,甲午,代表着火和热情,它的背面雕刻着一只凤凰,象征着热情和生命力,寻找这面铜镜的旅途,将带领他们体验生命的热情。

第五面铜镜,甲申,代表着剑和智慧,它的背面雕刻着一只猴子,象征着智慧和好奇,寻找这面铜镜的旅途,将带领他们探索知识和智慧的魅力。

第六面铜镜,甲戌,代表着狗和忠诚,它的背面雕刻着一只狗,象征着忠诚和守护,寻找这面铜镜的旅途,将带领他们体验忠诚和守护的力量。

接下来的四面铜镜,乙丑、乙卯、乙巳、乙未,分别代表着不同类型的土地、谷物、水和树,寻找这四面铜镜的旅途,将带领他们领略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

最后一面铜镜,乙酉,代表着鸡和早晨,它的背面雕刻着一只鸡,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余火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只要找齐十二面铜镜,或许,与冥镜的下落,有着直接的关系。

镜子,自古以来便是反射真相的媒介,它们可以映照出我们的模样,也可以反映出我们的内心,而当这十二面铜镜,汇集在一起,或许便能揭开冥镜的秘密。

但根据之前的情报得出,冥灯,冥戒,冥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冥镜可以为冥灯续命,而要想找冥镜,必须激活冥戒才行。

而‘三大祭器’合体,自然可以镇住阴阳界的平衡。

‘三大祭器’,在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三种神器,分别是玉器、铜器和陶器,这三种祭器,各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而冥戒,冥灯,冥镜,真是代表着三种祭器的存在。

冥戒,作为玉器,一直被视为神物,因为玉器的质地坚硬、色泽温润,被认为具有辟邪、镇宅、保平安的作用。

冥灯,作为铜器,本就是祭祀中使用的一种重要器物,因为铜器可以反射阳光,具有驱邪的作用,同时,铜器还可以盛放食物和酒水,是祭祀中的必备物品。

冥镜,作为陶器,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器物,因为陶器可以盛放食物和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而在祭祀中,陶器也被用作盛放食物和酒水的器物。

当这三种祭器合体时,它们的作用会得到增强和整合,可以镇住阴阳界的平衡,有了三大祭器的力量,可以保护生者和死者的平安,保持阴阳界的稳定和平衡。

但眼下的问题是,激活冥戒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需要缝尸一脉的肉身之血,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唤醒沉睡的冥戒。

缝尸一脉,这是被世人冠以‘邪魔外道’的存在,正是他们的血脉特殊,以及高超的技法,让门能够操控尸体,让死者再度行走,然而,他们的肉身之血,却有着极为特殊的用途,那是唤醒沉睡的冥戒的唯一途径。

这一点,余火必谁都清楚,眼下肉身献祭遗巢,被灵婆扣押,又岂能轻易赎回。

十二面铜镜的下落,或许能够为余火排忧解难,因为余火记得曾经听师傅提起过,十二面铜镜,虽然不如冥镜好使,但以缝尸一脉的技法,似乎可以让没有肉身的灵魂聚气,从而形成一股特殊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同样可以唤醒冥戒。

然而,眼下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才能尽快找到这十二面铜镜呢?

余火皱着眉头,十二面铜镜的下落,似乎是个棘手的问题,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些铜镜,早已被他的师傅暗中收藏,为了让余火在必要时能够唤醒冥戒,以对抗那些威胁缝尸一脉的势力。

余火在夜色的掩护下,回到了月牙骨的一处秘境。

他悄悄地溜进师傅的房间,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十二面铜镜的线索,在翻找中,他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暗格,里面藏着一本旧笔记。

笔记的封面上,用墨笔写着“铜镜之秘”,余火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翻开了笔记,笔记内记载了缝尸一脉的许多秘闻,其中就包括了十二面铜镜的秘密。

原来,这十二面铜镜,是缝尸一脉的祖师爷留下的宝物,是祖师爷当年创立缝尸一脉的时候,特意留下来的,而这些铜镜的藏身之所,与‘十二天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为十二面铜镜,对应的是十二甲子,铜镜的背面,刻画的正是十二生肖,而每一面铜镜,都代表着一位护法,而只要找到对应的人,便可以找到对于的铜镜。

十二护法,分别忘忧,无痕,幽通,御风,迹云,齐天,弄花,路引,常非,暗河,莫问,雪吟,由他们十二位守护着铜镜的下落,但是从这些死士的表情来看,他们并不知道这些铜镜的下落。

这让余火百思不得其解,难不成这其中出现了什么差错?

