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四百三十九章:误上贼船

民国诡闻实录 第四百三十九章:误上贼船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们原以为自家的烂地老房子不值钱,这些富商老爷能给五十大洋,已经是祖坟烧高香了,却不料想才不过半年,就已经被自己的短视狠狠打脸。

他们看着自家的地从单亩数个大洋涨到百十倍,若是那时候不卖,这时候可相当于揣着千百个大洋呢,可以说心里有苦说不出,再看看坚持不卖地的邻居,他们脸上已经笑开了花儿。

有那喜欢耍无赖的,当场就要拿着卖地契约和银钱,要到富商豪绅家里闹事儿。

这些豪绅地主家里不说武力护院有多少,就是几个身强力壮的佃户,也能把他们给收拾了,老百姓被打得鼻青脸肿,在地主家附近哭了许久,见实在无人搭理,只得向当地父母官求助!

民国这个时代,公府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老百姓压根连公府院子都进不去,即便真给混进去了,肯定也得被保卫给轰出来,政院想管也没法管。

一来,这些卖地契约不是强买强卖,也没人拿刀架他们脖子上要挟着签,甚至要价到五六十还是这些百姓自己讲的价,既然都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这卖地契约自然是生效的,哪有卖东西亏了要后账的道理。

二来,外地商团本就是西京吸引来营缮古城的,这些划地信息早早通报给他们,就是要他们多吃点,好心甘情愿搞城市建设,至于豪绅地主,人家本来就是当地名门望族,有个在省城做专员的亲戚太正常,稍不留意家族聚会说出去,那就把消息放心上了。

如此一来,于公于私,西京公府都不该管卖地这事儿,民间的纠纷自然该让民间自己去处理。

老百姓见官不管,只得梗着脖子豁出老脸,死活就是占着宅子不肯搬迁,这些地方可都是西京营缮用地,怎么可能允许刁民胡乱,那省城的治安署官兵扛着枪战成一排,再硬的骨头也得害怕。

这期间,少不得富商、刁民、保安团互相拉扯,打伤打残者不计其数,更有老者当场气得两脚一蹬,归天西去,看着这些百姓缠得没完没了,西京公府知道富商豪绅做得太不地道,他们也怕耽误大事儿,开始在古城四角另外开辟荒田野地,容许这些百姓自己修建棚户宅。

此时的西京城地价高涨,连带着城心地带和满城新地的宅院价值高涨,已经超过五百大洋,这些百姓那是断断买不起中心城地皮,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花几十块大洋另建棚户宅,要么就只能作为无宅流民被清理出城。

有那家底儿厚的百姓,只得打碎牙齿和血吞,乖乖掏钱另建宅院,虽然住得是差点,可至少有屋容身,在古城里还有个家。

那些家底儿薄的百姓就惨了,手里的大洋还要应付一大家子吃吃喝喝,肯定不能全拿来置办新宅院,既然买不起宅院那就属于无宅流民,按照省城新发布的文明古城新倡导,他们只能被清理出城。

这些人,要么到城区外的村子自己箍窑洞,要么就先扎个窝棚安家在城外,等以后攒够了银钱再买棚户宅,至于什么时候有钱,那就没个准头了,一年、五年、十年,这谁也没法打包票。

这些穷苦人到死都没离开城外窝棚,只能被草席一卷丢进乱葬岗,就有那百姓传言,营建西京古城就是这些省城大员专员们出的孬主意,他们早就放出消息给亲朋好友,专把他们蒙在鼓里,好叫他们无处容身被迁走,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古城风貌差的问题,又清理了乞丐流民。

不管如何,经过这么一通大换血,西京古城的面貌焕然一新,但凡能住进这些规整市坊宅大多是家境殷实的主儿,至于那些被骗了宅院的穷苦人,自然没人在乎他们的死活。

他们在城外见到的拉车老汉就属于窝棚户,至于城内的黄包车小哥也属于出苦力的一种,这些姜黄旗的黄包车多来自西京汽运公司,是个洋人办的公司,但凡是他们的车,通常只租不卖。

这些黄包车夫一天不休息,拼尽全力蹬得两脚冒烟儿,也才不过四十块大洋,除了要还十五大洋租车钱,还要再出五块孝敬黄包车行会,剩余的才是他们自己的,满打满算一月最多有五块盈余。

这种苦力,已经属于西京的高收入,至于没力气的,那是要多惨有多惨!

徐侠客这番话,把西京城的情况尽数告知,所有人听了皱眉不散,心中好似压了大石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