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六百三十八章:太平乱国

民国诡闻实录 第六百三十八章:太平乱国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阿良,县志是在县衙啥子地方?”任孔雀问向弟弟阿良,她只听爹娘说过县志在花垣县衙,还不知道具体在哪里。

“阿姐,粮田税赋文册图集都在县里的架阁库,估计县志方志这类东西也在架阁库,我们去县衙准没错。”

阿良的话,叫宋思媛好奇起来,她好奇的地方正是“架阁库”这三个字。

架阁库起始于宋代,是古代官府专门用于保管兵籍官遣、赋税徭役、民户账籍、鱼鳞图册等文书的地方,总而言之,但凡是个官府发行出来的上下行档案,都要归类到架阁库,用千字文编号法归纳收档,此后的朝代直到前朝,也基本沿用了架阁库收取文册账籍的制度!

以前,奉天也是有架阁库,只是后来被文牍室给取代了,眼下又听到架阁库这个字眼,分外好奇起。

“这里的架阁库还存在?”

至少在十年前,民国政院就要求各级官府改制现代机构。

阿良总算知道她在好奇什么,解释道:“是喽,花垣县虽说是西南漕运枢纽,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个小县,哪有楞莫多钱盖什么县衙大楼,更别说改制现代机构,现在县知事用的还是前朝的衙堂,只是按照上面的要求,给分了什么户口科、商务科、交通科、治安署这样的现代机构,至于架阁库就收拾收拾,用来收藏资料。”33

“那,他们会让我们进去吗?奉天的文牍棺,需要政院的公务凭证才能进入,而且还得是出于公务目的才给凭证,我们是去查落花洞女的记载,别到时候给拦下来了。”

宋思媛的担心不无道理,早在宋元前朝时期,架阁库就是各级官府的账籍重地,擅入架阁库要被责罚,即使到了现在,文牍馆因为藏了地方公文,也不会让闲杂人入内。

“这,你们不用担心,有老道士我呢。”

岳观潮看这老道士打起包票,不太信他的话:“老师傅,这可不是装神弄鬼,出了荼洞镇,你该不会也想用鬼鬼神神吓唬他们吧。”

“啧~老道士我是那样的人吗。”

说完,老道士鬼鬼祟祟从百宝袋里摸出一张公文纸,这张纸微白泛米色,墨迹清晰可见,有红墨印泥盖在下方,上书“行走乡间阴阳先生游天尘”的字样,抬头正是花桓县。

“你们以为老道士我就是个无名野道,看看这张文书,我可是有政院执照的人,乡野间但凡需要批殃榜,那都需要老道士我到场去写,别人写的政院压根就不认。”

何为殃榜?

人有生有死,生时要入官府账籍,死后也要入阴间账籍,等人死亡后,阴阳先生会根据死者的性别、生辰八字、死亡年份开具死者年寿及回煞等事的文榜,等丧礼时会贴在主家的门前,以图告知来客避讳行事。

这东西啊,不只是丧礼殡礼需要用,到了出城埋葬的时候,也要展示给出城的官兵看,确定不是通缉犯盗贼流寇什么的,他们才会放行,可以说,殃榜是官府确认百姓死亡的账籍文书,也是出城下葬的凭证。

老道士贼眉鼠眼解释道:“阴阳先生批殃榜的时候,需要进架阁库核对死者的身份、年龄,是否跟账籍对得上,要是对不上那可不能胡乱批殃榜,那三个兔崽子把人送回去的时候,把殃榜的差使撂给我了,等会儿我就说进架阁库核对死者账籍,你们就趁着这个间隙看落花洞女的记载。”

“怎么样?”

听到这里,所有人脸上都露出迷之微笑,老道士的鬼主意,比年轻人还多,蓝如灵能学成鬼灵精怪的个性,倒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片刻后,他们穿越半城,来到位于城北的花垣县衙,这里果然是前朝时的府衙面貌,只是行走的人都是现代装束,衙门匾额改为花垣县政院,左右各挂着其他竖匾。

走进县衙,说明来意。

老道士他们被带进架阁库,任孔雀给阿良使了眼色,他顺手给管理架阁库的老头递过去几个银元:“老人家,这是一点喝酒钱,我们耽误了您功夫,您就多担待。”

老头子心领神会只说了一句快点,掂量着银钱走出库房,只留他们几个在里面。

等他走后,众人放眼望去,架阁库大概有三间民房大小,里面摆满格栅书架,各色资料用档案科装订起来,整齐划一又文气十足。

他们找到历年县志,宋思媛翻开属于落花洞女的记载,坐在桌子边浏览起往年的记载,等一个小时后,这才看完所有关于落花洞女的记载。

“怎么样?这些落花洞女的记载,发现了什么线索”任孔雀关心问道。

宋思媛深吸一口气,解释道:“最早的关于落花洞女的记载,来源于五十五年前……”

