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二卷:雪岭请灵-海东皇陵 第二百九十八章:蚌塔尸宫

“《黄老秘传》里曾有过类似的记载,传言海外瀛舟、蓬莱、员峤山上之外,还有一座仙山,上有长生不老泉,饮之延年永驻、可活千岁,只是,这座仙山神龙无影,压根没有人见过。”

“不过,今日我有把握,这东西可能真是玉精。”

岳观潮摸着触手冰凉的玉髓棺,就着猫爷的仔细观察这东西。

玉髓棺比寻常木棺略大,头高尾低,四面齐整,周身雕刻为海浪祥云纹,外椁磨砂质感,依稀可以透过玉髓石看见朦胧尸身,周围有万千海族萦绕棺材,那棺盖天然成块、没有任何雕饰,只有此处是完全透明的玻璃色,可以直接借由棺盖看到满是玉精的内棺。

那盛装打扮的尸体,就被浸泡在玉精之中,也正因为如此,这才呈现出高透明的状态,可以看见微末细节。

如果猫爷的话是假的,那眼前尸体保存如何完好,又该如何解释,可若他说的是真话,这液体当真可以长生不成?

他看向宋思媛:“宋千金,玉精这事儿你相信吗?”

宋思媛看向玉髓棺,朝他点点头:“为什么不信,古人留下这样的记载,必定不是捕风捉影,在历史长河中,可能真的一种奇怪的液体能够长生不腐,不过我不认为那是神力,也有可能只是岩层中的其他物质在发挥作用。”

说完,她看向玉髓棺:

“这里的玉精,很可能是千万年的岩层运动后,保存于独立玉腔,长时间不与外界接触,玉石里的微量元素不断累计,使得水元素发生变化,充满了某种微量元素,也许真的能让尸身不腐,至于长生,那可能只是古人看见尸体不腐后推测的,只是古人对于长生的渴求。”

“这东西幸亏不是活的,只是个永不腐烂的尸体,我们得把注意力集中在蚌塔里,那里面的东西,无论是什么,都绝对不可能是死的,答寅尊被自己活着封进墓里,你知道他做了什么吗?”

这话,倒是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到正轨,他们踏上海浪祭台,越过三十六口棺椁走向镜宫最中心的建筑——蚌塔。

众人刚出树根拱门时距离蚌壳还有百十米,等越过海浪祭台,只剩下不到数十米,巍峨宏伟的蚌塔出现在众人眼前。

蚌塔的高度,已经到了镜宫顶部,只差数米就可与海蓝长明灯相接。

洁白塔身有五间民房大小,仿作上下扣紧的贝壳,上下略窄中间宽大,深海白蚌的形态牢牢矗立在汉白玉高台上,只有正面圆拱门以供出入。

二楼之上,蚌壳最宽的位置有一圈圆形窗户,外罩琉璃明瓦,荡漾长明灯光,从远处看好似蚌壳绕了一圈光环,分外神奇。

岳观潮他们踏上汉白玉阶梯,带着众人渐渐走近蚌塔,那塔身的诸多丰富细节一一入眼。

塔身外的珠玉之白,并不是漆色所造,取材至真实的蚌壳,这些蚌壳会被去掉裙边,只保留最平缓的主壳,雕刻出深海鱼族的图腾,镶嵌在墙壁上,彼此相连成片,构成蚌塔的洁白外壳。

腰身的窗户大多缸口大小,半透明的明瓦覆盖上面,外罩祥云联珠纹雕花窗棂,在幽蓝海光照耀下,散发出柔和宝光。

在蚌壳的无数条和缓边沿之上,明显能见到一圈淡然光晕,这种光晕的来源并非是银漆而是洁白骨条,每一根骨条都用了器鎏之术,将透明胎釉附着骨条之上,长短相接、两两衔尾,用琉璃光芒勾勒出蚌壳轮廓。

这座蚌壳高塔,说是巧夺天工、技巧娴熟更不奇怪,能在地宫中造出如此奇观,所代表的,正是海东盛国最高级的工匠技艺。

离得近了,甚至能闻到蚌壳所发出得腥咸味儿!

众人站在蚌楼外,好似几个黑豆,被丢在巴掌大的蚌壳前,显得渺小又无助。

猫爷看向高塔,口中啧啧称奇:“东海灵神居于蚌之内,这种蚌壳造型的楼阁,莫说是放眼东北,就是放眼当今天下,那也是蝎子尾巴独一份儿,老头子反而想看看,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