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八百八十七章:锋芒毕露

民国诡闻实录 第八百八十七章:锋芒毕露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岳观潮没想到,药水还真的能让花玉岫变得年轻,当即好奇起来:“所以,他让你把命许给它?”

花玉岫咳嗽几声,从烟夹子中取出一支烟:“比这个还要严酷,她要的,不只是我的命,而是源源不断的人血。”

呼!

啪嗒,花玉岫点燃手中细条烟,呼出一口浓郁烟雾,这一刻,她的思绪在烟雾中回到半年前。

江汉平原选汉剧皇后,提前半年就得开始筹备,那时的花玉岫已经整整三十七岁,尽管她的身韵、唱腔、身段、行头已是十分优秀,可在年纪这一项上,必定要输得彻彻底底。

不管是什么剧,都是年轻的吃香演主角,老来只能坐冷板凳演配角,若是当惯了主角,昔日红角哪怕封戏封口,也不愿意给他人做绿叶。

汉剧从来不缺年轻漂亮的,除非是真正的大师,你淡出戏台二三年,别人都未必认你这名声,最后,只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不出三年就泯然众人。

三十五岁是道坎儿,花玉岫眼看,也已经走到了这一步!

他看了各大戏园戏社请出的红角名单,就知道自己无缘这一届的汉剧皇后了,这些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既有艺术也有皮貌,可以轻松把她这样的老花儿给碾压下去。

花玉岫感慨之余也颇有些不甘心,谁还没有个年轻的时候,遥想当年,无人肯收她为徒,她愣是靠着野腔子在野戏台站稳了脚跟。

何为野戏台?

前面说道,江汉是戏码头,不光有本地的汉剧,还有平剧、楚剧、京戏、徽戏、闵越歌仔戏、西南傩戏,各大剧种同台竞技、各放异彩。

人多的地方,必定要分个君臣主次,三六九等,别家的戏来了江汉,想要站稳脚跟只能靠两条路,直接在洋埠界外开戏楼,硬生生用财大气粗砸出来好名声,要么,就只能占用野戏台,慢慢积攒口碑。

这些野戏台,就好比如今的公共园林、公共亭台,多搭建在教堂庙会、寺院公馆之外,建者之初,只是想用来酬神还愿,后来,随着戏班子越来越多进入江汉,除了主家酬神以外,还会把戏台子给租出去,给其他的戏班子演戏所用,主家只起到管理作用。

哪家戏班子想上台,只要租好场地就任君使用,至于赚了多少,是赚是赔,那就与主家无关了。

这个东西,就叫野戏台,也叫外戏台。

也并非什么戏班子,都愿意上野戏台,但凡是能起得了门楼戏园的,多是财大气粗的大戏班子,他们有自己的戏楼戏园,能按时卖票,供给茶水茶点,这样的毕竟只是少数,多数戏班子若不租野戏台,那就只能自己搭简陋草台,看着还不如野戏台好看呢。

这样的野戏台,既不收钱也不供茶,就跟大马路上的江湖杂耍似的,纯属是靠艺高人胆大,谁能吸引眼球谁就能迎来满堂喝彩。

听的人也多是什么贩夫走卒、江湖侠客、农人佃户、九流行当,它们时间很紧,腰包更紧,若不是什么好戏,那是断然不肯拉开口袋给一分钱,唯有真正好腔调,才能让这些“大忙人”停脚细听。

若说戏园子里的豪绅富户捧角,多半是有其他原因,腔调反倒是最末的因素,根本不值一提,唯有野戏台外的看客,才真的是在乎戏台上人的腔调。

在他们看来,既然不收钱那跟我的利益也无关,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直白通俗,简单易懂,绝对不存在什么场面话、捧角话,我要是高兴了给钱,那也不是买你的票,而是为这戏角唱得好!

江汉各大戏院,想真的训练小徒弟,绝对不会在自家戏台上,底下看的是都是体面人,少不得来几句虚伪评价,有些场面话听了,很容易迷失心气儿,不思进取。

通俗来说,野戏台就好比红角的试金石和炼丹炉,真是块好东西,总不至于被炼化了,因为这个原因,新角担纲卖票,都要到野戏台唱一次,确定叫好卖座,这才算能单独登台。

花玉岫,在这样的戏台子,整整唱了十年,才算彻底出头。

这当然不是说她技艺不熟,登不了台,只是没人愿意收她为徒,没有新师傅的引荐和暖场子,她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汉剧红角一旦要担纲挑梁,那可是要登在画报上的,也就是说,从这时候开始,票卖得好不好,就全看这主角的名气了。

