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四百七十章:古寨冰雨

民国诡闻实录 第四百七十章:古寨冰雨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宋思媛他们站的位置,是村落的最高处石台,更高的地方只剩下枯萎野林。

登高后可以很清晰看到村子里的民居形制大多相似,三面的“人”字屋檐朝下倾斜,组成无数黄墙灰瓦的大小“日”字宅院,他们错落石台,如佛龛石像静静分列山腰。

此时已经黄昏落日,无数枯萎冬木留下虬结日影,如鬼兽招摇烙印在黄墙背面,看得人眼花缭乱,仿佛真的有鬼兽的影子在盘旋跳跃。

他们本想继续往山上走,头顶滴滴答答有东西落下,岳观潮摸了下额头,星点雨珠抹地额头一片清凉。

“看来,是快要下雨咧,我们来赶紧回去。”

宋思媛看向唐大阳,好奇问道:“下雨?前几天才刚下过雪。”

“宋小姐,只有秦岭冬日会下雨,这里山多雾大,很容易就下冰雹雨,这种夹了雪粒子的雨冷得很,淋到身上能把人冻死。”

唐大阳说话的功夫,冰雨逐渐稠密,噼里啪啦打在他们身上,众人只好一边躲雨一边往唐老头的宅院跑,等回到宅院,他们脸上身上已经浸透了不少雪水冰屑,果真是冷得出奇,哪怕套了几层棉袄子都能感受到冷意,尤其是头顶被直接淋到的地方,冷得头皮都发麻了。

后院里,岳观潮拿起柴火把各房的地炕火墙都烧起来,等火墙稍微暖和了,他们这才感觉屋子里没那么冷。

“大娃子,灶房的土缸里埋的有生姜,你去取几块熬水分下去,这冰雨淋到脑袋可不是闹着玩的,喝完姜水再捂捂汗就好了。”

唐大阳听完,从房子里走在屋檐下来到前院儿,灶台附近果真有一口大缸,里面是松软黄土,上面埋着葱姜蒜一类的作料,有土壤的肥力在,只要浇水湿润,这些菜就不容易枯萎发黄。

他把生姜削皮切块,用大铁锅和红糖熬了满满一大锅,拿起大碗给他们都盛了姜水,他们喝完后果然暖和多了。

宋思媛站在窗户旁看向屋子外,冰雨哗啦淅沥朝下坠落,只见无数银白珠帘簌簌沙莎,从云端坠落凡尘,一旦落到屋檐上必定从灰瓦中滑落,汇流进院子里的低洼水渠,院子里虽有雨也不见泥泞。

“这房子修得不错,雨水流进水渠,应该是进了井口吧。”

宋思媛刚进院子时,不经意间瞥过水井里面,井口以下有几个方形排水口,估计是院子水渠集水的地方。

唐大阳烤着柴火炉,介绍道:“这些向内倾斜的屋檐叫人字檐,是唐朝以后流行起来的建筑样式,黄土高原气温高雨水稀少,一但下雨可以算是天降甘霖,老百姓不舍得雨水浪费,就把屋檐改成了“半扇人形”,屋檐沿着后墙倾斜向下,可以把雨水全部引入院子。

“有的人家会把水渠引到水窖里,有的是开挖的水井,好储存起来日常使用,西京附近还好说,平原多绿野也没多缺水,你们去陕北的黄土高原看看,那里的老百姓家家都有口水窖。”

“可是,这附近就是太乙河谷,这里压根就不缺水啊。”

太乙峪河谷水量充沛,甚至于直接流入终南山,他们所在的山谷也有取水的河道,怎么也谈不上缺水。

“宋小姐,太乙峪河道能取水是不假,但这水苦涩带腥味,也只能用来洗衣洗漱,想做饭的话压根就不能用,这口甜水井就是为了吃水,同时一旦下雨,也能把多的雨水引出储存在水井里,不管荒年还是丰年,都能保证有水用。”

孙大乔听着唐大阳的介绍,喝了姜汤后身体渐渐恢复暖意,恭维道:“这就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只是,老夫不明白,山泉水最为清澈甘甜,为何太乙河谷的水苦涩难咽,莫不是也被那魂宫诅咒了。”

唐大阳听完孙大乔的话,赶紧摆摆手:“那倒是跟魂宫无关,太乙河谷的水本身就酸涩发苦,常人喝了会腹痛如绞,族人都知道这水不能饮用,也没人非得拿着河谷里的水做饭。”

“这河谷水为何不能喝,至今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宋思媛听着他的话,随意猜测道:“河水酸涩发苦,可能是里面金属杂质较多,一般来说这种河水都是从岩层中流出,这代表岩层中很有可能拥有某些金银矿石,它们的杂质融进水里,才让河水那么难喝。”

“你就那么确定?”

岳观潮不怎么相信她的说法。

宋思媛朝众人点点头,颇为严肃解释道:“那当然,还记得我们在铁刹山遇到的金砂溪吧,当时我们冲洗猞猁皮子时,那水的味道跟这里几乎不差,我只能说猜测如此,秦岭七十二峪河谷众多,有金银矿岩层也不奇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