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四百四十九章:鬼市衙门

民国诡闻实录 第四百四十九章:鬼市衙门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岳观潮到小东门时,已经是黄昏天晚,远远看去,除了小东门和南大街,古城其他地方通黑成片,仅剩楼间黄灯散发混沌灯光,小东门虽说有个鬼市,却也没人知道区域划在哪里,想要来淘换点东西的,只要按老规矩日头落山后来这里赶集就是。

要是扯远了,东门鬼市的由头,且有一段历史,话赶话就得说到前朝。

早在朱朝前,西京城是没有鬼市的,真正出现鬼市的痕迹,还要从前朝入关开始。

那时,前朝旗族来西京后,南北大街已经交织成四个街区,划为不同区域,东北角隅就划给了满城,有八旗兵驻扎,而汉军营就驻扎在一街之隔的东南角隅,东半城也就在此时成形,聚集起数不清的旗族老少。

此后,平民百姓们全都聚居西城,几百年内营缮房屋虽有变动,大致格局却保留下来,一直沿用到至今。

那东北隅成为旗人地盘后,八旗多在东门附近定居,这些八旗子弟吃得是铁杆庄稼,住的是宽敞合院,只要不犯错,必定能保证他们一辈子富贵,这些人一旦散了衙,最喜欢去的就是长乐门附近的旧货市场。

鼻烟壶、砚台笔架、玉佩香囊、腰带旧书、扳指梳篦……但凡是他们喜欢的,多会跟摊主讨价还价,有喜欢的就直接买走,钱多钱少也是个消遣玩物,这种富贵得闲的日子,一直就这么过到前朝末年,直到前朝倒台民国建立,他们这才没了铁杆庄稼。

有出项,有入项,那才叫过日子,若是手里只出不进,那只能叫坐吃山空。

这些旗族被养了三百多年,早就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哪里还懂得谋生的手段,给他弄个锄头,都知道往哪儿使劲儿,没了前朝的皇粮庇护,这些人的日子就跟用竹篾篓子装沙子似的,越是抖擞家底儿越薄。

等薄到最后,竟然连现大洋也拿不出来,有那讲究脸面的人家,到底还是能抹开面去市井九流里讨个差事,哪怕是耍大鼓唱大戏的,也算能养活自己,若有那顽固不化的,他们讲究旗族的体面,打死都不自己谋生,那就只能把家里值钱的古董字画拿出来卖钱。

当然了,他们也怕白天叫人看见了,被数落挖苦一通,只能趁着黑灯瞎火卖了,不管得钱多少,总归是家里的进项,能填饱肚子。

他们去的地方,就是如今的小东门鬼市!

当然了,小东门那么大的地方,不会只有这些旗民,你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还是兜比脸干净的穷苦百姓。

他们盘踞在鬼市,一来是这里黑灯瞎火开市,就是个熟人来了,穿得严严实实也甭想知道真人是谁。二来,鬼市名气从民国开始也已经传开了,谁家有个不方便明卖的物件儿,多会掩在黑暗里出手,叫人神不知鬼不觉,连查都没法子查。

如此数十年,旧货市场竟然从百货集会成了销账地儿!

常言道苍蝇来了爬臭肉,蜜蜂来了绕花蜜,做买卖也讲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规矩,是王八是鳖,都得分到一个池子里看看,就比如,棺材铺你不能开在人家酒楼门口,纸扎铺也不能和喜具店对门,虽说不讲封建迷信,人心里看见了也不舒服。

人生大事娶妻生子,要是这个节骨眼儿结了疙瘩,那可是一辈子不得安生。

鬼市既然名气那么大,招来的那能是白面书生,圣人君子?

这自然是不能!

鬼市里,全是些盗贼、小偷、土夫子这样的外八门子,他们为了拿钱无所不用其极,别管是坑蒙拐骗、巧取豪夺,还是打家劫舍、挖坟凿墓、溜门撬锁,哪怕死人刚下葬,你转手把人家的陪葬给扒拉上来,只要能拿到手里,就能来鬼市卖出去换成钱!

这样不干净的东西多了,肯定不能按实价卖,十块的东西五块出,五块的东西铜板贱卖,折价七八成都是常有的事,再加上来这里淘换东西的,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自然也默认了这东西是脏物,甚至,当街偷当街卖的坐地买卖,都成了鬼市的行规。

可以说,鬼市一条街,不知道衣食所系多少平头百姓,这里的东西渐渐也更新变样,从笔墨、纸砚、鼻烟壶这样的稀奇玩意儿,变为更加平易近人的市井杂物,从针头线脑、家具农具,再到锅碗瓢盆、衣服首饰,甚至连丧葬冥器、文玩古董都能看到,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到了如今,是个人,得了不便过明手的东西,都会跑这儿来碰碰运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