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八百六十三章:定尸之谜

民国诡闻实录 第八百六十三章:定尸之谜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应该啊!”

宋思媛低头看向金丝楠棺椁里的尸体,栩栩如生并不意外,毕竟但凡是贵族,都有尸体防腐的方法,可以让尸体尽可能维持生前容貌,又或者是延缓腐烂,尽可能保存全尸。

她意外的点,是尸体看起来根本就好像是睡着的宫妃,而非是什么死人,若再加上脸面若有若无的红晕,就更接近熟睡而非是死亡。

“不应该什么?”

岳观潮看向尸体问道。

“我们以前确实见过不腐不烂的尸体,可那些多是利用彘术寄生身体,这才叫身体无法腐烂,但是,外面绝对跟活人是完全不同的,甚至,由于彘术改变了尸体的某些特征,反倒让尸体呈现出更恐怖的感觉。”

“反观这具千年尸体。”

她话锋一转:“像这样的贵族尸体,多用水银丹砂来防腐,在不利用彘术的情况下,能让尸体维持不腐就已经是极限,哪怕身体没有腐烂,外皮也已经变得惨白浅绿,布满水银斑痕,这些也确实是古人为了尸体不腐所付出的代价。”

宋思媛顿了顿,继续解释起她的好奇:“这具尸体自从北宋末年下葬直到现在,怎么也说有八百到近千年了,就是用了水银来防腐,也多半会出现像是尸斑一样的水银斑,眼下的情况绝对不算正常。”

“会不会是这尸体一直都没死?”

孙天器提起这一点,众人不由的后背立起汗毛,齐齐看向如此鲜艳如生的女尸。

岳观潮拔出衣服上的丝线,放在尸体鼻孔附近,叫所有人屏住呼吸,试探起尸体的鼻息反应,良久也不见丝线有所飘动颤抖,这才确定尸体已经没有鼻息,并非睡着的活人。

“呼!”

众人齐齐呼出一口气,见丝线没有飘动,暂时安下心来。

“莫非,是用了什么驻颜丹或者定尸玉,把尸体的容颜给定住了。”

孙天器行走江湖,也曾经听过驻颜丹河和定尸玉的故事。

先说驻颜丹!

典籍记载,这种驻颜丹用的是天外之石,看起来红若鸽血、透如朱玉,最早出现在汉朝的志怪野史中。

传闻,汉武帝的李夫人去世后,武帝为维持李夫人的容颜不老,叫天下方士广寻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承诺,只要能让李夫人复活,就赏赐万金封千户侯。

有此利益,天下修行之人闻风而动,都想找到灵丹妙药,好一步登天富贵无极,对他们来说,与其追求缥缈的求仙路,不如先享受人间极乐富贵最为重要,一时间民间炼药者无数。

只是,宝物易得,灵药难寻,这起死回生之药谁也没见过,当然也就没人能接下皇榜,就是有些方士真的拿着丹药入了宫,也只能是想拿普通丹药去碰碰运气,多被武帝的随从赶出来,甚至,因为吹牛吹大了,直接被武帝砍了脑袋。

在无数假冒伪劣的丹药中,汉武帝到底是没找到真正有效的东西,但是,其中一个方士进献的天外来石,却在某种程度上帮了他一把,这天外来石虽然不能起死回生,却能让李夫人的尸体容颜永驻,甚至,是比活着的时候更美丽。

武帝要李夫人起死回生的心愿破灭后,他开始接受现实,决定利用这天外来石,将李夫人的容貌维持如生前。

在能工巧匠的帮助下,匠人用天外之石打造出眼珠大小的红色珠子,送入李夫人口中,称为棺中口含。

这枚红色珠子纳入李夫人口中后,她原本因为疾病而死的容貌,开始在珠子的影响下逐渐恢复正常,看起来不仅没有病弱而死的虚弱感,反倒是多了一丝珠圆玉润。

后来,武帝将这枚珠子名为定尸丹,随着李夫人的棺椁下葬入墓。

汉武帝想维持李夫人容貌,除了要追思爱妃外,还有着自己的不小私心,李夫人是他最宠爱的妃嫔,百年之后等他要入殓时,也想和李夫人再续前缘,让她和众多妃嫔一起和他葬在一起,为免李夫人尸体**,只能提前做好防腐。

由此,这颗驻颜丹也就被李夫人带进棺椁,此后再不可寻。

等汉武帝年老驾崩后,新帝刘弗陵为汉武帝修建地宫时,决定将李夫人棺椁迁出,他本也不信驻颜丹真的能让尸体死后面目如生,只以为是那些方士骗武帝的话,直到见到棺椁打开,李夫人面目果真如生,他这才信了驻颜丹真的有这等神奇功效。

