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影侯 > 第0469章有人盯着最好了

大明影侯 第0469章有人盯着最好了

作者:醉颜7点5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时候,聪明人太多了,也不是件好事。

随随便便,自己动动手脚,都会有人猜得到。

这也许会是一个趋势。

中愈还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被别人猜到了。

在黄子澄的大帐里,刚刚的那一番话出来之后,大家的脸色都变了!

驸马爷是个什么情况,难道大家都不清楚嘛,刚开始讨论的时候带觉得没什么,现在被赵永乐一点破,他们就赶忙低下头。

驸马爷手下,可是有40万兵马,现在他正在前线打仗,就算是稍微透露一下一点颜色,恐怕也不会放过他们吧!

况且锦衣卫现在有能力把军队都训练得如此出色,更别说那些情报人员啊!

他们怎么能够确保,在这一分谈话会不会传出去呢?

时间过得并不慢。

这短短的时间,大家都把这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都想得清清楚楚。

甚至是这带来的影响,他们也都肆虐了一番,想来思去,似乎对他们并不好。

如果这一番话传出去的话,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云一呀,这些话以后就不要说啦。还是着眼于现在的情况吧,看看大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多出出主意吧,说这些话没有什么用处。”

黄子澄,在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听着他们说这个时候发言了。

相当是把这件事做了个总结吧!

对于云一的说法,他是拒绝的。

所以,把这件事的重点放在了解决方法上,而不是在讨论这件事情,带来的威胁。

云一听见他这样说,真想争辩几句,但是看着他那,并无二意的眼神。

想了想,还是选择放弃了,只是脸色有些不好看。

也许在其他的场合他还是会把这番话再说一遍。

就算是别人不看好他,他也要把这个观点,坚持到底,方中愈迟早会成为大患的。

不管他们,看到了没有,但是现在没有人支持他的观点,没有人站在一起和他共同讨论这件事情,也就是说别人就算是看见了,也把这个观点放在了脑后,至少目前还不愿意站出来,他可能是第一个。

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他并不是不懂,只是总要有人打头吧,难不成大家都在等别人?

等来等去最后还是会被别人钻了空子,这又有什么用处?

文臣文臣,该做的时候还是要做,他不能对不起自己读的这圣贤书。

不管别人怎么说,怎样办,现在他也只是暂时把这个想法停下来,并不代表他就会改变观点。

“既然如此。我们就听大人的吧,还是把这些事先考虑一遍,现在咱们能怎么解决,或者说有些其他的想法,至于关于方仲愈与驸马爷之间的事情,目前,个人认为,不太适合在这里讨论。”

看见连大人,都支持自己的想法,赵文乐信你,还是有些高兴的,不管大人是不是真心的站在他这边,至少目前,他是公开表明。支持锦衣卫方中愈的,其他人有什么想法不欠他也不想管。

本来他就不是一个把阴谋诡计看的很重的人,他还是希望能堂堂正正的。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况且现在燕王的叛军还没有平定下来,这个时候就穿多少,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就算是文臣与武将有冲突,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这并不是识大局的表现,他不相信,云一,不知道这件事情,可他偏偏还是坚持把这件事一提出来,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阴谋,他现在还不知道,但是如果让他知道了,他现在也有些纠结,到底要怎么办?

赵永乐提出来了,这个想法,但大帐里又是一片安静,似乎大家都没有往这方面考虑过,现在突然这件事情说出来了,那就要好好说道说道。

大明文武分治,老一辈的勋贵已经被太祖高皇帝杀的差不多了,那些硕果仅存的,爵位不高的,现在也基本上不管事了。

现在上最活跃的也就是魏国公徐辉祖还有驸马爷梅殷。

其他的几位大将军也都是在军功上,有了显著成绩之后才提拔上来的。

长兴侯耿炳文跟大将军自从上回被李景隆替代之后再也没有发了声音,每天都在家里逗孙子,并不管外面的事情。

所以这个时候并没有人,想到他皇帝对于他到底是什么想法,没有人说的清楚,当年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见了皇帝又想快速的平叛,所以才会做出那样的命令,让李景隆去替代了耿炳文,但是现在,建文帝的想法,因为中愈的参与,到底有什么改变,真的啊,难以琢磨,如果建文帝真的没什么改变的话也,不会放任方中愈将锦衣卫发展的如此之大,况且京师里出现的那些新兴事物,难道没有建文帝的首肯,真的能办得这么大。

太祖爷定的是士农工商,本来一切都按着着良好的秩序发展,但是锦衣卫一场判断这一切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虽然不是从底到上的彻底改变,但是多少有了些影响,再加上京师现在各种各样的团体,已经将这固有的成绩打破啦!

不说别的,直说,食品行业行贿和印刷行业协会,已经让食品和印刷这个行业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再加上大明报和逊志报的已经让商业在京师迅速发展起来啦,更何况还有廖氏兄弟的商行货栈。

现在打着廖氏兄弟货栈的名号出来的东西可不是少数。

南来北往的各个重要大道上都有打着他们旗号的,马队和车队。

沿海和江面都有他们的船队,可是力量的象征,也是商业繁荣发达的象征,虽然没有后世的那样繁荣,但是在这个时代能把商业发展的如此规模也算是有本事了,况且如果朝廷没有在这上面开后门,说什么也是难以让人接受的。

既然如此,朝廷都有了,各种各样的变化,难道真的要抱有一望的思想在那里止步不前吗?

