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影侯 > 第0908章 有钱我们认真的

大明影侯 第0908章 有钱我们认真的

作者:醉颜7点5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总有一些人,要踏出第一步的,来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

就好比如今的兵部一样。

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扫视了一眼大堂,看着其他人,对他们的表现都一一看了一遍,来确认每个人大概到底在想些什么。

毕竟现在还在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支持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人。

道理也非常的简单。

之前有二心的,要么被处死。

要么被流放。

最好的也被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这件事情在当时还引起了朝廷大部分臣子的不满,当今皇帝朱允文把那些证据摆出来的时候,那些人一个个都偃旗息鼓了,至少不在这件事情上反对了。

现在成长起来的一批人,可以说是对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政策非常的理解。

他们毕竟是新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所以和之前所受传统教育的官员不一样。

所以现在大家受到这样的启示,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这种看法不管他们怎么想,最终都要体现在朝廷的政策之上,还有执行力,朝廷需要他们拥有强大的执行力来执行之前的既定政策。

这样才可能稳定发展。

“好了,诸位同仁,情况你们也都知晓了,之前民间传说的没有错。

朝廷要大量移民,在建设开发大明北洲的同时,护卫住它们。

陛下的意思,你们应该懂,现在为什么民间传的沸沸扬扬。

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是真的。”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算是相信兵部尚书齐泰的话了。

他们之前因为猜测,才说的这些,才提的这些,可是没想到是真的。

这个时候,他们松了一口气,因为,事情是真的。

那么责任就在他们自己了。

刚刚他们所说的一切,仅仅只是因为,在这件事情上要表明自己的状态。

这才是他们知道的事情。

得到确认其实每一个人都非常的高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散发出更多的光芒,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把这件事情拦下来。

他们是大明的臣子,但更多的也要为自己而活,所以想要获取更高的地位也是非常正常的。

“陛下,想要我们做到什么样的状态!”

开口的是刚来的康石,新晋兵部郎中,年龄不大,学的是最新的战争与资源学。

当然辅助学习了不少东西。

他说皇明军事学院三期生。

现在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了不起了。

在从军事学院离开后,在边境待了三年,又回到了兵部,从小官员做起,没到三年就成为了兵部郎中。

要是不是知道这个人在边境上,出谋划策,打了几场胜仗,帮助朝廷寻找到了不少的资源。

又有着充足的工作经验,恐怕研究有人开口大骂了。

这毕竟是正常的兵部大堂,大家正在开会,其他人没有发言。

你却急急忙忙的在这里说话,还一下子问到了重点。

多少有人不喜欢的。

但是正是因为康石有这样的功绩摆出来,所以其他人都没有过多的说话,但他们也明白康石确确实实说出了他们内心想问的问题。

首先有一点,皇帝陛下有什么想法,不必告诉他们知道,或者说会这样自己明确的问出来,毕竟他们上面还有上官皇帝到底有没有给自己的上司说过,他们也不清楚,这样茫然的说出来,多少是有一些不太妥当。

在皇帝的眼中,他们既需要制定政策,也需要执行政策,所以更多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气急败坏的事情他们已经很少做了,因为当自己想象不出来别人到底在做什么的时候,只能证明他们自己太笨,与其他人无关。

就算是愤恨,也不会背后中伤,因为没有太大的作用。

“大明北洲,现在就是一块白纸,白纸是什么,你们应该清楚吧。”

兵部尚书齐泰说了一句话,然后看着他们,这群人要是自己说道这个份上了,还是没有反应过来的话,那就有些打脸了。

他所知道的至于具体怎么操作,现在还没有定论,不过皇帝自然希望大明北洲有更好的发展。

臣子们要怎样理解,由他们去理解。

他手下的人可不是酒囊饭袋。

现在能够坐在兵部大堂的人,基本上都有多年的从政经验,甚至是对各地的兵事也多有了解。

所以其他也没有做什么隐瞒,这些人都是他这些年看着身上来的,自然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的体会好陛下的意思,然后将这件事情做好,为兵部长脸,为他自己长脸。

有人皱眉,有人若有所思。

总之各自有各自的状态,这个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但确确实实实实在在存在的。

毕竟,牵扯到皇帝的事情,终究是不太容易的。

大家能够走到这一步都不容易,自然希望少出错,牵扯到皇帝的事情,就算是支持也要表现的积极,反对,也不要弄得那么明明白白。

有的时候他们锐意进取,但并不代表一定要同意皇帝的意见,不过在某些时刻他们也清楚,当皇帝的意思表现出来的时候,多少是因为他跟其他人商量过,获得了那些大佬们的支持才会做下去。

所以他们会尽量的考虑自己在这件事情中能够扮演的角色,又能够积极争取什么样的角色。

每当建文皇帝朱允炆的话被提起的这一刻,也是非常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兵部官员们一个个都非常的清楚,现如今他们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大,虽然同时也提高了武将的地位,不过,对于其他各个部门的文臣来说,他们现在还是希望能够打仗的。

只要能够用到战争,用到武将用到军事的时候,那么他们就会一直存在,甚至可以说会一直有更大的进步。

接下来是自由发言时间,齐泰竟然希望他们畅所欲言,就不会过多的去干涉,由他们自己来说服彼此才是最重要的。

他这个时候只要做好一个引导和最后总结工作就可以了。

“看来陛下是有意加大改革了!”

“陛下,要建立新的规矩了!”

