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二卷:雪岭请灵-海东皇陵 第二百七十三章:铜跪奴像

“还不止呢,你们看偏殿里有什么?”

岳观潮见偏殿门窗紧闭,走过去轰隆一声推开右偏殿的门。

宋思媛打着手电,顺岳观潮的方向走近漆黑偏殿,这出现的殉人更多,几乎占满偏殿。

仔细看,偏殿里的殉人多穿着官服甲胄,大多是士兵、奴隶、宦官、女官,他们全都成排成列,整整齐齐站立在殿中,与外面的宫妃一样,惨白的脸连好似活着,却又感觉不到一丝生人之气。

“这么一来,我还真就好奇,这海东盛皇到底是何方神圣,我们去主室后面,他和的棺椁一定在那里。”

岳观潮和宋回到主室,宋思媛想起朝东家的话看向这管家:“假如琼华夫人答寅尊合葬了,那你们抓起来的土夫子,他们所盗的琼华夫人墓,到底是什么?”

她从下墓开始就一直疑惑这个问题,答寅尊能写下祥瑞深处求合葬这样的诗句,说明的确是存了跟她合葬的心思,若再提起那伙土夫子盗取的琼华墓,这里面就掺杂了一丝离奇色彩。

她得事先问清楚缘由,免得又被朝家给挖了大坑。

朝管家低头思索片刻,缓缓看向众人:“这很正常,传闻琼华夫人死后,海东皇怕她的陵墓被人盗掘,给她造过十二疑冢,我们给他们的地址,只是十二疑冢的其中一个疑墓而已。”

“虽说是疑冢,里面的陪葬和器物并不少,那顶莲花冠的确是真,这做不得假。”

岳观潮听完朝管家的话,看向那珠帘后面:“这家伙那么疑心,我很怀疑他会不会把真的棺椁放在这里,别又是疑冢玄棺!”

众人说话的功夫,陆续穿过屏风,掀开珠帘来到主室后殿。

顶覆藻井、五彩图饰、雕栏画栋、柱台高耸,这里与满布殉人的前殿完全不同,正北方用了整面墙叼着盘龙玉璧。

仔细看,玉璧白青斑驳、水润光滑,星点银粒密布玉胎,上面精雕细刻着他们方才在水潭中见到的青鳞龙。

这青鳞龙正好盘绕五圈,以趴蝮盘卧的姿态浮于墙壁之上,鳞片凹凸逼真、黑爪健壮锋利,龙头之中雕刻通红双目,口衔拳头大的明黄萤珠,好似正吐纳龙珠,绽放光华。

左右两侧,色彩磅礴的壁画勾勒其上,所描绘的也都是海东盛皇从生到死、登基节庆、杀敌建功、立后纳妃这样的人生大事,这样的描绘未必是真,多为帝王叙功伪做之事,只为装点门面,并无其他意思。

岳观潮不再理会这些壁画,专心看向下一间民房大小的汉白玉高台。

答寅尊果然是和琼华夫人合葬了!

这高约十阶的玉台之上,两口金丝楠棺椁左右相对,在手电照耀下,金丝楠棺椁表面光泽耀眼,若金丝织锦,浮现出无比绚丽的金纹图谶。

在两口棺椁之外,汉白玉高台四面均匀分布黄铜跪奴像。

这些跪奴与人的大小完全一致,宽额方脸、丹凤细眼、佛耳浓眉、高盘发髻,身上的官服铜皮铁线织造,丰腴圆润的身材将衣服撑得富态华丽,以跪坐姿态面向棺椁、背对栏杆,双手捧着八宝金盏,经历千年依旧没生成腐朽青斑,泛着红黄交杂的光芒。

金盏之中,即是明黄萤石,它们泡在清油中,光芒映得壁画出现银光粼粼的水纹,不是蜡烛,却比蜡烛更亮。

铜是最容易腐蚀生锈的,一旦在土中呆的时间久了,就会浑身满是青绿锈迹化为青铜,这即是冥器色。

他们一路走来,所见到的除了浸入桐油的黄铜,其余所有铜器都被地下泉雾腐蚀,布满了青绿斑纹,眼见这十二个跪奴像竟不腐不锈,谁看了都好奇得很。

他们再一联想殿中分布几百个殉人,不得不往黄铜跪像也是人尸造像那方面去想,不知不觉汗毛都起来了。

宋思媛打着手电走近黄铜跪奴像,仔细观察黄铜像表面,在赤黄铜胎外,还要一层不易察觉的透明外胎,摸起来光滑冰凉,好像在摆弄瓷器!

由此一想,她搞清楚黄铜不锈的原因,这才恍然大悟:

“唐朝并未废除奴隶制,蓄奴买奴成了风气,这跪奴未必是真人做成的,而是用了铜像防锈的工艺,铜胎表面镀了一层透明琉璃,就好像瓷器外的光滑胎衣,可以起到延缓腐蚀、隔绝空气的用处。”

猫爷走上前看向跪奴铜像:“宋千金的话,倒是让我想起了器鎏工艺,所谓器鎏,指的就是在造像造器表面镀金、镀银、镀琉璃,让器物没那么容易腐蚀,哪怕历经几十年依旧历久如新。”

“还不止呢。”

宋思媛看向众人:“你们记得我们看见的瓮城吧,那瓮城中间有个水潭,里面产生的千年水汽,早就应该把墙壁和造像泡得腐烂缺失,为何我们初看时却保持着光洁如新的状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