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七百五十章:拜访慈恩观

民国诡闻实录 第七百五十章:拜访慈恩观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可以说,我和岳青山、朝秉忠正是听了这个金道长的话,才能从前朝官府里捡回来一条命,当时我们要是没解散金鼠会,那等待我们的,怕就是前朝官府的剿匪斩首。”

一语完毕,孙大乔说完了前尘往事,岳观潮对这金道长的好奇又多了一分,能让二叔和孙大乔如此敬重,多少是个大人物。

“那也成,反正距离月圆还有几天,我们也跟着你们去看看。”

……

翌日清早,天光盛放。

岳观潮跟着岳青山出了岳阳城,来到城郊南面的镰仓山,也即是埋葬了古楚国皇子这座山。

岳阳城位于洞庭湖冲积平原,越是往西南就越是能见到崇山峻岭,他们沿着洞庭湖平原走到山区,一眼就能见到距离湖滨平原最近的镰仓山。

站在山脚下,众人看向远处镰仓山,这座山形似元宝弯月,平躺在湖滨平原尽头,山上鲜少裸露平地,被葱茏千年古树覆盖,灌木一直延伸进山脚下,汇入山下的湘江。

既然山体像元宝弯月,就代表这座山不止一座山头,在那近乎平躺的山体之上,左右各有一高一低狼牙高峰,似如屋檐高跷两头,中间有着无数绿螺矮丘,河曲其间,烟雾缭绕。

他们所说的慈恩观,即位于元宝峰的半腰,老远就能见到元宝峰山腰处高塔擎天、庙观神圣,找准了位置,众人快马加鞭上了山道驶入山峰密林。

走马去慈恩观的路上,岳观潮开口问道:“二叔,为啥元宝峰上会有慈恩观?我来的时候也听客栈老板说过慈恩观是千年古观,这座庙观既无香火,不至于能保持千年时间还不败落吧。”

岳观潮最好奇的就是这一点,来的前一天晚上,他和二炮找青潼客栈的老板聊了很长时间,也是想多打听些关于慈恩观的消息。

据客栈老板说,这座慈恩观与岳阳城其他道观寺庙完全不同,慈恩观千年来只有一个规矩——不接受捐香添油、也不接受外人参拜,总而言之,人间供奉仙佛的那一套,完全被排除在外。

哪怕是若有人想求金道长办事,这老道士也照样是不收银钱的规矩,所求之人要么为道观做工数日,要么就留下粮食,这粮食也算不上捐香添油,只是几顿口粮而已。

寻常寺庙,大多广待香客、甚至直接在佛像前放了功德箱,美其名曰布施钱,要香客行善积德,馈赠金银,道观亦是同理,只是不知这些功德钱,全都进了哪个人的腰包。

慈恩观越是如此,在岳观潮看来就越是出了问题——一个完全不接受外界资助的道观,又该怎么生存下来,若再联想他是千年古观,就更是略显奇怪。

千年来,这些庙观没有接受过施舍,也没有接受过捐助,居然可以撑到现在,甚至,还能维持庙观常新,这多多少少叫人想不明白其中原因为何。

岳青山咳嗽几声,继续解释道:“当年,我也问过金道长,他说慈恩观是南宋时期的祈福观,当年金兵南下在南方杀了不少人,慈恩观建在这里是为了安抚亡魂。”

“历代慈恩观没有主人,也不接受香火添油,若有道士占据道观,就要成为慈恩观的主事,为慈恩观修缮屋宇、维持日常,等道士仙去,就可以葬在慈恩观的功德洞。”

“平常,这些道士垦土种田、砍柴挑水,若有剩余的东西就拿到集市上卖,做到自给自足也就不需要再接受外界捐助,千年来不少主事都是这么过来,苦行僧般的生活,也算是慈恩观主事的特色,倍加受人尊敬。”

说话时,他们已经赶路两个时辰,来到慈恩观前。

众人下了马车,拾阶而上走到庙观前扣响门纽,只待观门咯吱响动,一个穿着百纳灰道袍的老道士,从半扇门里探出身子。

“金道长,数十年不见,越发仙风道骨了。”

孙大乔朝老道士拱手致礼后,这老道士眼神先是发懵,思索片刻才记起他们二人,半是惊讶半是感慨:“一别三十年,别来无恙,二位赶紧进来吧。”

说罢,老道士洞开观门,任由他们纵马入院。

岳观潮赶车时,仔细观察着老道士,这老道士个头算是中等,常年干活,身材算得上健壮,皮肤黝黑粗糙,手指更是满是老茧,那瓜子脸上宽腮福肉,反倒成了圆脸,花白头发在头顶挽着发髻,竖插一只道簪。

看起来,就好像是个庄田汉穿着道袍,与那些鹤发童颜的仙风道骨老道完全不同,就感觉特别的接地气。

马车停下后,徐侠客下了马车,双手在前行了道礼:“三清赐福、无量天尊。”