“陛下,看来是对一些人不满意了。”

“陛下,希望政策不要太细致,但是要有修改的可能。”

“陛下,应该希望,咱们能够通过一些政策,限制一些人。”

“陛下,应该有一宣传领土的知识,培养百姓们对大明帝国每一寸土地的热爱。”

“陛下应该希望朝廷的船业能够有更加大的发展,毕竟要想移民到那里没有大船是做不到的。”

“或许,陛下已经开始谋划西方了,毕竟大明往南往北都已经有了突破,偏偏往西有了各种各样的阻碍,应该考虑到这才是大问题所在。”

每人说一句,大堂里就嘈杂了起来,但没说完一句,每一个人都开始思考,在思考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大家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

能在这里坐着的人都不是傻子,再加上他们都有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这些人说不定也会有更多的想法。

想法归想法,问题归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要由他们自己来想,完全依靠别人,那是不可能的,至少没有人会去同意他们做这样的事情。

但是这样七嘴八舌的,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将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意图,全部都拼凑了起来。

把他们现在所说的完全联系起来就证明了一件事情,皇帝确确实实是这样做的,虽然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但最后的情况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皇帝要动手了。

不管是谁,有现在这种情况,除了好好的想政策,真的是不能够去做些什么其他不好的事情。

毕竟一下子要是做的不好,一定会触怒陛下。

大家又不想冒着险,现在冒这个险不容易。

毕竟,不管怎么做,都有些感觉,对不起自己的样子。

这可是好事,要是真能把大明北洲治理好,这些人肯定会上榜的。

那可是史书实录。

这些话肯定会被兵部自己记录在案的,到时候肯定会入皇帝实录,甚至是那些野史呢,也会记载这个时候所发生的事情。

以后这件事情真的做成功了,他们的名字就会出现在那些记录上,对于他们来讲,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要是在以前他们根本就是炮灰,甚至可以说可能就在某位大人的传记里面随便出现一下子,但是现在他们可以堂堂正正的走到幕前来,操作着整个帝国的军事。

“既然都分析到了,那本官也就不多说了,说说你们的想法吧,陛下的意思你们都猜到了,那么就是要解决问题了,问题这么多,可不是光凭你们现在几张嘴就可以说的清楚的。

现在,给予了机会,就看咱们自己抓得住抓不住了,这个机会陛下给咱们了,咱们也得多上心,你们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现在这些都有大量的位置,有位置,你们想要上来就得付出点真本事。”

工部尚书齐泰还算是比较满意的,至少这些人稍微动动脑子就能把所有的情况都想好,这些事情他也是分析了不少之后才得出来的,当然更多的是皇帝自己所透露出来的意思。

他也对于上次毫不吝啬这些人,要是有真的本事他都推荐上去了,皇帝在各地想要建立长期的军事组织,自然也需要有人主政一方,完全都束缚在兵部的话,对整个帝国的军事发展是不好的。

所以对于自己手下有这一帮能人,他还是非常的满意,这些人能够走到这一步是非常不容易的,如今新政实施,各大学院崛起,能够培养出来的年轻人实在是越来越多了。

这个时代就是人才的时代,哪个部门能够笼络到更多的人才,那么那个部门的新生力量一定会更多,然后带来更多的改变。

这恐怕是当初那些反对建立学校的人所没有办法想到的。

兵部尚书齐泰很庆幸自己当初选择支持了方中愈,建立了皇家军事学院,甚至是派遣了大量的兵部官员进入学习和担任教官。

现在就是回报的时候。

所以说兵部尚书齐泰现在非常满意这种状态,只有这种状态下,他才能够认认真真的回想自己之前所做的事情有什么纰漏,然后规划以后的事情。

和其他各个部门的主官相比,他算是非常幸运的。

皇明军事学院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只培养军事的人,还培养很多有战略眼光的人,所以那里面出来的毕业生在各个部门都是非常受重用的,他的部门也不少。

这非常的正常,毕竟天子的门生大家都想要,自然会想方设法的去邀请,甚至是动用各种各样的关系把他调到各自的部门来。

只不过这样做付出的代价太大,有些人不愿意来,愿意自己做主自然就好说,但有的人背后还有一大家子人自然要考虑的更多,那么在这个时候就能够看出一个人的选择了。

当然,更多的,他需要能够从战场上回来的那些人,那些人见过血之后是不一样的,对于整个战事的谋划,战略眼光超越更多的人。

毕竟战术和战略是不一样的,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有战术却不一定有战略,所以现在兵部需要有这样的人。

整个帝国的发展,更多的需要的是战略,战略眼光能够决定很多事情,战术只能知道一时的得胜而不能长久的胜利,所以更多的是需要战略眼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多的就是一个开阔眼界的过程,毕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自己落入一个怪圈,只在一时的得失上面控制着自己。

齐泰也知道,他不可能把所有的皇明军事学院的学生都弄的兵部来,所以能弄来一个是一个,他们要是弄不来太多,其他部门也不可能带走更多的人,毕竟他们也有自己的发展,更多的还是在军中担任中层干部。

排除那些真正从皇明军事学院毕业的学生,以后其他的官员也是他挑选出来的主力军。

今天看起来他们表现的还不错,至少在最短的时间内都一起分析出来了皇帝的意图。

这让他也非常的满意。

越是强大的人,身边自然会聚集更加强大的人,这样的话彼此都会考虑更多的事情。

他们也确定会在这一刻做好自己的事儿,这才是非常重要的。

兵部尚书齐泰有自己的想法,并不代表其他人的想法就不重要,所以在这一切完全还没有成为定力的时候,他必须要告诉所有人,用心抓住机会。

这是一个必然存在的过程。

./39_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