余火继续翻看,师傅留下来的笔记,其中有提到‘十二地影’的说法。

笔记中,镜水楼的描述中,'十二地影',是一个深奥且神秘的存在,就像一个寓言,又像是一首未完成的诗篇。

“十二地影,藏于光明之后,形于暗影之中。它们是元素的化身,是自然界力量的体现,是古人智慧的遗留。它们拥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守护着大地的秘密,维持着自然的平衡,十二地影,各有特性,各有形态,如同夜晚的十二个月亮,各有光彩,各有故事。”

笔记中的字句,让余火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试图理解这些字句背后的含义,试图把握住师傅想传达的信息,他知道,这‘十二地影’所指的是人,还是其他?

“一月寒影,如冬雪之冷峻,二月春风,如春芽之新生,三月石影,如春石之静谧,四月雨影,如春雨之细腻,五月火影,如夏火之热烈,六月云影,如夏云之变幻,七月湖影,如夏湖之宁静,八月藤影,如秋藤之缠绵,九月风影,如秋风之狂放,十月水影,如秋水之深邃,十一月夜影,如冬夜之深沉,十二月骨影,如冬骨之坚韧。”

每一种地影,都代表着一种元素,一种力量,一种情感,余火用心去感受,用心去理解,他仿佛能够感受到每一种地影的存在,它们如同自然界的一部分,无比真实,无比生动。

然而,师傅的笔记,并未揭示出如何找到和驾驭这些地影。

余火苦思冥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会不会与‘十二天网’遥相呼应?天网在明处,而地影在暗处,同样守护着缝尸一脉的香火?

余火微蹙的眉头逐渐舒展,心中浮起这个念头。

他思索着可能的联系,从历史记载到古老的传说,一切可能的线索,都在他的推理之中。

他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仿佛能看到那庞大的天网和神秘的地影,如同守护者一般,默默守护着这个世界,他们的存在,如同苍穹下的两把利剑,一明一暗,一阳一阴,共同维系着缝尸一脉的平衡。

余火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那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他脑海中的画面渐渐清晰,仿佛能感受到躲在暗处的地影,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正在悄然醒来。

这是他的猜测,也是他的预感。

而正是这些躲在暗处的地影,暗藏着铜镜的下落,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轻易现身。

如何才能让地影主动现身?或许,只有陆乘风知道,他是月牙骨的元老。

陆乘风,这个在月牙骨中,拥有着特殊身份和地位的名字,似乎与这个神秘的地影有着某种联系,然而,关于陆乘风的过去和背景的故事,如同地影一样,隐藏在一片迷雾之中,让人难以捉摸。

月牙骨,这个缝尸一脉的秘密基地,以守护一种古老的力量为使命,而这种力量,据说与地影的存在密切相关,陆乘风作为月牙骨的元老,自然有着与众不同的能力和责任,他的智慧和经验,让他在地影的问题上,有着独到的见解。

然而,地影并非寻常的存在,它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诡异的现象和未知的危险。

在月牙骨中,有一部分人认为,地影是他们一直守护的那个古老力量的源头,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地影是一种威胁,需要被彻底消除。

陆乘风处于这个矛盾的中心,他的决定将决定月牙骨的未来,甚至可能影响整个缝尸一脉的命运。

然而,他面临的困境并非简单的黑白分明,而是充满了复杂和矛盾。

但余火主动提到地影的时候,陆乘风眼神中有些迷离,毕竟关于地影的秘密,他原本想一直这么隐藏下去。

可陆乘风知道,余火身为门主,肩负着光复缝尸一脉的重担,始终绕不开关于地影的存在,长痛不如短痛,不如尽早告诉余火真相。

“门主,地影,他们其实不是人,而是缝尸一脉的祖师爷,通过一种禁术,让死者复活,好让他们听命于缝尸一脉,为缝尸一脉效命,尤其是为缝尸一脉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陆乘风说到一半,顿了顿,表情有些严肃,接着说道:“至于地影……地影的出现与消失,与月亮的圆缺有关,满月时,地影的力量最强,自然就会从地下钻了出来,而月缺时,地影的力量最弱,会回到地下。”

陆乘风是说法,让余火听了,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师叔,你的意思是,只有在月圆之日,通过缝尸一脉的一些禁术,才能把他们召唤出来?”

“你可以这么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