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二卷:雪岭请灵-海东皇陵 第二百六十七章:长明地宫

猫爷趴着城墙看向城外牡江河,不自觉啧啧称赞:

“牡江河和两条漕河里全是水银,怪不得墓室里那么亮堂,水银属金,长明烛照到水面,辉映的光芒只会更华丽明动,传闻始皇帝的地宫就是采纳了先秦方士陆无极的建议,用水银封宫以长明烛照明,可防腐防虫亦能使地宫光辉永驻、亮如白昼。”

水银漕河与真正的水没有区别,只有仔细观察水色,才能看到比清水更厚重的银白水液,银河在云雾缭绕下颤动粼粼光芒,好似天际悬河落在皇城,如两条银白神龙绕城而飞!

众人下了城楼走进上京城,本该宽敞开阔的朱雀道明显是缩小了不少,左右宽只有二十米,坊墙比他们头顶略高,隐约有鸱吻飞檐高挑露出坊墙,可见远处鳞次栉比的民居。

在高处看,沟渠两侧的武卒戴甲挎刀确实霸气,走近了才发现只是身高到众人心口的傀儡藤兵,那马车更是缩小为水缸大小,只到众人腰间!

一时间,方才在城楼看到的宏伟城市,仿佛眨眼之间缩小了数十倍!

“为什么我们在城楼看到的古城是正常的,进城以后都缩小了尺寸!”

以葛达的身高,可以轻松探出坊墙,好似个高墙半头的巨人,显得分外滑稽。

宋思媛看向所有人,微微正色说道:

“人的眼睛是会骗自己的,我们俯瞰古城时大脑会模糊距离、方位、尺寸,只展现宏观场面,被头顶的红日诓骗,很容易就误以为城市很大,实际上这只是障眼法。”

“不过,虽然不是把上京城一比一复原,哪怕缩小了十倍,依然称得上壮观气派,牲畜人物马车物件做得如此逼真,估计也是出自精工强匠之手。”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把上京城一比一复原,这里面要耗费的成本不计其数,况且也未必找得到更大的地下溶洞,缩小也在情理之中,墓中陪葬的一应物事,确实会比活人用的要小许多。”

虽然上京城缩小了,那只是相对于真正的龙泉府而言,众人要穿过朱雀街到达皇城,依旧要走近千米。

这么远的距离,等众人穿越皇城横街时,已经走的满头大汗。

仔细看,海东盛国的皇宫只是用地面积上相应缩小,殿宇的尺寸只增不减,仍然仿照皇宫修建,住进活人自是不在话下!

整个宫城呈现开口向下的“凹”字形态,东、西、北三向都有长形掖庭夹城,云雾缭绕之下,椒黄丹朱的宫墙将皇族生活的内宫城包围,依稀可见绿瓦鸱吻、重檐复拱,廊庑亭池,巍峨又气派。

宋思媛拿起《上京安乐图》走进丹凤门。

朱漆红柱、白墙直棂,两侧飞阁延伸至椒黄城墙,那城门三开、铜纽铁兽、禁闭严实,看起来好似个袖珍城楼,巍峨霸气不再、精巧秀气有余。

渤海皇宫属于郡王级宫殿群落,按照唐时的营缮发令,自王公以下不可过五间九架、施重拱藻井,藩属王做九间城门算是中规中矩,称不上违制。

根据上京安乐舆图的介绍,渤海外宫城由北方夹城,西方掖城、东方别宫组成,内宫城被三个夹城包围,是真正的皇城宫居之地。

这皇城宫居整体仿照大明宫的建筑形制,分为前朝、中朝、内朝的格局修建,前朝为渤海皇宫礼仪祭祀之地,汉元殿坐镇中轴,两侧有百米长的廊庑飞阁包围殿前宽场,登楼可俯瞰上京方城、遥望牡江金寺!

中朝是渤海皇处理政务之地,以清思殿坐镇中轴,与汉元殿前后呼应,这里的殿宇明显要密集很多,灰瓦如窗格、鳞次叠院落。

诸多殿宇楼阁分布着中书省、门下省、御史台、太史阁、弘文馆、命妇院、少阳院、殿中省、内侍省等官务机构,是连接后宫与前朝之地,政务诏令多出于此。

再穿过一道夹城,就到了皇城宫居的后朝,也即是俗世意义上的后宫。

这里以丹辰殿为中轴,分布着诸多后宫娘娘的寝宫,宫殿要精巧许多,园林占了后宫近半,有移步换景之美。

猫爷走在廊庑中看向后宫的园林,攒尖宝阁坐落茂密花树,廊桥探进长白液池,可见瑰丽园林风景。

那长白液池自然不是真的河水,是漕渠引入的水银池,诸多花树全是绒花绢草,上面沁润桐油,千百年不见褪色枯萎,好似永不开败的神花常驻园林间,在烛火辉映中流露油光。

“啧啧啧啧,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说已经缩小了面积,殿宇还是比寻常民居要气派巍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