只是,刘弗陵就此生了私心,他将珠子从李夫人尸体口中扣出,把珠子转移到已死的钩弋夫人身上,以此对着已死的生母敬献了孝心,使得钩弋夫人的尸体恢复正常。

这个故事后来被记载在野史中,成为一桩千古奇谈,驻颜丹的名号就此流传下来。

至于另外一个定尸玉,还要从西域开始说起。

定尸玉的全名,叫昆仑定尸玉,是一种原产于昆仑山的珍稀玉石,传闻这种玉石形如琥珀,金中透亮,有着很是诡异奇怪的自然纹路,就好像老虎和豹子身上的花纹,繁复又鲜艳。

最早出现在西王母的记载中。

传闻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之上,头顶戴着的玉胜,用的正是这种带着奇特花纹的玉石,也是因为这个东西,让西王母始终维持着美艳容貌,数千年容貌如初不曾变动。

后来,周穆王西奔昆仑后,西王母还曾经送过一块这种玉石给周穆王,就此留下周穆王和西王母的传说,被记载在《周天子西游传记》

定尸玉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死人,还包括活人,只要把定尸玉雕刻为珠子含在口中,就能让容貌静止,不在发生什么变化,就好像人的年龄和容貌被定尸珠给定住了。

只是,这样的东西在周天子西游传记中,也仅仅是传说而已,还没有见周朝人真正发现过西王母送的昆仑玉,至于周天子是否真的去过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也属于未知数。

“看看不就知道了。”

岳观潮拿出棉布手套,扣开女尸的下巴,雪白牙齿微微合拢,可见一颗红色珠子出现在口腔里,若用火折子点亮光芒去看,还能见珠子微微透明,反射红光。

“难道,这老太妃嘴里的东西真的是驻颜丹?这东西不是在钩弋夫人嘴里?”33

宋思媛趁着孙天器一阵好奇,开始观察起胡太妃的身体,那鼻子里明显是有什么东西,她拿起棉布擦拭鼻子附近,可见银色液体慢慢停留在棉布上。

“这是水银?”

这银光闪烁的液体,明显是水银,岳观潮点点头:“难道,如果身体里灌的真有水银,大概也会出现水银斑纹,这尸体身上倒是干净,鼻子里水银都出来了,也没见有什么尸斑。”

现在想来,多半是尸体里的水银,在刚才棺材被旋转时,被离心力甩出鼻子,这才叫他们察觉出异常。

宋思媛游走到金丝楠木棺盖旁边,仔细摸着棺盖内的材质,等伸出手套能明显感觉到手套之上多了一层半透明的白色膏脂,经由光芒照耀后,可见盖板也在反光,她眼前明显变亮了许多:“我知道了,这是三层棺椁,我们见到的金丝楠木,并不是石棺椁的内棺,不过是另外一层外棺而已。”

“真正的金丝楠木棺材中,仍然有个冰玉棺椁。”

她说罢掀开裹在四周的棉被,可见棉被之下果真有个半透明的更小棺椁,好似一口贴着人的宽度打造的冰棺,通体玲珑剔透,半透明棺中可见冰裂水纹,看起来就好像水凝结成的棺材。

“天底下,有这样的棺材吗?”

岳观潮仔细看向冰玉棺椁,语气疑惑起来。

“冰玉棺椁其实就是琉璃做的棺椁。”

孙天器解释道:“北宋时,烧砖技术进步后,烧制琉璃的技术也变得日臻成熟,要不然,他们也不会造出金虹灯的琉璃外罩,由玻璃制作成的东西也叫冰玉器皿,比如琉璃杯叫冰玉杯,琉璃碗叫冰玉碗,琉璃茶壶叫冰玉茶壶。”

“古代制取琉璃原料的技术不发达,也就似的造出的琉璃透明度远远并不是现在的玻璃,有点接近磨砂质感,甚至是有水纹塑造纹,看起来就好像水凝结起来一样,这样的东西在古代价比黄金,听说一块琉璃算得上一寸黄金,值钱得很。”

“他们用冰琉璃做的棺材,当然也就叫冰玉棺了。”

孙天器说完,宋思媛继续解释道:“玻璃本来就是不透气的材质,刚才我见你打开金丝楠木棺盖时有黄泥封蜡,多半是盖上盖子后,将冰玉棺材密封起来了,就连能透进空气的缝隙,都被蜡泥封闭。”

“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里外两层棺椁,以此隔绝空气进入棺材,形成了某种与外界完全隔离的环境,大大延缓了尸体与空气接触产生的腐坏。”

说罢,她展示起白手套上的半透明高脂:“我闻着这东西有点类似于酒精,这种膏脂很大程度是融合了酒精的动物脂肪,这些酒精浓度虽然不高,在某些程度上也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酒精膏脂慢慢融化吸热,也为保存尸体提供了方便。”

她咳嗽几声,总结道:“总的来说,两层内棺实现隔绝了空气,同时又用覆盖酒精的膏脂慢慢释放酒精,起到消毒杀菌作用,这才维持尸体近千年,造就出独一无二的千年鲜尸。”

“至于尸体身上不生水银斑,很大程度也是因为空气较少,当里面的空气变得稀薄,一些微生物活动都慢下来,也就不容易生出水银斑,同时,这座墓宫本身足够寒冷,也算是延长了尸体的保存期限。”

“这样的状态,再过一千年都没问题。”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