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影侯 > 第0515章 都欠朕一个交代

大明影侯 第0515章 都欠朕一个交代

作者:醉颜7点5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建文皇帝朱允文有他的考量,方孝孺也有他的想法,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却必须维护到,统一的一个整体,那就是,方中愈到底在这件事情上,除了多大的力量,这一切都来源于什么?

一个想要弄清楚真相,一个想要保护自己的儿子。

没有太多的试探,只是把事情说清楚。

思考了一会儿之后,方孝孺,做了回答。

“陛下,臣之前,和中愈探讨过,中愈做的这些事情,有一部分,确确实实,是臣告诉他的。之前,他在汉中一地,游学的时候也跟那里的老师们学习过一阵,所以很多东西跟他自己有关。”

这算是承认了,承认了,有一部分东西跟自己有关,但是他没有完完全全的大包大揽,说全部都是自己的。

因为不现实。

如果,他说那些东西都是他教的话,这就有一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方孝孺自己本身不会那些东西,如果他真的会的话,就不会是现在这个状态,也不会再,燕王叛军打过来的时候。

出的那些主意,完全都是,坑害朝廷的,虽然他本身并没有那样的想法,只不过是自己,在知识方面的欠缺,而引起的一系列的问题。

既然如此,陛下,只不过是想要一个结果,那他就给陛下一个结果,至于,事后,会怎么样?

那,现在不需要考虑,况且自认为还是了解建文皇帝朱允文的。

他现在问这些问题,只不过是求一个心安,如果已经得到了他想得到的结果,自然就不会再这件事情上多加追究了。

帝王心术,如果用在他身上,目前其实没有太大的作用,毕竟他们家一家的干系,都跟建文皇帝朱允文,息息相关,不会因为他们做了什么事情,反而会影响到他们之间的关系。

“那就好,那就好。”

建文皇帝朱允文,似乎放下了些什么,松了一口气,看了看方孝孺。

他的老师现在,脸色很是严肃,没有,往日的那样,感觉和蔼,只是觉得,真的很严肃。

方孝孺,自己也没有感觉到,他的脸色,似乎太严肃了一些,也许是因为,中愈在这个时候会受到他的回答,的影响。

大明从来都不缺少聪明人,建文皇帝朱允文,恰恰就是其中一个,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他可能没有太多的想法,但是,作为皇家中人,涉猎过多,是他们本来从小到大就要做的事情。

对于中愈,在前线所做的事情,他完全就是默许的。

他现在唯一跟,中愈冲突的,就是,可能心里还是希望燕王朱棣,死在前线的,但是,现在看来,至少前线的诸位统帅,希望燕王活着的。

“老师,还是之前拜托您的事情,希望您早做考虑,恐怕过段时间,这件事情,就要做了。”

“陛下,放心,臣一定会,给陛下一个好的交代的。”

方孝孺,答应了下来,这件事情,既然他做了,那就要把它做好,更何况还牵扯到自己的儿子,方中愈。

如果是别人,他也没有必要这样尽心尽力,但是,那个孩子,那个,现在17岁就已经,把家国天下单在身上的年轻人,他为了他,必须要做这些。

大殿里的风,似乎缓慢了一些。

两个人,在说完这一番对话之后,就停了下来。

没有人率先开口,也没有人离去。

“陛下,前线又有新的军报过来。”

立马,就有侍卫,进来汇报,他们之前,一直守候在大殿周围。

本来这份工作应该是皇上身边的内侍做的,但是,因为之前,中愈在皇宫内,杀了不少的太监和宫女,所以,现在这些工作都有锦衣卫的人接手了。

曹文越,曹大人,对这件事情并没有太多的抵触,只不过,在,中愈把那封,建议提上来,之后,立马签字放行了,对于他来说,中愈做的事情,现在让锦衣卫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乐意看到的。

“是吗?快快拿过来。”

前线的,600里加急,一直送的都是重要的信息。

建文皇帝朱允炆,一听到这句话就知道,前线又有重要的信息了。

前来报信的,锦衣卫,立马上前双手捧着那一份前线奏报,向着建文皇帝朱允文走去。

建文皇帝朱允文,看了之后,沉默,一般,然后非常的高兴,笑了笑说道。

“好好好好。老师,中愈又力大功了呀。”

建文皇帝朱允文伸手将刚刚的,奏报,递给了方孝孺。

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方孝孺也感受到了,建文皇帝的开心,但是,他还是忍住了自己的好奇与欣喜,慢慢的看着。

一打开奏折,他的脸色就有了些变化,因为上面提到了,又是他的儿子,方中愈。

当他把整封奏折看完才知晓,自己的儿子居然独自一人进去劝降,王爷。

那可是燕王府,当年太祖高皇帝,下令修建的,燕王府。

更何况还是在两军交战,燕王,叛军失败的情况下,大军围困燕王府,任谁来说那都是一个危险的境地,中愈居然敢自己一个人进去劝降燕王朱棣。

他不知道,是该赞叹自己儿子,有勇有谋,还是再说,忙里莽撞。

毕竟,谁也不知道燕王府了,也会是个什么情况,看着奏折里你的描述,中愈是在,燕王困兽犹斗的时候,一个人进去的。

换作是他,恐怕根本没有这个胆子,这并不是说懦弱,只是方孝孺知道自己真的不会那样做的。

就算自己在前线,也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这样的事情的。

“贺喜陛下,燕王朱棣,已经投降了。这是朝廷之福,陛下之福啊!”

