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七百零四章:吹哨制度

民国诡闻实录 第七百零四章:吹哨制度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水肃部一分为二北上合流慎部,合称肃慎氏,另一支经由西南入秦岭,先是在洞窟生存,找到蛊部后迅速合流,同时,大鲜卑山的肃慎族也在商纣王逼迫下南下川蜀合流,由此形成了誓牧八国和其后的大蜀巫国。

估计早在五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阴坪巫境就已经被选好,经历数百年围河修渠,再经历近千年治理滩涂,才正式形成富庶巫境。

这么来看,乌玄羽说巫境万年前就开始治理,虽然有夸大的成分,五千年治理确实不没错,治水结束的那个时代,大概位于春秋战国晚期,可见远古的巫族祭司一直都知道有这么个地方,甚至,有可能巫皇蚩尤也早已占卜出这个地方,因而才留下这个寓言。

现在想想,巫族靠着易术,当真是料事如神!

直至今日,八百里泽国的水肃巫族,差点被秦始皇以恶鬼为名剿灭,被迫分流各地,肃慎族数千年运筹帷幄操弄北龙气运,最后龙脉破碎散不聚齐,再无崛起指望。

也唯有蛊部的巫国遗民未雨绸缪,根据大祭司的预言找到巫境,在这里治理两千年,渐成富庶平原,并且带着巫国人以巫境的特殊作用躲藏两千年,可见当初的大祭司深谋远虑,用心良苦。

到头来,这里果真成了巫族最后的掩藏地!

岳观潮心中想着乌玄羽说的往事,疑问道:“你们怎么就那么确定,这里是最后保护地?”

“我们有吹哨人制度!”

吹哨人制度,指的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如果出现三次以上巫国来外人的经历,就会被记录起来禀告给大祭司,由大祭司来做选择是否另选掩藏地。m.

这两千年来,除了当年镜象时空出问题被发现以外,还没有任何人能发现巫境,如果没有意外,这是巫族最后的掩藏地,不会再轻易变动。

宋思媛点点头感慨道:“没想到,你们警惕到这个地步了!”

“确实,自从巫神国灭,正统文明一直都视巫为异端,对巫尽可能绞灭杀伐,巫族无论在哪里,都会牢牢遵守吹哨人制度,唯有这样才能永远留存血脉,不被灭绝。”

乌玄羽说完,感慨道:“自从周文王篡改易书,中原王朝的占卜职能早已废弃,无法才测算天事,此后的天官太卜,不过是礼仪性质的官职,再无通天之能,人间反复改朝,到了现在,就连解出易书的人都没几个了,现在想想,真正察觉到镜象空间的,也就只剩下巫族人。”

随后,巫玄羽带着他们出了北门,站在山道附近又细说了这里的地形,这才带他们回到澜沧山。

回去的路上,岳观潮想起乌弥封年轻时,经常去巫神峡谷,问向他:“乌老伯,你年轻时去峡谷,有没有看见过峡谷里的奇怪建筑?”

岳观潮心想,乌弥封年轻时常年去巫神峡,刚才再提前踩点也不如身历其境要真实,索性问问这老伯。

乌弥封回忆往事,解释道:“巫神峡河流密布,如金丝银线分割峡谷,多是上古时期古巫先民治理水患留下的河渠,其后数千年,峡谷又被参天野树覆盖就更加神秘莫测。”

“等过了巫神祭坛所在的土山,再往外行走个十余里,就可见河谷彻底汇入巨河流淌出去,大概三十里长短,峡谷最宽处可到数十里,最窄处也有数里,越是临近北方河谷,面积就越是狭小,与巫境南端地形类似。”

“我当年艺高胆大,曾经带着随从穿过峡谷直接来到北方河谷,期间见识过无数毒虫毒草,奇怪野兽,就是没见过有人活动的痕迹,当年,峡谷就是因为毒雾密布才不能留人,我想也不会有人能在里面长待。”

“除非,有些人能不怕毒气毒虫,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定居。”

岳观潮听着这些话,又问道:“依你来看,妊东进真的死了?”

这话,问得乌弥封摇头说道:“只见尸体辨别不了真假,如果任东近真的把孩子送出去,也许真的留有后手,我是觉得妊东近不管是自裁还是被毒死,都应该把尸体销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联军找到尸体五马分尸。”

“换言之,他故意留下尸体,很可能是使了金蝉脱壳,故意叫人以为他死了,怎样,就能让联军放松警惕。”

“只是!”乌弥封话锋一转:“假设妊东近真的没死,他要么出了阴坪巫境,要么就继续留在巫境里的某座峡谷深山,无论情况为何,躲了二十多年都不出现,目的是为什么?难道只是苟活度日?”

乌弥封的疑问,谁也不知道,岳观潮也只能暂时按压疑问,先陪着宋思媛去巫神国的高媒母庙看看。

回到巫都城后,乌玄羽告别茶楼,带着岳观潮他们穿越臂城,来到皇宫后面的蛊玄山。

这座山位于皇宫极北,类似马鞍造型,东西高中间底,正好如靠山托住皇宫,山中建造的正是高媒母庙!

他们沿着白石阶梯朝上攀登,等走到马鞍最凹处时,已经能见到这座高媒母庙。

岳观潮仔细观察,这座高媒母庙面积并不算小,几乎跟宫殿群相当,由前门楼、中门、正殿、后院和围墙构成,黄泥围墙环绕古树,门楼三层叠楼,走进去后可见第二道门,这座院子里挖掘方形池塘,有活水从各处涌进池塘,可见鱼虾戏水,水草丰茂。

等跨过白石桥后进入二道中门,这就已经算是进了正殿院落。

前面有座三层垒砌的高台,如同“凸”形逐级降低,有汉白玉阶梯连接基台,形成朝上攀登的楼梯。

每一层基台都有连廊庑房,直到最高台,变作鸟翅屋檐、翠瓦金鸱的前后殿宇,四处围绕栏杆,遍栽茂树,这即是高媒母庙。

前面说道,高媒母庙是氏族部落时期的祖祠宗祠,有着凝聚人心的作用,这里以前供奉的是妊家祖宗,到现在已经被换成姜家祖先。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