在此之前,为了让新角更快出师,多半会让老角色收其为徒,训练唱腔、身段的同时,也算落实了师徒之谊,等正式担纲挑梁,就由师傅领着新角登台亮相,同时,也给徒弟一个传承起来的艺名。

就比如,她所说的薛青淑,她师傅就是老花旦薛青虹,再比如刀马旦娄宝钗,她师傅就是刀马旦娄金钗。

总而言之,就是要让这新角一听起来就知道是谁的徒弟,也方便昔日的老主顾捧场,像花玉岫这样无人愿意收徒的,尚且可以自己起艺名,没有师傅领进门,任她唱出天籁,、却也正台都上不去。

没办法,老辈子就这么个规矩,你想打破规矩,要么自己有能力开宗立派,要么,就只能先受着,反正哪个红角不是多年媳妇熬成婆。

有句老话说,千里马总能遇见伯乐,花玉岫这样的璞玉,能坚持在野戏台唱十年,可见其坚韧,这样的人本来就是内藏锋芒,其中的辛苦暂且不提,直到她二十五岁时,才迎来改变。

那时候,已经从前朝进入民国,新朝尽管是从腐朽王朝之上秽土转生,可到底还是有些新气象,社会上的文明先进风气,也刮到了开埠三十年的江汉城。

恰逢此时谭雁邱成了汉剧行会会长,他也有意改变行会师徒帮带的腐朽风气,决定也给汉剧也带来些新文明、新气象,就把花玉岫给抬了出来,硬生生修了芙蕖大戏院,将花玉岫捧红成了名角。

此举,给汉剧行做了榜样,没有名师帮带也能成红角,既革新了行会风气,也让花玉岫终于冒头掐尖儿。

她原以为这辈子都没法出头,然而是金子总能发光,她这十年的野戏台经历,也为她的表演增色增厚,多了一丝岁月沉淀的风情,完全区别于同年龄的新角,甚至,就连某些老角也比不得她。

《状元媒》《百花亭》《风雨会》《贵妃醉酒》《宇宙锋》《梅龙镇》《闹金阶》《丛台别》《琵琶词》《祭长江》《断桥》《三请樊梨花》……她会唱的曲目之多令人眼花缭乱。

这十年,尽管受尽白眼苛待,她的身韵、唱腔、身段、行头却在磨炼中越发娴熟精进,甚至,是自己开创了一个新风格,这已经不是担纲挑梁,而是开宗立派,甚至,是自己能单挑所有行派传承。

十年间,谭雁邱和花玉岫彼此成就,这才造就出蝉联三届汉剧皇后的荣耀!

正因为她内藏锋芒、坚韧倔强,这才对新角的出名如此在意,要不然,也不会病急乱投医,去拜什么野神。

她这样的人,信自己胜过信神佛,当时也只是被身边的人撺掇来看看,并非真心要拜神,开玩笑似的对鱼婆说,只要能让她永葆青春、长生不老,把命给她都行。

这句话,在任何人看来都是开玩笑之言,她当时说的时候压根也没当真,只是,说完之后却感觉配殿里的神像动了一下。

她不自觉走了过去,看见簪花娘娘倒在神台上,她下意识把簪花娘娘的神像扶起来,眼睛对上神像眼睛,就感觉神像好似活了,有股吸引力把她的精神吸过去,直到有人在背后拍了她,才从这股虚无中抽出意识。

花玉岫定睛一看,是庙里守庙的鱼姑,她走进来时,手里拿着一个木瓶子做的东西,嘴里嘟囔的话更是奇怪,老婆子只说,不知道簪花娘娘为何选了她,既然求了这愿望,那就帮她实现这个愿望。

鱼姑还说,只要喝下这瓶子里的东西,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花玉岫虽然接下这东西却也没打算喝,回去的时候正好有人送来新角的参选画报,她看着自己的脸,当即气上心头,拿起瓶子喝了下去。

哪怕如此,她也只是觉得鱼姑是在骗她,只是个心理安慰!

等第二天起床,她无意间照了镜子,确实见恢复了二十岁的容貌,这才发觉鱼姑所说的都是真的。

她从剧院来到照相馆照画报时,很多戏院的老板都夸她一夜之间回春了,这说明变得年轻不是幻觉,所有人和她的感觉是一样的。

画报出来后,她比任何名角都要出色,年龄沉淀配上妩媚风情,光是一张画报就已经见得出什么叫风华绝代。

花玉岫高兴不过几天,忧愁随之而来,野神实现了愿望,是要去还愿的,他许给鱼婆的可是人命,还是自己的命。

惴惴不安之下,花玉岫来到鱼庙,鱼姑似乎知道她要来还愿,只说,以后她的命就已经属于鱼婆,要想维持容貌,就要不断用人血沐浴身体,否则,身体会变得枯萎多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