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七百六十六章:诉讼冤案

民国诡闻实录 第七百六十六章:诉讼冤案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年,湘军为民风大改第一功臣,正是在湘军保护之下,湘省才从人心陷溺、古道不存里抽身泥淖,恢复治安,

对于百姓来说,湘军与八旗营兵完全不是一回事,八旗营兵是前朝官府的爪牙,除了提笼遛鸟以外,连个刀都拿不稳,也未必是真心保境安民。

这些湘勇却不同,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湘省百姓,当初组建湘勇团练营时,这些年轻小伙子也都是想为家乡做出一份贡献才要加入湘军,否则,完全可以循着哪个亲戚的关系,到山上去做土匪,到时,喝酒吃肉、金银珠宝什么都有了。

他们宁愿拿着微薄俸禄,也要加入湘军的赤诚之心,确实天地可鉴百姓可知,这,在百姓眼里,就是他们的子弟兵。

本身,他们跟土匪比起来,已经算是过苦日子,若有人连这点子俸禄也要劫走,可想而知,民间到底是什么反应,必然是上下震怒、民声愤懑。

这些军饷事关他们的月银薪水,这笔钱虽然不算多却也不算少,失窃了也就意味着一月白干,很多人都要养家糊口。

抛却这些现实因素,敢拿湘军的饷银,几乎等同于跟湘勇掰手腕,若任由罪魁祸首逍遥法外,岂不是挫了湘勇面子。

事发之后,岳阳城上下的湘勇军官和士兵都震怒不已,事涉饷银又属于大案,审案局也不得不重视起来,带着治安兵开始调查饷银失窃的来由。

据当时压船的苦力介绍,这些军饷船从外地运来,本来是要从岳阳上岸,在被护送到会府沙城,只是这些船行到洞庭湖时,押送船周围忽然颠簸起来,船中放置的又是极重的银两,翻腾之下,船舱不知为何进水倒灌,直接沉入湖中。

事发后,岳阳官府也派了水鬼打捞,始终一无所获,这才确定这些军饷船失踪了。

船去了哪里,饷银又是如何消失在湖中,至今一无所知。

若船沉在其他地方也就算了,这些船偏偏沉的是千叶岛附近,有道是瓜田李下,盘扯不清,千叶岛本身就是水匪营的老巢,失踪的又是银子,还是在洞庭湖沉的船,若没有洞庭水匪的参与,这怎么都说不过去。

审案局宁愿错杀也不愿放过,既然嗅到了银子失窃的味道,又怎么可能放过这最大的嫌疑。

在他们看来,洞庭水匪本来就是洞庭湖里的匪徒,打劫过往行船是惯例,这些年官府松懈,很多洞庭水民都上了岸生活,但是,贼心必定不死,这笔银子若真是进了他们的腰包,也就吃喝不愁了。

可是,问题也就产生了,光是算到那时,洞庭水匪上岸也有二十多年了,千叶岛早已被废弃,匪寨空空如也,压根找不到人。

那怎么办?

审案局已经被省府官员下了通牒,必须限期断案,给全民全军一个交代,他们好不容易找到线索,哪怕真的有悬念,也不愿意放过。

幸好,洞庭船民上岸时,为了获得文牒,需要在官府那里登记簿册,他们从官府那拿到簿册,不管是洞庭匪户还是船户,全都被抓进审案局。

这些人上岸了二三十年,都已经化为普通百姓,要么被官府授田耕织为生,要么就靠着一身武力做了镖师、武师、苦夫,又或者行船渔猎为生,无论营生为何,都跟打家劫舍的水匪可没什么关系。

前面说到,审案局外号剃头局,好人进去了都得脱层皮,这些洞庭船民本身就有打家劫舍的前科,那在审案局这里就又多了一层罪犯疑心,岂会被好好对待。

一入牢狱,话里是招你来问情况,那些师爷文书却卯足了劲头,把你往认罪画押里忽悠,若有船民反应不过来,话里有了抢劫官银的意思,立马就会被审案局定为同党,严刑拷打。

这时候,你要再说你没有参与劫官银,那就成了言行狡辩,反而被打得越来越狠,有些人终是受不了酷刑,只得招供只求一死,这份供书也就成了认罪伏法的证据。

你以为审案局拿到这份口供就没事了?

那可就太天真了,在审案局看来,打劫官银那么大的事情,必定不是一人所为,大概还有同党,既然这些人已经认罪伏法,那就继续从他们的亲朋好友里调查。

如此一来,审计局以一则假的画押口供,牵连出洞庭船民近百人,他们皆是年华正好的青壮年,本该成家立业,顶天立地,却被一桩莫须有的罪名给关了起来,只得日夜喊冤。

审案局把他们抓起来,就没打算放他们出去,甚至还用了诱供的手段,只要你承认是有些洞庭船民打劫了官船,就能被放出去,若不说,那就只能继续关在审案局。

此举,无异于鼓励人检举揭发,他们为了脱身,只得编造出船民抢劫官银的口供,以图脱罪,哪里知道,这些口供无论真假全被文书给记录下来,作为船民定罪的证据。

审案局的船民喊冤之时,岳阳城里的其他船民终于意识到不对劲,开始为这些被关的船民游走奔波,想为他们喊冤脱罪。

只是,有水匪恶名在前,又见审案局关押数百人,那官船确实是在千叶岛失踪,瓜田李下早已无法澄清,老百姓已经认为是某些水匪打劫了官船,喊冤不过是在遮掩罪行,甚至,已经出现百姓请愿要尽快肃清案子。

审案局本想着抓一些人去顶罪,眼见越闹越大,也难免被民意裹挟其中,已经是骑虎难下,这时候再放出这些船民,必然会引起动荡,索性将所有认罪的船民都定为劫匪,迅速定了案,在菜市口施了绞刑。

就这样,大概有一百名船民,在菜市口被绞死。

审案局只知道尽快结案,却不知道这件事的余波,比之冤假错案的影响更为深远。

那些青壮年被绞刑后,他们的家人无法接受这个结局,多在湖中跳湖自尽以死明志,死伤者不下千余人,比之官府绞死的还要多十倍。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