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影侯 > 第0521章 父子二人的对话

大明影侯 第0521章 父子二人的对话

作者:醉颜7点5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些人注定是要被遗忘的,更何况这还是叛军的人,纵然,朝廷现在已经淡化了,叛军,这个概念,但是燕王朱棣带领的人马,是叛军,是不能更改的事实,就算朝廷,会淡化这些事情,百姓们也是不会遗忘的。

张辅已经战死了。

虽然没有堂堂正正的死在战场上,但是在那一刻,他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全兄弟们的性命,光凭这一点,他就值得大家敬重。

不管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原因,有着什么样的意义,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在这一刻。

张辅就是一位英雄。

其他人看见燕王朱棣和铁铉铁大人,从小树林里回来。

没有人去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只是感觉到,燕王朱棣突然老了。

在那一刻,突然有些心疼。

这位曾经叱咤天下的燕王朱棣,如今竟然像一个垂垂的老人,一般。

信念真的如此重要吗?

信念真的如此让人可怕吗?

燕王世子朱高炽,本来想去看一下,自己的父亲,但是却被自己的母亲拉住了。

徐王妃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管。

作为燕王朱棣的枕边人,徐王妃,心里很清楚,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情,否则自己的丈夫不会变成这样。

但是这个时候她却不能问,也不能让其他人去问。

他们是军人,军人自然会遵守命令,所以不会干涉些什么,但是这里面有可能有锦衣卫的人,锦衣卫的小方大人,虽然很是忠义,但是有些事情说不清楚的。

如果有什么意外。

那又该怎么算呢?

这个时候他们必须小心又小心谨慎,又谨慎,不能落下把柄在其他人手里。

军人可以止住他们的杀意与恨意,但是那些文臣呢,那些百姓呢?

作为在边塞多年的,徐王妃,自然很清楚,有些仇恨,是没有办法化解的,就算是他们愿意,对方也不一定愿意了。

所以她也和其他人并没有去打扰,燕王朱棣。

在休息了之后,他们就重新启程了。

铁铉铁大人,回到了自己的队伍。

“大人,看来这件事对燕王朱棣的打击很大。小方大人,这样做真的合适吗?”

他的副将柳青,向他说道,作为在战场上厮杀了半辈子的人,他们还是跟敬重燕王朱棣的,要不是燕王起兵造反,他们也不会走到对立面。

毕竟他们里面很多人,也是当年跟随王爷们在塞外征战的人,现在这样,其实他们心里也很难受,只是立场不同,大家已经拔刀相向,现在恢复了和平。

或者在他们心里,小方大人这样做的话,是有些不地道的,当然这些话他们不会说出来。

这也是他们一干人的疑问。

章甫,之前跟他们对过战可以说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将军,他们也清楚这样的人,如果在燕王军中,肯定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就算是周末到朝廷这边来,以后的暂时中有了他,恐怕也能减少不少的摩擦?

但是没有想到他如此的忠烈,居然选择了自杀。

“有些东西咱们猜不透,也就不用猜了。那个年轻人在想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这件事情他既然选择做,就一定有原因,咱们把燕王朱棣安全的护送到京师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咱们不用管,也管不了。”

不得不说,铁铉铁大人看的还是很透彻的。

燕王朱棣当初跟他是有纷争的两人,很多事情上都是对手。

不管是之前他们做了什么,这一切都随着愿望,注定投降而结束了。

铁铉(1366年—1402年),字鼎石,邓(今河南邓州)人,元代色目人后裔。

洪武年间,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

历官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在靖难之变时不肯投降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并召集溃败的士兵坚守济南,击退燕王朱棣,在朱棣夺位后被施以磔刑,时年37岁。

后人尊敬其忠义不屈,在各地建立铁公祠来纪念他。

南明朝廷追赠他为太保、加谥号忠襄,清乾隆时重新谥为忠定。

在山东各地,有很多“铁公”祠庙,皆是祭奉铁铉,济南人民更视其为乡土神或城隍爷。

河南荥阳、陕西西安、辽宁沈阳等地铁姓回族均为铁铉后裔。

铁铉性情刚决,聪明敏捷,太学读书时,熟通经史,成绩卓著,由国子生被选授礼部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

曾经审理悬而未决的案件,立刻就做出了合理的判决,其才干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朱元璋赐给他“鼎石”的字。

建文帝即位后,铁铉升任山东参政。

1399年(建文元年),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发动叛乱。

朱允炆派大将军李景隆讨伐,时任山东参政的铁铉负责督运粮饷。

李景隆战败,河北及山东北部各城守军皆望风而溃。

次年四月,朱棣在济南城外大败李景隆,随之包围了济南。

此时,济南城内只有都指挥盛庸所部,兵力单薄。

危急时刻,正在外地为李景隆的北伐军运送粮草的铁铉闻济南危在旦夕,火速赶赴济南,与盛庸歃血为盟,约定死守城池。

1400年(建文二年)六月八日,燕王叛军兵临济南城下。

朱棣曾令人用箭将一封劝降书射进城内,铁铉见信后随即效仿此法回信一封。

朱棣打开一看,见是《周公辅成王论》一文。

原来,铁铉意欲借此奉劝朱棣要效法辅佐侄子治理天下的周公,忠心辅佐侄子朱允炆。

见劝降不成,朱棣遂下令攻城。

而铁铉督众,矢志固守。

致使朱棣久攻不下,只好将济南合围。

再后来的日子,铁铉跟朱棣干起来了。

也就是这样,燕王朱棣和铁血之间可谓是最大的对手。

但是现在这一切都随着燕王朱棣的投降,而消失了。

“儿臣参见父皇。”

