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五百三十六章:高媒母庙

民国诡闻实录 第五百三十六章:高媒母庙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人仔细观察古槐的细节,主枝主干大多比人的腰还粗,表面覆盖灰黑斑驳的粗糙树皮,小枝尽头繁茂苁蓉油亮硕大,比之盛夏时节的枝干还要旺盛,可以说遮天蔽日盖住了半个洞窟,如此大的古槐树,岁数最少在万年以上,可能九州的历史都还没这颗古槐树的岁数大。

更奇异的,是枝干顶部形如人的手臂,这些手臂也是树皮为皮,树干为指,表面缠绕着藤蔓,溜着无数根须,堆积在槐树页间时隐时现,就好像千万万只手,在树冠中乱窜乱动。

这一幕,看得众人疑惑不解,也不知道棵古槐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哥,这槐树上怎么长了手啊?”

岳二炮的话,叫众人越看越是心沉,这些黑乎乎的手爪就跟鬼爪似的,挠得人心中乱如鸟巢。

“是不是手还不一定呢?”

岳青山扬起苍老眼睛看向古槐树解释道:“自古槐通鬼,是天底下第一灵木,花、叶、果、实都可以入药,甚至槐树皮磨成粉都能做成充饥的馍馍,一旦发生了饥荒,那老槐树可是要救活不少人的命,在民间,一颗上了年纪的老槐树旁边,往往是槐神庙、城隍庙,有百姓设台祭拜,供香不断。”

“这么个地方有这么颗槐树,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岳观潮听着二叔的话,确实起了疑心,他也见过上千年的老槐树,年岁虽大却也只是比寻常古树粗壮不少,像眼前粗如房屋的老槐,岁数真的很可能是上万年,甚至数万年都有,这也意味着,这颗古槐不是李唐时代种下的,极有可能是古楚先民遗留。

宋思媛盯着古槐树说道:“岳二叔,我也听过您说的事情,明朝的《惊堂奇案》也曾有过一篇小品。”

朱朝嘉靖年间,曾经有个书生来京赶考就住在槐树巷,他很好奇为何街巷名为槐树,跟店小二打探一番后,这跑堂子带着他走到街道尽头,老远就看见蔓延左右街道的老槐古树。”

据说这颗老槐树打前朝时就存在,已经长了大概四五百年,期间还被雷劈过一次,树心都烧空了都还靠着一层厚皮活着,甚至越发枝繁叶茂,渐渐将街道两边的宅子都遮盖起来,人人都说老槐树经历天劫而不死,已经有了灵魄。

从此以后,这棵古槐树就被周边百姓供奉为老槐神,还在树下盖了个马车大的槐神庙,一到四五月份春暖花开,周围小老百姓都要拿着祚肉供香来供奉槐树神,光是满盆子祭品都能摆出好几条街。

听闻,那时的老槐树当真是通了神一般,但凡百姓虔诚跪拜,都会无风而动树摇不止,落下好几筐槐花,他们吃了以后,连身上的病痛都消失殆尽,可见其通神灵性,逐渐一传十十传百,连整条街都以槐树来命名。

像这样的故事随处可见,晋朝时,有北朝书生梁文衍夜宿槐树庙,偶遇槐女,李唐时老槐树自成家国,李公佐南柯一梦,先秦时麻姑相槐,托梦要百姓为她立庙,这么多对于古槐树的传奇故事,槐树在东方神话中属于亦神亦鬼的存在,做好事为神做坏事为鬼,这种信仰与巫祭文化很像。

槐树很可能与夏商周以前的巫祭文化有关,那时生产力不发达,槐树的枝干叶都能食用,对于古代先民而言也就相当于食物,赋予槐树灵性,与山川为神、河水为神没什么区别,是对生存环境的神话。

听说,在夏商周以前的巫祭时代,部落的巫岘往往会在种族聚居的地带种上大树,槐树多子多花还能食用往往会被选为神树,一旦树木枝繁叶茂,就会在树下修建高媒母庙,然后种群开始聚集,以此形成古代的部落或村社。

这个高媒母庙与后代的宗祠、祖祠很像,每年春日融融,部落里的少年男女就会在巫岘的主持下,感谢神灵赐予他们后代,举行繁衍仪式。

总得来说,高媒母庙具有祭祀繁衍的职责,供奉的要么是整个族群的先祖母,要么就是族群的发源人,夏朝人祭祀的媒神为女娲氏,殷商人的母庙媒神为简狄,周人的母庙媒神为姜源,无论是谁,只要被请进这做母庙,就会成为族群的高媒神。

宋思媛说完这些,观察着古槐树,语气变得神秘起来:“这里的古槐树,我想也是具有这种意义,至于为何出现那么多手,很可能是与先民的风俗有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