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八百九十三章:北府秘闻

民国诡闻实录 第八百九十三章:北府秘闻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刘裕修建北府衣冠冢不久,他就已经病逝离世,死亡时距离告祭北府阴兵,也不过才过了两年,这么短的时间,别说再次北伐,就连整顿兵马都来不及了,就此带着遗憾被葬入北府衣冠冢。

刘裕虽然死亡,他的后继者却继承了他的北伐意志,大概八年后,宋文帝刘义隆开始组织元嘉北伐。

这一次,刘宋和北魏几经拉扯,基本上算是打了个平手,疆域未曾改变太多,算是又回到了战前。

此后,南朝的宋、齐、梁、陈多次组织北伐,草草无名,最终被隋朝给吞没,同时,南北朝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迎来隋唐大一统时代。

宋思媛介绍完她找到的资料,岳观潮看向她:“那也就是说,宋武帝刘裕确实葬入神农架了?”

她点点头继续解释:“我们找的这些资料,一部分出自《襄阳方志》、一部分出自《世说新语》,其中,襄阳方志记载了阴兵过境以及巫山神女的传说,并不涉及刘宋北伐,唯有《世说新语》这一部分,记载了宋武帝北伐和告祭北府阴兵。”

“巧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是刘义庆,我们在金阁老那里拿到的《南朝士史》的作者也是他,此人的身份是刘裕侄子,这本《世说新语》记载了南朝时的世人思想以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展现出南北朝时的社会风貌,这个故事被收入在德行一卷,借由鬼神之说肯定了宋武帝刘裕的功绩。”

“我猜测!”宋思媛看向他们:“宋武帝告祭北府阴兵,刘义庆把这故事编入世说新语,很可能是为第二次北伐造势,要么是奉刘义隆命所做,要不然,就是讨好刘义隆,这人能有这样的行为,完全是为了保命……”

此人是刘裕的侄子,也是刘义隆的亲堂兄弟,早年间曾经跟着刘裕攻打北方,算是刘裕礼遇有加的宗室子弟。

刘裕北伐无望去世后,将刘宋江山交到宋少帝刘义符手上,此人年少青春,喜好游狎,对国事、国丧、朝务完全不感兴趣,只喜欢宴饮游乐,且越加奢靡,辅政大臣徐羡之、檀道济,只好假借皇太后命令废去帝位,同时,拥立刘裕第三子刘义隆为帝。

刘义隆正是看到少帝被废的前事,这才格外注意积累威望,同时,也很忌讳再来一次废位,开始诛杀比较近的宗室、功臣、朝臣。

刘义庆此时尚在京城建康,为了躲避灾祸,就假借星象犯冲的名义自请离京,这才离开京城去外地赴任,以此躲避刘义隆的猜忌。

也是在这一情况下,刘义庆邀请社会名流和文人雅士,在他的外任地编写起《世说新语》,这期间,刘义隆第一次元嘉北伐失败,甚至,直接将原本已经存在的疆土给丢失了一部分。

这次北伐失败,对他的威望而言是一次重大打击,他想组织起第二次北伐,那就得鼓舞士气,师出有名。

这文章出现在世说新语之上,以宋文帝第一次北伐成功告祭北府英魂为内容,实际上就是在为第二次北伐服务,在南北朝清谈玄学的氛围之下,算是以鬼神之说为北伐师出有名造势,同时,也以英魂等候佳音之说激励士气。

宋思媛叙述完自己的猜测,继续说道:“综合玄书铁券、襄阳方志、世说新语的内容来说,我们大概可以还原出刘裕把自己葬入神农架的意图,目的只是为了北伐顺利,而非是真的告祭北府英魂,至于他是否真的把鱼佩戴进陵墓,这一点仍然存疑。”

“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大概在刘裕在位末期,神农架附近出现过大规模的阴兵过境,这个事件被记录进襄阳方志,与此同时,这个事件也被刘义庆利用,以鬼神之说为刘义隆北伐造势,这才通过历史记录流传到现在。”

她顿了顿,语气神秘起来:“至于阴兵过境是否为真,距离那个时代太过遥远,古人又擅长以鬼神解释未知,估计带有不少添油加醋的描述,如果当时真的有的话,大概,是神农架本身就存在着什么特殊世界。”

“这样来看,那我们的猜测就完全失误了,也许,神农架类似迷宫的空间,很可能不是鱼佩形成,而是以前就存在,之后,刘义隆的风水术师观测到这一状态,还以为是阴兵作怪,这才有了他设祭坛告祭阴兵的事情。”

“之后,他很可能将鱼佩给带进英魂冢,这些东西又让神农架的环境发生了部分改变,形成了我们如今听到的景观。”

说到这里,刘裕的北府英魂冢在神农架基本上是确定了,宋思媛又问道:“那你们这次,到底找到方法了吗?”

