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二卷:雪岭请灵-海东皇陵 第二百二十七章:须弥千万界

“当真?”

岳宋二人尤其兴奋,铜镜来源于海东盛国,就代表这座庙建立时,海东盛国还没灭亡,这可是个好消息。

猫爷见他们好奇,跟他们耍宝似的解释镜子的由来。

千年前的海东盛国为唐朝藩属国,为唐人守护渤海湾数百年,又因为国土临海,航海船舶十分发达,能造百米巨舰用于海运贸易。

近海、守海、又靠海吃饭。

海洋对于渤海国人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地位。

对于他们来说,海洋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浪涛汹涌,如母亲般宽仁包容,也如父亲般冷酷严肃,面对如此不可琢磨又无法远离的海洋,他们有着无比复杂的情绪。

在近百年的民间崇拜中,海洋被赋予人格,拥有了掌管海洋生灵的神祇-东海灵神。

灵神行云布雨、司水施雾,掌管东海的晴雨海况、百万水族,一怒可掀浪百米,一笑可鱼产丰登,是最无私慷慨也是最严苛肃穆的神灵。

那灵神时常幻化为龙,它手中抓着的宝物,正是镇海辟邪镜!

“猫爷,合着你是觉得,这面镜子是神仙的宝贝?”

岳观潮瞅着镜子,确实造型精美,但你要说它有神力,这不是扯淡吗。

“岳小友,我可不是胡说,我茂春延在古董街混吃混喝,还没走了眼儿。”

猫爷见他不信,继续又说道:“你接着往下听,还有好一段典故呢。”

“镜者,照也,唐朝李太宗可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子对古人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了对梳妆、正衣冠,还经常作为法器来祈福祝祷。”

猫爷摩挲着镜子,看向众人满眼神秘:

“甭管什么照妖镜、照骨镜、昆仑镜、阴阳镜、伏羲镜、镜中仙、镜中幻、镜中鬼,这样事儿的聊斋故事可太多了。”

“归根结底各位记住一句话,古人认为镜乃金水之精,古镜如神界内有神明坐镇,可以辟邪魅怵恶,总得来说,镜子照出的世界真的存在。”

“镜子中的世界,就好比佛陀的掌中须弥宝山,可以有大千世界、万万生灵。”

“可,这个镇水辟邪镜,到底有啥作用啊?”

岳二炮挠着下巴,瞪大圆溜溜眼珠。

“这心急还吃不了热豆腐呢,您别急啊,我得把前因后果给您介绍清楚,要不然我说城门楼你摸胯骨轴,听都听不明白。”

猫爷咳嗽着尖细老嗓子,把镜子抱在心前:

“渤海国人认为,海洋其实是东海灵神利用宝镜幻化出的虚影,百姓见到的只是宝镜的海市蜃楼,真正的海洋一直都保存在宝镜里,被灵神日夜守护。”

“他们呢,就根据灵神宝镜的传说造出辟邪宝镜,希望辟邪镜可以将海中险况全都收入镜中消弭恶运。”

“渤海百姓多在家中船舶上祭拜龙神、悬挂宝镜,以此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安康。”

“这东西!”

猫爷弹了一下镜子,如黄钟瓦釜,清脆轰鸣:

“我曾经在黑市上见过不少避水镜,跟这个样式大差不差,但都是用木头做的,我手里这个镜子太过精美,又是黄金、又是玳瑁、又是锡银宝石的,我严重怀疑这是海东盛国宗庙祭祀用的镇海辟邪镜。”

“岳小友你看!”

猫爷翻到背面,跟众人介绍起镜子背面图腾纹饰的规矩:

“十二个镇水兽代表十二时辰,二十四莲子代表二十四节气,五圈九瓣莲花正合九五之尊,代表这是皇族规格的最高礼器,三十六个玛瑙珠,代表东海的三十六路海妃龙君。”

“玄铁代表地、锡银代表天,海浪纹指的是连接天地的东海。”

“您再看前面!”

猫爷转到前面,指着那纹路和卦象:

“佛莲梵文代表佛教,八卦代表道教,这是佛学东渐与道杂糅的特色,海东盛国全面学习唐时文化,想来把佛道相辅也给学去了。”

“这种最高规格的礼器,一般是藩属国君主用来祭祀宗庙的,海东盛国除了学唐人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外,还有海坛,他们会单独供奉东海灵神、以及海洋。”

“传闻,那海坛中供奉的,正是这面镇水辟邪镜!”

林林总总、神神道道,猫爷总算把镇水辟邪镜的来由给众人说了个清楚。

鱼老伯得知这镜子那么贵重,吓得赶紧跪在地上,面对镜子三叩六拜,嘴里嘟囔个不停。

“可,这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座蛟龙庙里,祭祀一个野蛟龙,至于那么大本钱吗?”

马常的话,让众人也疑惑起来,只是海东盛国距如今千年,什么事都太模糊久远了。

“不管怎么说,这镜子是找到了,我还得再下去一趟!”

岳观潮的话,众人不甚理解:

“你还下去干啥,东西都捞上来了。”

他摸着下巴,语气玩味说道:

“井里还有好东西呢?”

“什么?”

“里面有头半死不活的黑鲶鱼~”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