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三百八十二章:僧道轶事

民国诡闻实录 第三百八十二章:僧道轶事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若论起来,这座观阴山早在朱朝时就被赐名,与铁刹山开山祖师郭真人有关。”

古明禅师见他们对这座山很感兴趣,继续介绍起安原县的奇闻异事。

朱明末年,道士郭真人途径九鼎铁刹山,见此地云遮雾罩、地涌宝光,有意将云光洞开辟为洞天福地用于修炼,只是正要占据山洞时,有一僧人玄衡禅师碰巧云游此地,也看上了这宝地。

这可就麻烦了!

他们二人见彼此不相让,决定通过斗法的输赢来分胜负定先后,这二人都是关内得了大道的能人,行云施雨、移山填海,七十二般变化、三十六样神通无不精进,又加上都喜欢铁刹山,斗得势如水、分毫不让。

他们在这青山绿水间的一通斗法,可算苦了当地百姓,铁刹山附近良田被毁、山峰崩裂,本是浑然一体的大山,竟被玄衡高僧以金刚掌直接劈为九瓣,从此分山为九,而河对面的观阴山也被郭真人以雷霆法掌劈开,形如山峰中斜裂的刀痕!

此地本有不少修炼的仙家,在他们的撮合下偃旗息鼓,二人这才幡然醒悟,为了一己私利竟然引得百姓罹难,决定各退一步,划河而修再不起争端。

从此以后,郭真人在观阴河以西的铁刹山建立道君观,而玄衡大僧则是利用观阴山上的裂缝,在那里修建了宝瓶寺,二人先后尽力百年苦修,终得大道飞升神界,他们所修行的道馆寺庙也就被后人继承下来,成为安原县最出名的庙观。

古明禅师讲述完铁刹山和观阴山的故事,宋思媛拉着岳观潮走向一旁,二人交头接耳嘀咕道:“我们要不要去安原县衙看看,古明禅师说的故事我们无法求证,只能信一半,还是得自己亲自看看才好。”

“这种事情,既然记载入县志了,也许能从县志中发现什么端倪~”

“你觉得呢?”

宋思媛看向岳观潮,他点点头:“确实,要不我们去一趟安原县衙。”

“好~”

二人打定主意,把花铃拜托给玄姐,带着孙大乔、岳青山他们骑马下山,往观阴山西北方向驾马奔腾。

……

奉天省、安原县、官道

岳观潮拿起舆图,安原县位于东北平原与山区的交界线上,大半县区都位于褶皱起伏的山区,唯有安原县城最为特殊,建在山区平原上,只要驾马出了连绵不尽的野山,立马可见远处平原坐落周正方城。

待马车行走半日,众人已见安原方城铺陈眼前。

东北地广人稀、匪徒凶狠,这样的县城必须得有高城墙,才能防得住匪徒作乱,县里平时就很注意方城维护,也因得都民国了,还没拆除旧城墙,反而不新不旧又加高了几米。

他们到达城门后,递了文书进入城中,这座县城跟奉天比明显还是前朝的样子,棋盘四合院乌泱泱铺展城中,可见行人如织、街道热闹。

他们本就是来查找县志,顺着舆图的线索来到安原县衙,说明来意后,有治安大兵带他们走进县衙。

高堂上,那禽兽壁画早已换了龙旗,挂着民国的徽章与国旗,只是一切陈设照旧,好似来到了前朝审案现场,宋思媛亲眼见县衙如旧,这才彻底相信宋清阳的话,出了奉天几乎就找不到现代城市的痕迹了。

啪~

一个身穿深灰中山装的县知事在治安员引领下走进正堂,坐在桌案前。

“台下何人,要见本县太爷!”

这人,虽穿着中山装,却是个满头白发的老儒生,稀疏白发刚长出来,满眼都是酸腐精光,想来是直接从前朝的知县变成了民国的县知事,还保留着前朝的一些陋习。

一开口,就随手打了个惊堂木:“大胆刁民,见了本县太爷为何不跪?”

“县太爷,都民国了没有跪人的道理,而且这里面的女子可不简单……”

那治安员在老儒耳边嘀咕一阵,他鼠目先是冒出精光,随后压下慌张,赶忙从桌案起身,堆起笑脸:

“原来,是省城宋家的千金,老朽乃县知事崔云晋,曾听闻宋镇城大使的事迹,当真是佩服的不得了,今日相见,果然是龙子凤孙。”

“崔县长,我们今日来这里多有叨扰,是想跟你打听一件案子。”

宋思媛开门见山,也不跟崔云晋废话,直接说出自己来的目的。

这样的前朝老官,多在民国建立时就下台了,还能在县衙里主事的要么有真才实学,让县里不能没了他,要么就是八面玲珑善于钻营,打通了人脉,无论哪一种,面对省城来的贵人,只有上赶着巴结的份儿,哪有把人往外撵的道理。

他还没问是什么案子,立马满口答应下来:“好,您尽管说。”

“安原剿妖的案子,可有县志记载?又或者有什么档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