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七百四十六章:龙君河堰

民国诡闻实录 第七百四十六章:龙君河堰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岳青山听完岳观潮的话,眼中略略放下担心:“没事了就好,身上的事情尽量在年轻的时候解决,可千万别像你二叔一样,拖了大半辈子,到老还是得拖着老身子骨重起炉灶。”

这话说得孙大乔一阵哭笑不得:“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既然金鼠会是咱哥仨造下的孽,就是没有大咒,也理应由我们解决,这种事情拖到地底下,就成了阎王爷手上的功劳簿,一笔一划写不出两个孽字。”

“二叔,那我们怎么查?”

宋思媛说完,老岳头察觉到她话中意思,当即意味深长看了岳观潮一眼:“闺女,我和你孙叔合计了一宿,既然都是龙君祠附近的村民,还是去实地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事儿查起来太惹眼,我们俩又是金鼠会老人儿,我们怕被人躲在暗处监视了,就还是让孙大乔拿起算命摸象的老本行,先去附近探探口风儿,我们几个就充作在附近逛街的百姓就好,也免得被发现了。”

“行,那就明天一起去看看。”

……

洞庭湖、君山岛、龙王祠

烟波浩渺、粼粼如璃,清明惊蛰后,洞庭湖两岸的淤肥水田彻底抽芽疯长,如同绿绒麦浪在湖畔荡漾,更远处的野草森林,早已亭亭如盖遮天蔽日,俨然有迎接盛夏之势。

在那洞庭湖北岸的君山半岛上,老远可见高耸参天的尖顶白砖塔,塔尖如玉笋,玉白刺青天,塔身周围盘绕鳞须生动的青龙浮雕,塔身之下,即是气派精致、巍峨神圣的龙王庙宇,四处漆雕彩绘,檐角金鸱,在无尽的湖畔纱雾中,青龙就好似在吞云吐雾,行云释雨,颇为奇异。

说起来,龙君祠的选址且有一番说法。

三年前,洞庭湖沿岸黑云压城,下了三天三夜倾盆大雨,待云歇雨收,洞庭湖水域面积扩大了半数之多,沿岸村庄更是一片泽国、十室九灾,就连地势略高的岳阳城也直接被淹没大半城区,连带着白鱼塔也失去了踪迹。

大灾过后必有大瘟,由于尸体太多来不及焚烧,村民只好把尸体冲入洞庭湖,由于水中满是附近内河冲下的脏污秽物,尸体累积数日,终于引起瘟疫,连带着岳阳城都开始出现浑身出血,咳嗽呕吐的病人,又是引起不少死伤,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一幅末日将近的态势。

正逢天灾**,人心惶惶,就有人趁此散布谣言,先是有乞丐声称龙王发怒,而后不断有人开始添油加醋,说什么以前的洞庭湖山水平静,自从开埠后湖面全是洋人的巨船,惊吓了湖中的洞庭水族,一定是龙王爷不满洋人。

也有人说,如今沿岸百姓掉钱眼里了,白天晚上连轴捞鱼,这些水族可都是洞庭龙王的龙子龙孙,眼见水族凋零,龙王爷这是派人来惩罚他们了。

更有甚者,传言八百里洞庭湖本来就是如海高深,如今却连座像样的龙王庙都没有,龙王爷心里觉得委屈,这些雨水雷声是龙王爷在哭自己的命苦呢……如此种种,玄乎其神。

无数乞丐神婆、郎中道士将这些传言渲染得更加曲折离奇,而后就有江湖杂耍和行走郎中沿街卖驱疫药草,都言自己的药十分灵验,是得了龙王爷真传,只要吃了他们的药,就得了龙王爷的保佑。

一时间,百姓人人竞相购买这所谓的灵丹草药,那时,湘省总督虽不相信真有什么龙王发怒,可人不怕鬼惦记就怕鬼嘀咕,这些神棍神婆说得神乎其神,任谁都不敢不相信。

省城只好请了道人来做法求安,等做法结束后,湖中忽然泛起波澜,有锁着锁链的巨大棺材从湖中飘出。

河中显棺那是不吉之兆,周围百姓人人自危,乡绅政要为稳定民心,加紧岳阳城的巡逻,同时给付重金给渡河打捞人,让他们把尸王驼玉棺打捞上来。

棺材上岸后,可见棺材底部缠着一个身有尸僵、全身干肉的长发尸体,这尸体全身金毛、口衔板牙,就好像是个巨大老鼠,以背负姿态驮着棺材,就好像驮着棺材在水中潜行。

此后,这口棺材被江湖道人命名为尸王驼玉棺,又因为那具干尸跟老鼠很像,又叫金鼠驼玉棺。

河中出尸体已是不吉利,若再加个棺材更是不吉中的凶煞之物,但这么大口棺材随意在湖中飘荡,也不是个办法,岳阳政院只好派水鬼捉住棺材打捞上岸。

道士超度,和尚念经,一番装神弄鬼结束后,众水鬼将玉棺推开棺椁,里面不是他物,正是一对穿着华服大裳的中年男女,他们暴露在空气里不久,随即变成两只穿人衣服的青鳞蛟龙,龙头甚至飘出水族腥味。