赵文乐,现在心理想法很多,他不仅要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家里的人考虑,虽然是个不大的家族,但是能往上爬,为什么要屈居人下呢?

“现在还是帮助朝廷拿下燕王叛军,再说吧!咱们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不要添乱子,这个时候多看,多想,多和还在京师里的大人们聊聊,把这里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他们,这也是可以的,所以呢,不用太着急,燕王叛军才是最重要的。”

“是,大人。”

其他人意思,也就意思意思了,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自然是没有必要继续在这件事上深究啦!

众人又谈了些闲话,也没有的出一些一致的结论,所以在最后,那就听从黄大人的意思吧,先把叛军的事情处理好之后再说,至此以后他们就离开了。

各自相熟的都在讨论刚刚他们进行的话题,这本来就不是什么紧急的事情,他们也没有因此而产生一些大的分歧,这些人都是朝廷的官员,平常也有些难,就算他们一起从黄子澄的大帐里出现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别人也不会多考虑到什么事情况且这是在战时,这些文官近期也做了不少的事情,就算是在军营之中也帮助朝廷做了不少的事情,地方百姓,还有官员对他们也是很感谢的,虽然他们做的事情可能并没有那些基层官员做的事情多经验也没有他们丰富,但是从大局观,政策上来讲他们是比他们优秀很多的,这也就是,外派文官所带来的好处,恰恰说明了中愈他们做的挺好的,在这个问题上他已经提前考虑到了这些事情。

“永乐,你刚刚说的那些事情,是不是因为,你?”

赵永乐的好友跟他聊了聊,言语中暗示的意思也很清楚。

那就是他是不是跟锦衣卫也是一伙儿的?

“打住,我只是就事论事,而且现在也没有那种,说法,咱们也没必要瞎猜,况且,那个年轻人,我确确实实,听好奇的,他做的这些事情,在我要是那个年龄是没有办法做到的,所以他能做到这一步,我真的觉得很了不起。”

赵永乐,谦虚了一下,不过说的也是心里话,毕竟,这么多人,这个时候他要是太过招摇,也有些不好,所以说呢,这样就是最好的。

“不过这倒是句实话,除了练兵这件事情,其他的他做的一去就做的不错,听你这么一说,我感觉他的年龄真的太小啦,在他这个年纪做出这样的事情,却确实让人意外又让人佩服,如果不是我已经是文官了,说不定我也得去他手下混个一官半职当当,说不定也能在战场上大显威风,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

“对啊对呀,确确实实是个了不起的年轻人,不过现在咱们文武有别,咱们也不必过于担心,但是不要忘了。希直先生,现在正在努力的完善自己的思想,咱们去听听启之先生怎么说也没有,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况且希值先生,现在名望越来越高,咱们要是能得其指点一二,以后的日子恐怕也会好过一些,你们说呢?”

果不其然,人以内聚,物以群分,能跟赵永乐一起的人,自然想法都还是相接近的,这么快就从钟意的身上,想到了他的父亲方孝儒的身上。

大明的事情很简单,要么文要么武,只要在官场上,逃避不了这样的事情,但是文臣和武将,目前还是有一些矛盾的,虽然这些矛盾并不大,但是现在是战争时期,武将的功用肯定要大一些,如果,以后稳定下来了,文臣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现在他们竟然不想落后,那就得获得更多。

所以总得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地位提得更高一些,正在锦衣卫做了这样的事情,也恰恰给了他们机会,就算不能入军方,能从一些侧面,男的关系也好啦!

“这倒也是,希直先生,一心求学,现在又在论证道理,虽然之前希直先生出的主意,对于朝廷来说,并不好,但是这段时间来,我们也曾经说他已经很久没有在朝廷上,提出一些,不合适的建议啦!想必这一切的一切都跟,方中愈那个年轻人有关,现在看他能把,这一新的事情都做的很好。

而且太有才情值得咱们大家学习,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真的有机会跟咱们回去啦,还真的应该去拜访一下希直先生,就怕到时候,它的门槛太高了呀。”

赵永乐又调侃了一句,不是他不正经,是因为他真的觉得也许到最后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进方家的大门儿,方家以后的地位会越来越高,就平方中愈现在得到的军功朝廷给他的封赏,都不为过,甚至仅因为以后的官职也会给他加深到那个时候方家更加的显贵了,他们都不一定,够格去给方家做一些事情。

不得不说那些之前时就跟着房东一,做事的那些人眼光真的很好,这段时间他们也都听说了,各种干的事情,在他们手上都做的很好,方中愈几乎都是放权的,什么事情都不干涉除了一些大的方向以外其他的都让他们自己做主,也正是有了极大的自主权,才让和方中愈有关的事情都做的很好,比如说廖氏兄弟的货站,比如说大明报逊志报他们也是听说啦,大明报和逊志报证在各地开办分社,准备大力开发各种干的报刊,甚至是一些私人的文章也可以印制出来,当然,只要不是,反抗大明的基本上现在都可以向公众引发这也是他们做的一项改革,只要你能拿银子,只要不是太反正的东西都可以。

不得不说,挺佩服他们的脑洞的,现在做什么事情都能跟钱挂上关系,但是如果没有这项运动的话,现在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支持,乃至锦衣卫新军,所以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这些事情他要是不做别人也会做的,他竟然做了就要把它做的更好,更完善。

有人盯着他们,自然是最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