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四百九十章:云谷栈道

民国诡闻实录 第四百九十章:云谷栈道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老伯,既然这个地方是窟山,那为啥明朝的栈道还要修在这里,他们就不怕这些窟山里有什么东西?”

宋思媛观察着地图,很容易见到云谷栈道横穿了窟山地带,这也意味着云谷全程都可以见到万眼窟山,这么诡异奇怪的地方,古人如此迷信,怎么可能选这种不吉利的地方造数百里栈道。

唐老头想是知道原因,轻轻咳嗽几声,朝着他们解释起云谷栈道修建在这里的个中原因。

自古以来,数千里秦岭绵延险峻,褒斜道与陈仓道最为特殊!

先说陈仓道。

秦朝末年,刘邦项羽争天下,项羽亲设鸿门宴想要取了刘邦狗命,他看出了项羽的意思,借口尿遁离开鸿门宴,从秦岭栈道逃回汉中封地。

虽说刘邦对外称永不离开汉中,背地里却一直都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此麻痹关中,这才有机会借着出故道声东击西,一举平定三秦。

陈仓道,从此也被成为秦岭古道!

至于褒斜道,则是与先秦关系匪浅。

传闻,褒斜道是三皇五帝时代的产物,为夏禹时期修造的栈道,到了先秦惠文王时期,范雎出将入相,为发展秦地与巴蜀间的经贸交往,使天下人无人不知秦之神威,决定重修褒斜道,将原本狭窄的栈道拓宽为三米,并广设驿战供来往行商休憩。

至此以后,蜀汉商户百货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这里也成为南北经贸往来、行兵屯关的要道,有“千里栈道,无所不通”之称,那灭了巴蜀国的金牛,正是从这里借由汉中的剑阁道进入川蜀!

秦汉古道的典故说都说不完,言归正传暂且不提,说回万眼窟山。

万眼窟山位于秦岭以西,分布在陈仓道和褒斜道之间的山岭南麓,这里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以神秘窟山闻名。

它们的记载,最早能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传说夏禹凿褒斜道,就是为了在秦岭开山取石以冶炼九鼎,这些洞窟即是当年敲凿九鼎原料时留下的洞窟,也有人说秦汉修剑阁道时死亡数万将士,他们的灵魂长眠洞中成为数万洞灵,更又甚者,传言这里是秦岭的脉心,其中居住着秦岭老神,为天下第一忌讳之地。

如此重重,众说纷纭,谁也不知道这洞窟存在了多久,更不知道做什么用,又因为山地形诡谲,野生兽鸟多在洞窟间搭窝做巢,盘踞不散,一旦活人进入窟山附近,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千奇百怪的兽吼鸟鸣,若是野兽在洞中吼叫,那就又增添了一丝恐怖。

在这种情况下,窟山其实更像是寻常人眼里的鬼域洞府,没有多少人愿意主动前来,也是因为人烟稀少鲜有城寨,人一旦到了窟山附近,往往迷失路途被野兽猛禽所袭击,以至于再也没走出窟山。

直到今日,从来也没有人能安然无恙走完全部洞窟。

可以说,窟山根本不是因为祖脉魂宫而变得神秘,反而是魂宫建在窟山深处,这才保证永远不被外人发现,直到今日还能与秦岭祖脉长存,即便听不到魂宫的传说,任谁见到这些洞窟,也只觉得是鬼魅洞府、精怪巢穴。

在这种情况下,洞窟其实比魂宫更恐怖,毕竟魂宫只是唐朝所建的宫殿,有名有姓有来由,百姓对魂宫只是好奇惧怕而非惊惧,真正让他们感觉头皮发麻甚为恐慌的,始终是不知来历的洞窟。

明清以后,陈仓道、褒斜道依旧作为货物进出南方的重要通道被启用,南北贸易发展后,随山劫匪见有利可图,逐渐纠结草民逃户聚集成寨,以打劫沿路商人为生。

哪怕是商人押送了一车米糠,都要抓下来一把喂牲口,这种情况下,商人即便真有心要经商贩运,也因为山匪作乱止步不前,这些山匪知道秦岭多山,就以两道之间的万眼窟山为据点,在洞口中占山立寨、摇旗呐喊,朝廷多次派兵剿匪,都因为窟山多洞而失败,官府永远都不知道,这些土匪的藏身洞窟是哪一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说,连个山匪毛都没抓到。

后来,刘伯温看山观气,发现窟山邪气浓郁、正气不存,认为这里是邪气旺盛才聚敛贼寇,为彻底解决秦岭山匪祸患,他向朱朝太祖提议重修云谷栈道,保护关道货运,同时也以栈道为宝剑横穿窟山,以镇压窟山邪祟。

在他之后,朱朝官府在洪武年间重新修起云谷栈道,以二千二百七十五间驿阁连通凤凰驿与武圣驿,用四百里栈道监察整个窟山地带,从此以后山匪绝迹,再无可能威胁货运要道。

如果把凤凰驿比作剑柄,武圣驿刚好就是剑尾,如一把宝剑刺穿窟山,让其永远被宝剑镇压,再无作恶的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