那道人从玉棺中拿出一对黄金笏板,上镌刻洞庭龙君和龙君娘娘的文字,百姓见此一幕,纷纷明言是龙君显灵。

龙头龙身在前,谁还敢质疑龙王爷发怒是谣言,省城政院本想破除迷信传说,大张旗鼓搞祭湖仪式,却不料弄弄巧成拙,反倒帮了谣言一把,此后,洞庭湖中有龙君的消息,不胫而走,拦都拦不住。

人,不可与鬼神掰腕子,掰赢了是大不敬,掰输了要遭天谴,省城政院有心破除迷信,也得兼顾百里民心,无奈,只得转变方向,开始顺应民心筹措为龙王爷建庙之事。

自古以来,建庙立碑都是大功德一件,草民或许只要吆喝一声都算是尽心了,乡绅乡贤碍于情面和乡里名声,不可能一毛不拔,在省城政院的带领下,豪绅捐钱纳香,百姓出力出人,决定要为龙君爷建一座庙。

可建庙的有地方吧,但是洞庭湖流域一片泽国,你总不能建到水里去吧,既然找不到位置,那就只能继续求助做法事的金道长。

在这老道士的一番奇门遁甲堪舆卜算之下,他看中了洞庭湖西北岸的君山,此地坐北朝南,地势偏高,如帝王正座拥抱河湖,且附近群山环绕有遮有靠,实在是易于建庙观。

只是,有个难题,君山大半被淹没在水下,若是此时建庙,那就必须得填水造陆,让君山附近先漏出水面。

这一点,确实是比较难的,半年后湖水退却到山脚之下,岳阳城这才开始征集人手,在君山附近围堰造田,朝湖内围处数里淤田抽干河水,堆填干土,这才在君山脚下堆出高地,夯土平整用于建造龙王庙。

之后半年,龙君庙动工修建,直到年底才算竣工,百姓将玉棺填入庙中,带着玉棺加以供奉。

一切办妥,那金道人还告诫周围百姓,龙君祠需要受官飨三年,才能接受民飨,同时在这三年里需要划定洞庭湖禁渔区,让龙君祠附近的水族休养生息,不可打捞渔猎。

官飨与民飨不同,民飨是为吸纳百家香火,而官飨是吸纳正家功德,此后三年,官府每年都会邀请僧侣道士,在龙君祠附近的君山举行百傩龙王祭。

到了这一日,从省城和岳阳城的各类官员专员,都要卖个面子到龙君祠来进一炷香,供应瓜果,以图岳阳城和洞庭湖风调雨顺。

这期间,虽说禁止百姓进香供果,却不禁止他们参与,多少百姓慕名而来,带着自家的纸船扎宝在庙宇外焚烧,只求龙王爷笑纳,保佑自家渔猎满获、家和人安。

百姓多的地方,自有那庙会摆摊百货杂耍,龙君祠这三年来,竟一年比一年还热闹,至于今年,官飨已经结束,自今年起就可以接受民飨,虽然说百傩龙王祭还没开始,就已经聚集了不少百货杂耍,将龙君庙附近堵得水泄不通,热闹杂乱。

此时,岳观潮他们正穿着土里土气的衣服,挑着担子拿着幌子,混入来赶庙会的三教九流。

行至龙君庙附近,可见龙王庙立于君山岛山脚下,后院白塔刚好对应君山顶,君山葱茏,周山环绕,颇有洞天福地之感。

前面说到,龙君祠是填湖造陆,这座庙宇只占了山脚一半的面积,剩余一半完全是湖水淤地,凸形地皮连接岛屿,延伸进无垠海湖。

沿着地皮,可见围湖造堰留下的痕迹,此时,造堰多半已经拆除,堰堤上多种树木巩固河岸,若还有真实存在的围堰,一定是用于岛内排水。

大部分庙会大多集中在龙王庙与湖泊之间的围堰宽场左右,三教九流、江湖杂耍、百行百货将宽场挤得满满当当。

岳观潮一眼就看到,坐在围堰堤岸附近的孙大乔,早就准备好了一身行头,灰袍道褂穿在身,头顶瓜帽,一双独眼特地戴了墨镜,桌子齐聚笔墨纸砚,那幌子缝补如百衲衣,上有“神算子遮天眼”数个大字。

在他身前,正有一个五大三粗的莽汉,坐在凳子上撩起袖子,等着他看手相。

岳观潮他们心领神会,在附近找了个凉面摊子,装作吃饭的食客坐进棚子,靠着窗户观察起孙大乔。

“几位,也是来赶庙会的?”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