方孝孺,看到这里的时候,立马向建文皇帝朱允文,道喜,毕竟真的是可喜可贺呀。

三年了平叛战争,已经打了三年了。

这三年来死了多少的人。

朝廷准备了多少的钱粮,浪费了多少钱良在这上面。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特别的担心。

如今,燕王朱棣已经投降了他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这都是,中与的功劳哇。”

建文皇帝朱允文对着方孝孺说的,他看着方孝孺的眼睛,想要知道,老师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陛下,过誉了,中愈,只是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这也是陛下,统帅有方,才让前线的将士们将这件事情做得更好,没有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也不会有这一次战争的胜利。”

就算这件事,和中愈有关,中愈立了大功,方孝孺也不能承认,至少不能把这个功劳,完完全全算在他头上。

中愈的头还太软,扛不起这么大的功劳。

那顶帽子压在中愈的身上,只会让他成为朝廷的众矢之的,就算陛下不介意,也会有人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说的。

平叛战争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更不是锦衣卫,的事情。

是整个朝廷的事情,朝廷的所有部门都在为这件事情忙碌着。

特别是,这一段时间以来,所有的部门都在忙碌着,没有一个部门,闲着,要是中愈真的赶一个人把这些功劳都拦在手里的话,恐怕他就走在了朝廷的对立面,走在了所有部门的对立面。

这是方孝孺不愿意看到的。

“哈哈,今天事情终于了结了,朕很高兴。传令前线,给众将士庆功吧!”

“这个是当然的,陛下由此仁心,前线的将士们会感激陛下的。”

方孝孺,没有主动提起,终于在前线训练新军的事情。

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没有提起,虽然他们刚刚都在那一封奏报,看见了,但是两人似乎很有默契的将那件事情隐去了。

并不是不愿意讨论,他们也想讨论,但是在这个时候,两人似乎都保持了沉默,因为他们对这件事情了解的不深,不能妄加猜测,建文皇帝朱允文,心里也很着急,但是在这个时候,他没有得到明确的证据之前不能做出决定的,也同样,他不知道自己儿子到底在做什么,但是他知道,中愈考虑的每一件事情都比他考虑清楚,至少在这些事上,他自认,没有,中愈,考虑的周到,所以他选择了沉默,他把这件事情提起,中愈回来,终于自己解释。

因为他害怕自己,把这件事情弄得更砸了,因为他的掺和,恐怕会影响到中愈。

太多的事情会,坏在一个细节上,这是方孝孺,做官,这么多年,得到的结果。

所以,他必须谨慎又谨慎,小心又小心,当自己没有十足的把握的时候,这些事情,一定不能从他的嘴里说出,就算是一丁点的抱怨,或者是评价都不行,所以,他必须要等,中愈回来,自己,给皇上解释。

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孝孺,又聊了一些事情,之后,方孝孺就离开了。

除了皇宫的方孝孺没有说其他的话,只是吩咐轿夫,立马往家赶。

家里的轿夫都有些奇怪,往日里老爷都是慢条斯理的,慢吞吞的回家,一点都不着急,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好像很着急的样子,但是自家老爷,脸上的欢喜,他们是看得见的,那是当初,少爷,封官封爵的时候,自家老爷才有那种笑容。

他们不禁有些好奇,但是却没有开口问,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有些事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没必要知道,知道了,可能会引祸上身。

自家少爷在锦衣卫里面做事,他们,知晓这些规矩的,所以并不会轻易去犯这些错误,给自家公子和老爷添麻烦。

建文皇帝朱允文,当然没有忘记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所以也着急了,那些留守在寝室里的,朝廷六部的官员,让他们给前线的将士们,犒赏。

在以往的情况下,犒赏三军,都是,在战争完完全全结束后,坐的,但是现在建文皇帝朱允文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虽然还有一部分在外地逃窜,军队,但是,既主力已经澄清,那就没有太多担心的事情了,所以立马下令,让更多的,士兵享受到朝廷的善意,享受到他的恩赐。

收获人心也就是这样做的,见皇帝朱允文在这件事情上做得很好。

这段时间他在皇宫里仔细的翻着呢,当年太祖高皇帝留下来的东西,不仅仅是在用人,还有在做事方面。

太祖高皇帝有他自己的一套,那是因为他从布衣成为天子,一步一步走过来,获得的经验。

但是建文皇帝朱允文,他没有,毕竟他是长在皇宫里的,一直接受的是正统的皇家教育,而且从小锦衣玉食,高高在上,有很多想法都是不一样的。

他必须从他的爷爷留下来的经验中,获取自己的经验,然后用在治国上。

这是他之前一直没有体会过的事情,毕竟当初他只能靠想当然。靠嘴来解决一些事情。但是中愈出现之后告诉他,皇权,臣权与君权之间的关系。

老百姓们有老百姓们的想法,大臣有大臣门之间的想法,当初太祖高皇帝,认为那些贪污的人都该死,所以剥皮充草的人很多,但是,他,继承皇位之后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并不代表他的内心,就很喜欢那些大臣,他对某些大臣还是有些看不惯的。

但是,有些事情他不做,并不代表,他就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仅一味地重新启赋,就代表着他,是有这样想法的,当初也许只是一个契机,他重新启用锦衣卫,是为了更好的掌控京师,至少燕王朱棣那边的密探,就是毁在锦衣卫的手中。

锦衣卫的手段有多高超,他并不了解,但是,他只要相信,锦衣卫是忠于建文帝,他自己就行了,

这一点,他从来没有怀疑过,天子亲卫,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称号,那是一种荣誉,是一种传承下来,几十年的事情。

如果真的有人做了,对不起,皇家的事情,会有人惩罚他们的,至少锦衣卫内部就没放过他,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建文皇帝朱允文是非常放心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