“无量天尊。”

几人被老道迎进正殿时,岳观潮趁机观察道观格局,这座道观建立于两宋时期,依然保持着前院中殿后院的格局,院子里青砖铺地、花坛围绕,廊庑偏殿簇拥在主殿左右,有游廊通向后院。

一入主殿,这里的格局与寻常道观完全不同,寻常道观在主殿中多是三清塑像,一旁也有神王或者配神雕像。

这里的主殿中却并无道教众神,神台之上的主神是个武人,身高八尺、修长昳丽一身铠甲勾勒出健硕身材,眼目修长、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唇厚鲜艳,耳大有福,一双剑眉犀利英武,再配上络腮美髯,活脱脱就是个俊秀武将。

在神台两侧,全无任何配神,取而代之的是无数朝内凹进的神龛,这些神龛周围围绕长明灯盏,可见无数青铜名牌出现在神龛里,千万个名字垒砌三墙,密密麻麻如同墙壁刻满碑文,昏黄烛火下,文字时隐时现,分外诡异。

宋思媛遍观主殿陈设,眼神好奇起来,看向金道士说道:“道长,慈恩观不是道观吗,怎么没有一尊道教神祇,全是这些牌位?”

“善信,这座慈恩观是南宋时期建立,距今大概千年时间了,当年建立这座慈恩观,是为了安抚阵亡的将领,观中的主神不是三清,而是岳武穆王。”

说完,金道长看向他身旁的神台,继续解释道:“南宋时,岳飞曾经带着南宋将士抗击金兵,被秦桧害死后就葬在岳阳附近,这座慈恩观也算是纪念岳武穆王的功劳而建,再往山顶走,来到元宝峰顶,还能看见忠武亭,站在亭子上可以俯瞰整个洞庭湖,里面也有岳武穆王的雕像,大概是想让岳武穆王的英魂镇压邪物,保护一方百姓吧。”

金道长顿了顿,指着那些烛火辉映的青铜牌,解释道:“这些青铜牌就是南宋时,为了守卫岳州府牺牲的将士,自从慈恩观建立之日起,这些神牌就被供奉在主殿,千年过去了,连神牌都生了铜锈。”

“我成了慈恩观主事后,一直都是我在供奉这些神牌。”

金道长说话时,宋思媛看向神牌前的石碑,碑文中确实有宋金战争的介绍,也确实提到了岳飞和抗金将士,足可见老道士确实没说谎。

孙大乔见老道士给他们递上香茶,恭维道:“没想到,一别多年,金道长也成了慈恩观的主事,我们啊在岳阳城就听说了道长的事迹,听闻您行事光明、道法高深,深受百姓尊敬,到底是做了这山野间的活神仙。”

“活神仙不敢当,不过是略有虚名。”

他们说话时,正殿外响起走动声,等众人集中目光,一个花和尚走进来。

这和尚约莫四五十岁,肤白脸瘦,油皮细腻,那一双细长僧眼满是智慧,锃亮脑门戒疤明显,眉心处有个火焰印,身材倒是比一般和尚消瘦,灰衣僧袍包裹全身,脖子里挂着玉髓佛珠,手里的檀香佛串时刻在拨弄。

仔细看,僧衣服贴、僧鞋崭新、袜口洁净,只是外罩的百纳袈裟看起来太过轻浮,全是鲜艳的方圆补丁,看起来就好像是个五颜六色的珐琅花瓶,尤其显得像个花和尚,四五十岁的年纪,反倒看起来才三十多岁。

僧人袈裟素以庄重为主,再不济也是华丽神圣,眼前的袈裟却时刻显着轻浮,甚至手里还提着酒坛子和捆好的荷叶鸡,都说僧人不吃荤腥,他这又是轻浮又是荤腥,反倒叫众人好奇不已。

这和尚也意识到他们的好奇,走上前见礼道:“贫僧缘无求,见过诸位善信。”

“缘无求师父,您这酒水烧鸡,不会是自己吃的吧?”

岳二炮闻着那香喷喷的荷叶鸡,半是好奇半是疑惑。

缘无求知道岳二炮在想什么,解释道:“酒肉穿肠过,佛法心中留,我虽吃肉,却是个笃信佛法的教徒,南传教徒除了不能吃三不净肉,其余肉类皆可入口,我这也不算犯戒。”

“缘无求师父,和金道长认识?”

岳青山问道。

“确实,我二人再次苦修近十年,也算是至交好友。”

缘无求解释道。

“那,为尸王玉棺做法的僧道,莫非就是二人?”

孙大乔想起来,那尸王玉棺出湖后,省政院确实找了和尚和道士来做法,那道士既是金道长,和尚大概就是缘无求。

“正是贫僧,游走江湖数十年,也会一些度亡解灾的功夫。”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