七岁的小太子和建文皇帝朱允文在大堂里相见。

“皇儿免礼,起来吧。”

这一段时间来,建文皇帝朱允文一直很忙,他沉浸在,朝廷平叛大军获胜的的惊喜之中。

锦衣卫那边也来了消息,中愈要回来了,而且燕王朱棣也要被压进近京师。

这段时间他心里很是高兴,就不像是一个帝王。

看见自己的儿子来看他,建文皇帝,朱允文,心里还是高兴。

“皇儿,今天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平常的时候都是他去宫里看他。

也没有将他带进自己的宫殿之中。

毕竟这里是他处理政事的地方。

“父皇,没什么。就是想过来跟您聊聊天。”

七岁的小太子,就那样说着话。

看着却不太正常。

建文皇帝朱允文却没有想那么多。

这个时候他正需要别人来帮他分担这份喜悦。

“哦,快过来。”

建文皇帝,俯下身来将自己的儿子抱了起来。

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开心过了。

朱文奎坐在建文皇帝住一年的怀里。

“父皇,老师,是不是要回来了?”

小太子的声音,还有些奶声奶气,但是他这个时候却显得很是从容,眼睛里也透露着聪慧的光芒。

建文皇帝朱允文听后愣了一下,他还没有想到,自己儿子口中的老师是谁?

突然他又想起来当初给了中愈在东宫一个挂职,东宫行走的职位。

这个时候他笑了一笑,原来皇儿说的是这件事啊!

“小方老师啊,他很快就会回来的。皇儿,是有什么事想跟他说吗?”

建文皇帝朱允文,虽然不想预测自己的儿子,他心里想到的却是其他的,是不是有人在太子身边,说了些什么?

让太子对方中愈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那倒是没有,只不过,之前小方大人写的,小猴子的故事,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还是很想念那个故事,也想听听老师把那个故事说完。所以就问问。”

建文皇帝朱允文的的脸色立马就放松了啦,看着也比之前和蔼多了。

他的心里也松了一口气,看来是没有其他人,把这个主意打到皇太子身上。

太子年纪还很小,这个时候不能有任何的差错,要是有人真的在这个时候借着太子的时候,做一些事情的话,恐怕太子还很难意识到。

建文皇帝朱允文,这个时候松了一口气,既然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现在还是能跟他谈一谈中愈。

“哦,原来是这样啊,皇儿不必担忧,小方老师很快就会回京师了,到那个时候你可以去找他,跟他多聊聊,让他教教你这些故事。小方大人的本事也挺了不起呢,你要是想学也可以跟他说,让他多教教你。”

这倒是真话,现在京师里谁不认为,方中钰的本事很大,连他的父亲,方孝孺方先生都认为自己比不上他。

越来越多的人想和小方大人攀上关系,不仅仅是之前,他是锦衣卫的时候,而且现在他们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

能跟他攀上关系,恐怕对以后的帮助会更大。

连带着连廖氏兄弟,还有之前跟他交情还不错的,那些公子哥们都进来受到了热捧。

有不少人的夸赞,他们眼光独特,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就看到了,不一样的方中愈,而且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打好了关系,以至于现在在别人苦苦寻求关系的时候,他们已经率先踏入了那一方的阵营里。

这场战争,收货的人很多,不仅仅是朝廷,而且还有那些跟着廖师兄弟的公子哥们。

他们做的事情帮助朝廷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论功行赏肯定是少不了的。

这一点,朝廷自然会讨论,也有人会把他们的功劳,画上等号,给出相应的利益,答复。

没有人会忽略他们的功勋。

“真的吗?父皇,小方老师,真的要回来了吗?还要真的能跟他一起学习吗?”

朱文奎有些不太相信,毕竟有些事情。

皇宫里管的还是挺严的,就算是方中愈,有着东宫行走,这个职位,也不是他能随便教些东西的,东宫,还有不少老师呢?

“这是自然,朕何时说过假话,皇儿既然有这个兴趣,可以去问问小方老师,看他有没有时间,教你的你?只要你愿意学,想必他是愿意教的。”

儿臣叩谢父皇。”

朱文奎,立马从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身上离开。

向他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礼礼。

恐怕在之前他从来没有如此正式恭敬的,向自己的父皇,行过这么大的大礼。

两人又在一起聊了聊天之后,太子,朱文奎一变离开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的空间里,离开的时候,太子朱文奎的脸色就变了,刚刚的笑脸也收起来了了。

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些什么,立马就转身离开了。

跟在他身边服侍的太监和宫女们匆匆的看了彼此一眼。

便又低下头跟着他去了了。

留下了建文皇帝,朱允文一人在大厅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或许他刚刚刚感受到了什么,却总是抓不住。

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方中愈,真的要回来了,还有燕王朱棣。

对于燕王朱棣,他的四王叔,他有太多的话想要跟他说,也有很多的事情要弄清楚。

当年太祖高皇帝留下的遗物,他一直都带在身边,时不时还会打开看一下,现在那些东西恐怕要有个交代了。

别人不知道,但他自己心里清楚,也许真的如有些人所说太祖高皇帝当年真的是想把皇位传给燕王朱棣的,只不过因为种种的原因才选择了放弃,但是在那个时候,却没有办法,将建文皇帝朱允文,更加大力的的的,培养。

所以才引起了现在一系列的变化。

有些消息是瞒不了的,也没有办法,忙。

太子朱文奎,和建文皇帝的谈话,没有多久就传到了,锦衣卫这边。

这样的消息,又飞快地向京外传递。

他们要传去给方中愈知道。

不管这里面到底牵扯什么,既然知道了这个消息。

让自家大人快速的知道也是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雨辰先生做的很好。

这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