岳观潮长呼一口气摇摇头:“没啥进展,那鱼姑神叨叨的,只说花老板是鱼神亲自定下的弟子……”

岳观潮长话短说,将鱼姑和他们的计划大致交代给她,宋思媛听完全程,不得不唏嘘起来:“花老板还有这身世,可鱼姑说的就是对的吗,谭雁邱怎么说?”

徐侠客说道:“谭老板也不怎么相信鱼姑的话,可这鱼姑在临走时,告诉过我们,如果想求证她说的话,可以亲自找落神师傅看看,那龙王庙的崔道士擅长这个,估计,很快就通知我们去观落阴了。”

宋思媛听着观落阴的介绍,好奇问道:“这观落阴也叫落神,是不是襄阳方志里记载的落神术是一个东西?”

这一点,岳观潮暂且不知,摇头说道:“不清楚,不过孙大乔说了,观落阴是江水以南问事儿的方式,就跟东北的跳大神是一样的,我想,既然传承了那么长时间,多半只是称谓有出入,实际是还是巫祝通灵那一套。”

“那要是这样说的话,刘宋时代这些风水术师去拜会阴兵,很可能也是神婆用观落阴带他们到了地府或者说是阴间。”

“那,这些阴兵所处的空间,难不成真的是什么地府?”

宋思媛提起这一点,众人不由得头皮发麻,结合孙大乔所说的神农架异象,谁都要往阴兵这方面靠拢。

“也不一定就是地府。”

孙大乔眯缝着眼睛,继续解释道:“你们可知道洞天福地。”

“这东西虽然是神话传说,有些人确实见到过这样的地方,我在奉天做看事儿先生的时候,也曾经听云滇的商人提起过他们那儿的天坑!”

众人听说是与洞天福地有关,也就搬着板凳仔细听老头子的故事。

奉天开埠时间晚,名气却比其他地方都要大,再加上这里远达沙俄,多有外国商人做生意,当然也有来自天南海北的商人攒货交际。

这个云滇商人叫丘来顺,来的时候带的是云滇的干货菌菇和皮毛,见自己时运不济,就来找孙大乔看事儿,二人这才有了交集。

据丘来顺的话,云滇此地蛮荒原始,原始森林位于热带,山多林密、人迹罕至,鲜有活人能生存在原始森林。

若要究其原因,一是这里人少地方大,没有人聚居的地方,野兽肆虐作怪,二来,也是没有道路,行走买卖不太方便,若要打破砂锅再问第三点,当地人多会告诉你,人不能跟“天坑子”争地盘。

天坑子,是当地人的说法,实际上指的就是洞天福地,这样的地方多有山精野怪和神佛天人居住其中,轻易不可被世人看见,但在某些时候,活人会在特定条件下,看见这些地方。

那丘来顺年轻时,曾经是云滇等地金矿工人,金沙江沿岸的原始森林多有金矿,很多矿主为了要盈利,都会尽可能往深山老林打矿坑子,这些地方远离市镇、深达密林,遇到的怪事当然也不计其数。

最神奇的,当属遇到天坑子!

这些天坑子并不固定,有些时候可能出现在悬崖边,有些时候出现在森林,甚至是出现在道路旁。

人很可能在无意间看到天坑,以及天坑中存在的诸多神奇物事,等一晃眼的功夫,再仔细去看,却发现天坑已经消失不见,周围该是山还是山,该是地还是地,好似刚才的真实感觉都是幻觉。

如果这是幻觉的话,断不至于好几个人都能看见,甚至,这些人看见天坑的地点都完全不同,有些老矿工见多识广,就会说是遇上天坑子了。

这样的天坑子如果是出现在矿洞,那事儿可就大了,甭管矿主打得多大的洞,都别想把金沙运出洞口,只要敢运出去,注定会出现矿洞塌方、地水上涨这样的事情。

曾经有个矿主在深山里打矿洞,直接打在了地下河床上,等他们进入这里时,发现地下河床上分布着不少古人的楼阁,就好像是城镇井然有序,只是,这片城镇已经被废弃数百年,全是断垣颓壁。

他们沿着城镇往河边走时,河床上镶着许多亮闪闪的大珠子,大者如拳头,小者如眼珠,就好像漫天星辰散布河床,拿起来比灯笼还要亮堂。

这东西听老矿工说,是蛟龙化龙后留下的汗水珠子,虽然不比夜明珠珍贵,倒也是稀奇玩意儿,夜晚可以当个灯台子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