当时,太平国天京被攻克,朝廷官军在南方开始追杀太平国乱民,湘西也应官府要求开始剿匪,为了尽快肃清乱民,湘地组织审案局清缴太平国参与势力。

当朝官府明白,乱民主要集中在南方,他们失败以后若有活下来的参与将领,只剩下两条路可以走,要么靠着长江的货运船远走海外去西洋,要么就往西南山区逃。

这两条路各有不同,前者山水遥远又在他国领土,前朝官府畏惧洋人不敢惹洋人,最为安全,只是,远渡重洋条件苛刻,想出海要么财力雄厚要么人脉通天,当时的太平国乱民多是西南岭南的百姓,除了一些高级将领,其余乱民没有这个条件远走他乡。

那么,既然无法远渡重洋,那就只剩下后者——远走西南,靠着西南的十万大山和残山恶水掩护行踪。

湘西,恰恰就是十万大山的东大门,也曾是太平国势力范围,前朝官府知道自湘水乘船入西南是惯例,这才责令湘省督抚成立审案局,想以此地迅速剿灭太平国残部。

审案局,审案局,名为审案,实际上这就是个大型监狱。

这个地方有进无出,虽说是为了抓捕太平国乱民而设,背地里也承担着缉捕纠盗的职能,再加上湘西多有太平国乱民过境躲藏,但凡被抓进去,查出是山贼流寇,不问原因直接关押,若是太平军残部,还有可能被以谋逆罪菜市口斩首示众。

为了震慑其余乱民贼寇,审案局外陈设大型木架,上面常年吊着绞死的尸体,还有成堆成摞的人头,哪怕是个江洋大盗,走到审案局门前,也得心里发怵打哆嗦。

别说是贼寇,就是好人进了审案局,也不见得能脱身,他们背地里都叫审案局长官某某剃头,可见其名声有多差,湘西百姓多疾恶如仇,轻生死重气节,若只是缉捕盗贼流寇,审案局的名声还不至于那么坏,他们背地里被叫阎罗殿,完全是因为把大好青年都给坑害了!

在湘西,除了乱民贼寇外,还有从不涉及叛乱的青壮年,这些人不是贼寇也不是乱民,生在湘地还算守法,只想在乱世里找份活计照顾家人,按理来说,他们不可能与逆贼扯上关系。

但是,官字两张口说啥就是啥,既然乱民都是青壮年,那现有的青壮年未必不能成乱民,当审案局抓不住流寇,就会把长得过于凶恶的青年抓起来,把他们关进牢里诱供拷问。

你要是不说你是乱民,那就一直关着,不断询问关于你成为贼寇土匪的细节,直到这人忍不住戕害松了口,即便不能定罪,至少也能牵强附会说这些人想成为贼寇,如此就有了治罪的理由。

审案局面对疑罪,从来都是从严治理,审案局成立不过数月,就已经有四百多百姓人头落地,这些人难道全都是太平军残部?

那可不见得,屈打成招疑罪从严冤死的人,至少占了五成,以至于审案局名为审案,实际上已经形同大型冤狱,从此以后,审案局在湘西的名声,基本跟阎罗殿等同。

如此数年,湘西民风大坏,既然好人在家种田都能得来无妄之灾,那还做什么百姓,不如做土匪山贼快活逍遥,以至于贼寇越杀越多,顺民却也来越少。

第一个落花洞女,就出现在湘西古道不存,人心陷溺的时代,她是花桓县清溪寨的百姓马春秀,爹娘本来已经给她订婚说媒,但是,未来的夫婿,却因为给乱民带路进山被抓了起来。

虽然此人百般辩驳,审案局还是以里通叛贼、罪同谋逆给判了斩首,这女子本以为审案局会放了人,最后却等来的是未来夫婿人头落地。

这些被斩首的都是跟乱民有联系的匪徒,杀了头也不许收尸,好让他们曝尸荒野,直到尸体腐烂才许收敛。

马春秀和这青年相恋一场,心想至少也得把全尸拉回去入殓安葬,于是,她不顾家人反对在审案局外苦等半月,这半个月,她亲眼见着尸体**变烂,万念俱灰之下,已经浑浑噩噩意识恍惚,勉强坚持到尸体收敛完成,随后就悲伤过度直接昏了过去。

回去时,她意识昏迷中感觉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睁开眼睛发现已经被家人带回寨子,正行走在在白龙洞附近,她好奇之下,走进洞口寻找声音来源,等出了洞口看起来满面红光,形容妩媚,好像换了一个人,完全没了悲伤情绪。

这一变化,叫家人担心坏了,不过几天就不吃不喝意识开始恍惚,之后,有同乡告诉她家人,这是被洞神选中成了落花洞女。

当时那个年代,百姓们只知道有落花洞女却也没真正见过,见到马春秀的样子与洞妻的状态一样,自然而然就认为这是被落了洞,再听说他们经过白龙洞前,那就更坚定了传言。

在乡民的要求下,家人只好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送进白龙洞做了落花洞女。

此后,落花洞女,逐渐在湘西多了起来!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