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八百零二章:涉水通廊

民国诡闻实录 第八百零二章:涉水通廊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此刻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能先走一步是一步,他和徐侠客先一步领头,带着他们陆续沉入地洞,进入地洞尽头的隧道。

不得不说,这条隧道,跟以往的墓室隧道或者山洞隧道完全不同。它们再怎么崎岖陡峭,好歹是干燥易走,眼下的隧道沉入水下千年,石头早就被水给泡透了,哪怕隔着防水服,也能感觉到隧道中的阴冷,不断透过防水服深入毛孔,就好像隔着皮子摸冰棍儿,有种被隔离起来的那种冷仔细看,隧道表面已经被水冲得十分圆滑,好似鹅卵石般滑溜泛光,若有缝隙或者凹凸粗糙的地方,一定是长满了苔藓和水藻,无数斑点斑块散落在隧道各处,好似这里的飘带丝绸,在水流的作用下轻微摆动。

唯一的优点,就是隧道里的湖水还算清澈,众人头顶的探照灯全部打开后,可以直接在隧道中看到周围的一切,水流形如透明空气,在石壁上打下光亮闪烁的光纹。

宋思媛游到岳观潮身边,示意他看向脚下。他由着探照灯观察身后,他们潜行一段距离后,很容易就能看到,隧道底部似乎是在缓慢朝上倾斜。

“嗯嗯朝上走?”岳观潮呜呜完,宋思媛点头呜呜道:“似乎是朝上倾斜的隧道。”二人的猜测很快被证实,他们继续往上潜行时,可以很容易感觉到水的阻力在增加,往后看,被潜水钟照亮的洞口已经化为白色圆斑,地平果真是缓慢朝上倾斜,就好像是个滑梯似的,可以往下一直滑动。

只是,由于坡度太小,他们感觉不到而已。大概行走数百米后,坡度越来越陡峭,他们朝上潜行也变得越来越难,不过,情况已然在开始改变,宋思媛示意他们看向脚下,本该平滑的石板出现了阶梯,这阶梯不断朝前延伸,就连洞窟的宽度也在变宽,从二三米宽变为七八米宽。

他们知道,很可能隧道入口就在前面了,众人一鼓作气踏上阶梯,借由水的浮力反倒行走容易很多,好似漫步在棉被上,沿着阶梯不断朝上行走。

走到尽头,眼前的方形隧道已经化为圆形水池,在那水面明显还有叶子在飘行,岳观见此一幕,兴奋起来。

水面能漂行叶子,就代表这隧道不再漫水到顶,留有空隙,说明能有空气进入,同时,也能表明这里可以生存动植物。

诸般惊喜之下,岳观潮游动到水面以上,随着哗啦一声钻出水面,果真见头顶石窟还有五六米高,在探照灯的照射下,很容易见到,远处的空隙越来越大,他们已经来到隧道尽头的巨大水池。

众人随着岳观潮浮出水面,走过最后一段阶梯踏上陆地。环顾四周,这是个圆形的穹顶石洞,以中间为界限,一半是下沉水池,一半是石台,他们正是从下沉水池走上石台。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地方,我们明明是从水下上来,怎么这里一点水都没有?”洛十娘很是好奇,她还以为整座宝船都被沉进水中了,眼下,洞窟干燥有尘埃,甚至水边还有杂草矮树环绕,着实叫她不解。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们能从水下四十米的地方进入这里,多少算是奇异经历。”岳青山说完,宋思媛解释道:“这个英魂冢其实是参考了一些动物的巢,这才利用筑巢原理形成如今的奇观。”她见众人的目光都汇集过来,继续解释起其中的原理:“北美有种动物叫水獭,这种动物筑巢时优先选择水边,他们会先在水边挖坑,然后再挖出一条倾斜的水道,直接与水源连接起来,然后再用枯树枝和干藤条混合泥巴围在巢坑附近,等这些东西完全晾干凝固后,再加盖几层枯草藤蔓,也就成了坚固耐用的巢。”这种巢有着诸多优点,建在水源边有利于获取淡水,同时也耐用坚固,最大的优点就是隐蔽安全。

前面说道,这种巢坑有条水道,这种水道就是像眼前这样倾斜朝下,由于地洞里的水位也和水面平齐,越是往地洞上走,就越是能远离水源,当水道位于水面以上时,也就从水道里来到巢坑。

水獭动作笨拙,又不善于御敌,这种水道位于水下,可以说极其隐蔽,既能起到疏通水源的目的,也能把地巢隐藏起来,英魂冢虽然不是为了安全,有个目的确实与水獭巢互通,那就是隐蔽。

也唯有把英魂冢的入口放入湖中,才能真正叫人找无可找,寻无可寻,如果不是有人参透其中的玄机,千年万年也不一定能找到。

宋思媛顿了顿看向众人:“南宋义军能想出这样的主意,可见是有高人指点,若要用防水材料,谁也不敢说能坚持千年,能以这种状态造出水下洞窟,即能兼顾英魂冢的防水,也足够隐蔽,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这还只是利用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更好奇,这些人是怎么把南宋宝船送进这里。”说完,众人脱下潜水衣,全部收到背包里,打上手电朝前走去。

在石台的尽头,也有着一扇更为宽大的门,故意雕刻为梯形,漆黑又混沌。

走进漆黑门洞后,随着众人打量周围,可见左右墙壁高约六米,顶部特地做成了拱形,枋梁将顶部石壁完全撑起来,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梁架支撑其隧道顶部。

在这木梁分隔的石壁上,绘制的正是南宋义军抗击金国敌兵的壁画。仔细看,这些壁画内容颇为详实生动,国破前多为太平岁月、国泰民安,国破后就如同人间炼狱,还很特别地在左右两侧石壁上绘制为对比图。

比如,国破前的街道,必然是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国破后,街道上全是乞丐流民,甚至是尸体成堆、金兵挥刀杀人、有或是盗贼流寇过境,掳掠杀伐,一派末日降临的景象。

再比如,国破前的家庭图画,必然是男耕女织、儿孙绕膝、家庭和乐,而到了国破后,家中亲老多亡故,**多被锅中煮,夫妻愁苦生计难,门外金兵敲门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