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四百六十八章:唐陵古寨

民国诡闻实录 第四百六十八章:唐陵古寨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大阳指着那些废弃堡楼说道:“宋小姐,这些堡楼和瞭望台要论起来那都是老物,我小时候就在这儿了,老人说是唐朝屯兵时建的,也不知道真假。”

唐时,李渊得天下,皇族认为秦岭既是兵家险地,又为李家祖脉,开始迁来折冲军驻军留守,唐太宗在皇峪建立翠微行宫后,这里正式为皇家私有,每逢四季,必有皇子王孙来这里狩猎。

除此以外,秦岭还有许多皇族陵墓,随着秦岭的陵墓越来越多,皇族也有了新的烦恼,如果这些陵墓被发现,岂非会被不法之徒给糟蹋干净。

为了保护众多陵墓,唐皇族开始内迁守军,用于保护贵族墓葬,当时他们在山谷中盖碉堡、修栈道,为的就是以河谷山道为依托,把整个秦岭给保护起来,以至于数百年国祚过去,七十二峪已经被完全占据变为屯兵营寨。

可以说,当时秦岭遍布唐时官兵,到了唐朝灭亡后,这些官兵的后代已经变为百姓,既然不再为李唐皇族驱使,也就不用在秦岭定居了,他们开始陆续迁出七十二峪,数千年过去,能走的都已经全都走了,唯一剩下的只有唐陵寨。

他们与其他屯兵营寨不同,大多是李唐的远脉宗室,聚集在唐陵寨是为了给先祖家族守墓,无论条件有多艰苦都不会离开,祖脉魂宫建立后,这些人又多了一个任务。

那就是在每年祭奠祖脉飨魂宫,为魂宫中的祖脉供养香火,祈祷国祚永延。

此后,哪怕唐朝没了,唐陵寨也把这个习俗给保留了下来,仍作为祭祖仪式流传至今,要不是当年魂宫把大部分村民给收了,这个村寨至今都可能人丁兴旺。

“这么说,这些东西真有可能是唐朝留下的!”

唐大阳朝宋思媛点点头:“确实,我记得我爷爷说过,山区多野兽,这也碉堡既能防止野兽袭村,也能监督站岗。”

他们说着话已经来到唐陵寨前面!

岳观潮放眼四望,山区的房子很少建在平地滩涂,只能往半腰山坡来修造,这座寨子也不例外。

整个寨子唯一的出口,是村口附近的天然石桥,这座桥是个竖放在古道上的山谷巨石,沿着古道可以登上石桥,等过了石桥,两扇险山夹着山谷,无数破落的唐时建筑修造在山腰土台上,再被上下凿出的石梯洞窟相连,刚好在村落间贯穿,可以走到任何一座宅院前。

众人看向眼前一幕,仿佛看到了祖脉飨魂祭上的图纹,可仔细一看却又完全不一样,现在只能猜测,那万眼窟山很可能也是个类似村寨的聚落。

踏着石桥走进村落,那夯土墙日晒风吹、年久失修,连院子里的“人”字灰瓦屋脊都已经掉瓦断廊,随处可见断垣颓壁,几十年没有住过人,整个村子已经算是完全死了。

“那个盲人老先生,不会已经不在了吧。”

他们沿着上下牵连的石梯走在宅院间,宋思媛四处观察,根本没有发现任何活人,她开始怀疑朝奉当给他们的照片是不是存了问题。

“不一定,也有可能是瞎眼老先生故意藏了起来。”

几人话语间,村落深处忽然飘出炊烟,只要有炊烟就证明有人还活着,他们沿着村寨里的笔直栈道一直往村子后面走,等走到寨子尽头,可见一座宅院依旧保持完整,那炊烟就是从这里发出。

走上台阶,推门而出,这座院子的情况映入他们眼中。

宅子有很典型的陕地特色,“人”字形屋檐仿佛被劈开只留一半,屋檐直接顺着屋脊落下,东西厢房、北堂组成四方院落,院子被黄土夯平,只留出一口甜水井和已经落叶剩枝的老歪脖子树。

“谁来了?”

他们还正细看,北堂里疙疙瘩瘩响起敲击声,随后一个瞎老头拿起拐杖摸索着从屋里跨出门槛,跨进门槛对于常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对于老头来说却十分困难,好似过山顶显得慢吞吞。

岳观潮仔细观察,这瞎眼老先生的穿着颇为朴素,甚至已经朴素到了土气的地步:

这老先生黑灰厚袄穿在身,腿上灯笼裤绑带缚脚,头上羊肚巾外罩羊皮袄子,油污烟斗吊在腰间,黑布鞋脚跟磨损,布面打了几个补丁,古铜肤色被风沙吹拂,干燥又脱皮。

“你们是谁?”

瞎眼老先生察觉出他们人多,变得警惕起来。

“舅老爷,您还记得我吗”

唐大阳走近这老头子,他已经十几年没来过唐陵寨,这瞎眼老先生以是来骗人的,忙不迭后退几步,仔细摸着唐大阳的脸:“让我摸摸,你们别是哪家劫财绺子,那我可麻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